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皂戶商代文化遺址 在琅琊鎮東皂戶村東南10米處,中心為一高埠子,當地民眾稱為“金◆墩”。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10米,總面積18700平方米,文化層厚1.1米。地面暴露大量陶片、蚌片,曾出土石鏟、石斧、石鑿、石鐮、灰陶罐、銅鏃、銅削等文物。
遺址保護良好,197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皂戶商代文化遺址 在琅琊鎮東皂戶村東南10米處,中心為一高埠子,當地民眾稱為“金◆墩”。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10米,總面積18700平方米,文化層厚1.1米。地面暴露大量陶片、蚌片,曾出土石鏟、石斧、石鑿、石鐮、灰陶罐、銅鏃、銅削等文物。
東皂戶商代文化遺址 在琅琊鎮東皂戶村東南10米處,中心為一高埠子,當地民眾稱為“金◆墩”。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10米,總面積18700平方米,文化層厚1.1米。...
東皂戶遺址 位於膠南縣琅琊鎮東皂戶村, 時間為新石器時代至商代。...... 東皂戶遺址 位於膠南縣琅琊鎮東皂戶村, 時間為新石器時代至商代。中文名 東皂戶遺址 ...
自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山東、河南、陝西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琅琊鎮東皂戶、營前、營後、藏南鄉高戈莊、崖上、塔山鄉西寺、駝溝、張家...
明初,在遺址處建夏河寨所,今已傾圮,僅餘部分城牆和護城河遺蹟。古城東部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皂戶商代文化遺址,已出土大量商代遺物。西北1.5公里處,有村名“甸王...
東皂戶商代文化遺址位於琅琊鎮東皂戶村東南角,中心為一高埠子,當地民眾稱為“金堌墩”。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10米,文化層厚1.1米。地面暴露大量陶片、蚌片,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