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前身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獨立第二十八團(1950年至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五師獨立團、新疆軍區挖金大隊、騎七師大部,分批進駐阿勒泰,1953年整編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獨立第二十八團)。
1959年1月,經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和兵團黨委批准,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騎七師19團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農十師。
1962年,“伊塔事件”發生後,根據上級的緊急命令,農十師立即抽調民兵值班部隊,晝夜兼程趕往
哈巴河、
吉木乃和
青河三縣的邊境地區,沿原中蘇、中蒙邊境組建了185團、186團和青河農場三個邊境一線團場,執行“三代”任務(代耕、代牧、代管),維護邊境地區的社會政治穩定,形成了西北邊陲以“屯墾戍邊”為己任的邊境農場隔離帶。
2012年12月1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轄8個團場(
181團、
182團、183團、184團、185團、186團、187團、188團),師部駐
北屯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位於
阿爾泰山南麓,
準噶爾盆地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85°31'40"—91°00'00",北緯46°02'30"—48°56'04",地跨
阿勒泰和
塔城兩地區,點片相間,所轄單位全部在邊境區域內,西與
哈薩克斯坦相鄰,東與
蒙古國接壤,固守著250多公里的
邊境線,東西長43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總面積3887平方公里。
地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坡降為1/500,海拔高程在410~610米之間。轄區東部、北部為沙丘、
沙山地帶,西北沿界河一線為河谷沖積平原。
氣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屬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春旱多風,冬長夏短,無霜期平均在120天左右,最短時只有74天,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9度,年平均氣溫3.6—3.9度,年降水量87毫米—188.6毫米,蒸發量為1900毫米—2300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擁有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膨潤土、
雲母、頁岩、粘土、芒硝、銅、金等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煤炭資源總量為5.1億噸(遠景儲量15億噸)、膨潤土資源總量2億噸(遠景儲量約50億噸)、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頁岩礦2000萬噸、芒硝650萬噸、蛋白土450萬噸、雲母儲量1.4萬噸。
動物資源
截至201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野生動物獸類有狼、狐狸、
黃鼠狼、旱獺、
水獺、野兔、野豬、刺蝟、家鼠、
水老鼠、
蝙蝠、黃羊、
草鹿、狗、獾、哈熊等。水生動物有青黃魚(西伯利亞鱘)、大白魚、鯉魚、紅魚、哲羅鮭、東方真鯿、中白魚、
白斑狗魚、
五道黑、小白條、河鱸、泥鰍等。鳥類有麻雀、燕子、烏鴉、貓頭鷹、鷲、畫眉、布穀鳥、
喜鵲、啄木鳥、黑山雀、百靈鳥、
斑鳩、野鴿、野鴨、鴻雁、灰鶴等。兩棲類有蟾、蛙、蜍。爬行動物有蛇、
蜥蜴。各種昆蟲類達30多種。
生物資源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總人口75567人,較2010年增長1%,出生率0.399%,死亡率0.347%,人口自然增長率0.052%。以
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
壯族、
維吾爾族、
回族、
蒙古族等。
交通運輸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貨運量202萬噸,較2010年增長5.8%;貨物周轉量43527萬噸公里,較2010年增長5.2%,客運量399萬人,較2010年增長7.5%;旅客周轉量14556萬人公里,較2010年增長9.5%。運輸純收入7618.63萬元,較2010年增長17.32%。非國有運輸營運收入占運輸總營運收入的95.7%。2011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007輛,較2010年增長5.7%,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590輛,較2010年增長5.6%。
經濟
綜述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實現生產總值(
GDP)221823萬元,較2010年增長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4419萬元,較2010年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94068萬元,較2010年增長41.7%,其中工業增加值70155萬元,較2010年增長38.8%,建築業增加值23913萬元,較2010年增長51.6%;第三產業增加值53336萬元,較2010年增長8.4%。一、二、三產業結構為34:42:24,人均生產總值29503元,較2010年增加6805元。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726萬元,較2010年增長49.62%,其中: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107818萬元,較2010年增長98.97%,非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68908萬元,較2010年增長7.33%,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與非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1:39。
第一產業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農業總產值204340萬元,較2010年增長9.8%(增速按按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其中:
種植業總產值129869萬元,較2010年增長7%,林業總產值4715萬元,較2010年增長11.2%,牧業總產值43135萬元,較2010年下降12.5%,
漁業總產值8750萬元,較2010年增長41.4%,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7871萬元,較2010年增長12.1%。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比例為64:2:21:4:9。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77.36萬畝。糧食麵積7.97萬畝,較2010年減少1.11萬畝,其中小麥面積5.01萬畝,較2010年增加0.84萬畝;油料面積19.52萬畝,較2010年減少0.33萬畝;棉花面積12.05萬畝,較2010年增加2.55萬畝;甜菜面積1.98萬畝,較2010年增加0.14萬畝;打瓜面積18.92萬畝,較2010年減少5.08萬畝;瓜類面積1.28萬畝,較2010年減少1.59萬畝。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肉類總產量14978噸,較2010年增長15%,羊毛總產量409噸,較2010年增長5.4%;牛奶總產量8828噸,較2010年增長10.1%;禽蛋總產量2575噸,較2010年增長36%。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漁產品總產量5166噸,較2010年增長32%,其中:養殖產量4838噸,較2010年增長39.3%。額河特種魚類人工繁育養殖魚苗6500餘萬尾,銷售夏花1650餘萬尾。
第二產業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工業總產值174734萬元,較2010年增長32.39%(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可比價增長速度),完成輕工業產值56082萬元,較2010年增長39.29%,完成重工業產值118652萬元,較2010年增長29.36%,輕重工業結構為32:68。全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產銷率99.2%,較2010年增加了6.2個百分點。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建築業施工產值111629萬元,較2010年增長58.7%,竣工產值68115.3萬元,較2010年增長20.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1萬平方米。施工企業年末自有機械設備總台數382台,總功率13402千瓦。
第三產業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615.3萬元,較2010年增長11.8%,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57399.7萬元,餐飲業零售額10215.6萬元。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完成進出口額20067.1萬美元,較2010年增長5.32%,其中出口19873.7萬美元,較2010年增長6.98%,進口193.4萬美元,較2010年減少59.4%。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共下達科研項目22項,安排科研補助經費43萬元;科技成果推廣計畫項目7項,安排專項經費33萬元。兵團工業科技攻關計畫1項,項目總投資50萬元;青年科技創新資金專項1項,項目總投資15萬元;科技扶貧開發1項,項目總投資90萬元;科技支疆計畫1項,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國家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5項,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專項1項,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項目1項,項目總投資350萬元;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項目總投資200萬元。2011年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250期,培訓人數達45009人(次);印發各種科普資料7000份,播放科教錄像片100期,觀眾達3.9萬人(次);舉辦科技講座、報告會、科普知識競賽35場,1.5萬人(次)受到教育。在北屯廣播電視台舉辦“科普家園”黃金時段播放科普知識,共播放220期,播放實用技術75條。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有各類學校12所,在校學生18183人,其中:國小9324人,國中5428人,高中3431人,職校253人。國小、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均達到100%,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9.57%,本科以上學歷占中學專任教師比例的90.21%。普通高考順利完成,2011年師參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人數1092人,高考上線率100%、錄取率為98%,重點率34.34%,較2010年提高6個百分點,本科率88.46%,較2010年提高11個百分點,錄取人數1072人。2011年參加中考考生1149人,錄取934人,其中普通高中862人,中職學校72人,700分以上184名。普通高中錄取率75%,高中階段升學率81.3%。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全師現有團場綜合文化活動中心8個,連隊綜合活動室65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5個,連隊農家書屋95個,年均開展各類活動100多場次,年均受益人數10萬餘人次。全師有衛星電視收轉系統11個,電視台(站)1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8.7%,有線電視用戶22895戶,網路總長度626公里。共有調頻廣播台(站)13座,廣播綜合覆蓋率達到95%。2011年爭取國家文化廣播電視項目(含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109.4萬元。師有新聞中心1個,含報社、廣播電視台為一體,報紙每周三期(含金山周末副刊),電視為日播。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6個,衛生人員876人,其中技術人員724人,床位685張,病床使用率70.28%,總診療24.43萬人次,入院治療1.57萬人次,治癒率54%,好轉率33.39%。
社會保障
201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有2.78萬人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其中企業參保職工2.06萬人,個體參保0.7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5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員2.1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1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86萬人。2011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493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964萬元,社會發放率100%,低保覆蓋率6.59%。享受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7人,全師各類社會福利院4個,床位344張。
歷史文化
婚俗
維吾爾族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乾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特產
名勝古蹟
巴里坤鳴沙山
巴里坤鳴沙山是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一座沙山,沙漠或者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在中國西部地區鳴沙地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為鳴沙山。
白沙湖風景區
白沙湖風景區位於哈巴河縣境內,直線距離60公里,西北距中哈邊境約2.5公里,有公路相通。海拔約650米,其水域面積為0.5平方公里,是一個被沙丘環繞的沙漠小湖。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寬約600米,形似豌豆莢,東面凹進,西面鼓起。白沙湖是沙漠中獨生的一池深水,水源及成因頗受科學研究者關注。
得仁山
得仁山,位於新疆北屯,是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點將西征的起點,因長春真人丘處機和契丹才子耶律楚材,力諫成吉思汗要“得仁者贏天下”而聞名於世。山頂之上,有大汗揮鞭點將西征雕塑。占地面積3萬餘畝,包括“線路區、觀光區、祭祀區、休閒區、娛樂區、輔助景觀區”等景區。景區主要以成吉思汗西征為歷史背景,採取微縮景觀模式融合包括中國屯墾文化在內的多種民族文化,古代軍營風格的體驗式人文景區,與西征門遙相呼應,自成一體,遊客在景區既可通過景觀將再現、體驗一代天驕率領大軍旌旗獵獵、號角聲聲的壯觀場景。
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