上海馬橋遺址

上海馬橋遺址

上海馬橋遺址位於上海閔行區南部,東經121°18′,北緯30°0′,馬橋鎮俞塘與竹港的匯合處,俞塘北岸,該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

上海馬橋遺址海撥4.46一6.29米,東西寬60米,南北長80餘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為4000多年前村落遺址。第五層為青灰土,深210一270厘米,東半部出土以素麵為主的泥質灰色、黑陶和夾砂紅陶。器形有實足岙、圈足盤、寬把杯、貫耳壺和丁字形足鼎,也發現了建築遺蹟、蛤殼坑和墓葬,為良渚文化層。

1977年,上海馬橋遺址被上海市政府公布為上海市古文化遺址保護地,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馬橋遺址
  • 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處地區:上海市閔行區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135-1-134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59年,上海馬橋遺址被馬橋鎮村民發現。
196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遺址進行第一次發掘,這一次的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
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發掘面積為589平方米。

遺址特點

上海馬橋遺址位於上海閔行區南部,東經121°18′,北緯30°0′,馬橋鎮俞塘與竹港的匯合處,俞塘北岸。是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海撥4.46一6.29米,東西寬60米,南北長80餘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為4000多年前村落遺址。上海馬橋遺址包含著三層不同文化:上層是晚期印紋陶遺存;中層是早期泥質印紋陶遺存;下層疊壓著一層典型的良渚文化。

文物遺存

上海馬橋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經發掘發現遺址包含著三層不同文化:上層是晚期印紋陶遺存;中層是早期泥質印紋陶遺存;下層疊壓著一層典型的良渚文化。
印紋陶遺存在地層上是分為中、上兩層的。根據地層的不同將印紋陶遺存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大部分遺存的年代相當於商。早期遺物發現有斜刃小銅刀和長條銅鑿。石器有雙肩鋤、鐮、穿孔半月形刀、斜柄刀、犁形器、有段錛、穿孔翹刃鉞、雙翼帶鋌鏃等。陶器大都拍印紋飾,雲雷紋、魚鳥紋往往組成帶形,瓦足鼎、凹底罐、禽形壺、高圈足豆、簋、尊、觶、觚等,是代表性的陶器晚期屬春秋戰國時代。晚期遺物中,陶器有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和印紋硬陶三種。印紋硬陶呈深褐色,硬度很高吸水性小,以米字紋、方格紋、席紋等為主要紋飾。
良渚文化層內發現居住遺蹟和墓葬。居住遺蹟僅存紅燒土硬面和排列一圈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小型柱洞。發現文物有夾砂陶釜、泥質灰陶罐和石鏃等殘器,以及碎陶片和紅燒土塊等。墓葬有10座,出土的穿孔石鏟、石鐮、有段石錛等磨製較細。陶器造型精巧,較普遍地採用輪制,以泥質灰陶、黑陶為主。紋飾主要有弦紋、壓劃紋、針刺紋和鏤孔,偶見彩陶。代表性的陶器有丁字形足鼎、淺盤高圈足豆、雙貫耳圈足壺、帶蓋三貫耳簋、寬把杯等。

歷史文化

上海馬橋文化
考古工作者對馬橋遺址青銅時代的早期印紋陶進行了研究,並將其稱為“馬橋類型文化”。馬橋類型文化的年代應相當於夏商時代它的分布範圍,據發掘和考古調查資料證明,除太湖流域外,還包括浙北地區。馬橋類型文化繼承了良渚文化的傳統,與浙南、閩北、贛北地區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諸文化遺存密切聯繫,與中原地區夏商文化存在一定聯繫。所以馬橋類型文化可能起源於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紋陶和中原地區文化的影響。馬橋類型文化的去向,可以從上海亭林遺址上層文化遺存中找到線索亭林類型的陶鼎鏤孔硬陶豆、灰陶三足盤、石鐮和三角形帶柄石刀,都是繼承馬橋類型文化而來,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所以有的學者認為馬橋類型文化是良渚文化接受印紋陶文化商文化影響的產物,應是越文化的先驅。

研究價值

上海馬橋遺址的兩次發掘,進一步增進了對於中國東南地區古文化面貌的認識,並有一定的收穫。充實了良渚文化的內涵,進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區青銅時代早期印紋陶遺存的面貌,並為研究這一地區古文化的發展序列提供了依據。由於上海馬橋遺址的發現,考古學界把上海成陸史上推2000年。

保護措施

2013年,上海馬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馬橋鎮黨委書記陳振華回應公眾提議說,馬橋遺址公園建設已進入方案公開徵集階段,一期300畝中的150畝年底前建成並對外開放。
2018年10月,位於馬橋古文化遺址公園內的馬橋文化展示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上海馬橋遺址位於馬橋鎮俞塘與竹港的匯合處,俞塘北岸。
交通信息
從上海市市區出發經捷運1號線 、捷運5號線 、閔行9路後達到上海馬橋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