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十師一八七團

農十師一八七團

1965年4月,以三十三團五連、八連為基礎,陸續調進和新組建5個農業連隊和1個保養間,組建北屯二場。1966年4月改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第二農場,1969年統一命名為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師一八七團,1975年更名為阿勒泰地區一八七團,1982年兵團恢復建制後定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十師一八七團。2006年3月,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十師一八九團三連、十五連合併組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十師一八七團(中心團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十師一八七團
  • 建設時間:1965年4月
  • 地點: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境內
  • 性質:新疆建設兵團
基本情況,自然資源,經濟社會發展,

基本情況

(一)地理地貌
一八七團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境內的額爾齊斯河南岸二級階地上,地勢東高西低,場內土地平整。地貌類型為古沖積平原,灌區土質屬於額爾齊斯河沖積物,由於長期處於剝蝕過程中,西北風不斷吹走表層鬆散物質,致使地表組成物質較粗,大多為礫質砂壤、輕壤土,土壤耕層淺,一般為25~45cm,以下為卵石、粗砂層,透水性強,保水、保肥能力差,第四紀覆蓋物厚度一般為4.6—6.3m,局部地區2~3.5m,以下為第三紀泥岩不透水層。
該團轄區範圍東起北屯灌區二乾渠,與農十師一八三團相鄰,西至北屯灌區三乾渠,與農十師一八八團相鄰,北起額爾齊斯河二級階地邊緣,南到二十七號坑水庫,地理坐標東經:87°37′34″~88°04′58″,北緯47°05′00″~47°20′08″,東西長34.75km,南北寬28km,海拔高程525~565m。
(二)氣候條件
一八七團墾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夏季乾旱酷熱,春秋季節短,冬季嚴寒且時間長,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3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溫度4.1℃,絕對最低溫度-46.7℃(1969年1月27日),絕對最高溫度40.1℃(1989年7月27日),平均年降水量105.3毫米,最多152.9毫米(1992年),最少50.2毫米(1974年),年平均蒸發量2063.1毫米,是降水量的19.6倍,日照平均2829.6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37天,以西北風為主,平均風速2.1米/秒。
(三)政區與人口
2009年全團總人口6848人,其中:漢族6736人、哈薩克族24人、回族45人、蒙古族7人、其他少數民族36人。農業人口3649 人,非農業人口3199人。現有農業建制單位15個,工業單位7個,行政事業單位20個。

自然資源

(一)土地和礦產資源
2009年全團土地面積43.5萬畝,土壤類型分為淡棕鈣土、鹽化棕鈣土、次生鹽土3個亞類,棕鈣土是本地區唯一的地帶性土壤,三種土壤類土地分布面積分別占調查面積的33.2%、66.8%、12.7%。土壤質地大部分以礫質砂壤—輕壤為主,夾有礫卵石,少數為砂土,土層瘠薄,平均厚度在30cm左右。土壤肥力低,鉀肥含量豐富。
(二)林業資源
全團林業用地11.2萬畝,其中: 三北防護林1.2萬畝,退耕還林工程1.9萬畝,生態公益林3.4萬畝,宜林荒地4.5萬畝,其他林地0.2萬畝,林業從業人員76人。森林覆蓋率11.7%,林網化比例11.4%。
(三)水利資源
額爾齊斯河是墾區唯一的地表水資源,也是一八七團農業、牧業、漁業、工業及人畜用水的主要來源。該河流水利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礦化物含量低,僅為0.05~0.07g/L,且含沙量少。年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4億立方米,年引水量6000萬立方米。河水量變化大,有明顯的洪水期和枯水期。洪水期一般出現在6月上、中旬,枯水期一般在7月以後。由於阿爾泰山的長年積雪,使得河水的來源得到了保證。
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的切割,形成兩河之間的高坎台地,現代河谷發育較弱,河床下切於第三級泥岩,本區調查未見地下徑流,地下水主要為次生地下水,埋深隨地形和季節變化,夏季灌溉期地形平坦處的地下水位在1米左右,冬季降至1.5米以下。地下水礦化度較高,達0.77~3.8g/L,對農作物危害較大。地下水目前尚未利用。
(四)旅遊資源
團場有其獨特的地域優勢,僅離農十師師部所在地北屯18公里,利用216國道一八七團入口處現已建成的成吉思汗西征東大門景區主體,加大餐飲、購物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可興建風格獨特的農家樂,發展城郊集休閒娛樂、旅遊觀光、飲食服務為一體的旅遊業,不斷完善旅遊服務功能。一八七團豐慶湖(27號坑)位於團部豐慶鎮西南18公里處,距農十師師部所在地北屯32公里,水域面積2.6萬畝,水面遼闊、自然風光獨特,湖邊堤岸具有雅丹地貌風格,湖中散布零星島嶼,水下水產品品種豐富,盛產中華絨螯蟹、鯉魚、鰱魚、狗魚、鯽魚、小白魚等魚種。湖水最深處達十餘米,適宜開展水上水下各種垂釣休閒活動。利用豐慶湖螃蟹在北屯地區享有的美譽和知名度,可開發旅遊文化。

經濟社會發展

1.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088萬元,同比增長12.7%(可比價、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98萬元,同比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2784萬元,同比增長40.5%;其中:工業增加值1644萬元,同比增長34.9%,建築業增加值1140萬元,同比增長50.1%;第三產業增加值2106萬元,同比增長5.9%,人均生產總值15799元,同比增長16.4%。
財務狀況:總資產18493萬元,淨資產1068萬元,資產負債率94.15%,應付賬款3614萬元,應收賬款3565萬元,年末貸款餘額8236萬元。
從業人員2045人,在崗職工人數1780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4414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097萬元,個體經營戶158個,非公有經濟比重15.5%。
2.農業:建制連隊15個,其中:種植業15個,完成農業總產值19105萬元,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03600畝,其中:糧食作物21600畝,糧食作物總產量8718噸,油料作物35638畝,油料總產量6415噸,打瓜作物面積36842畝,打瓜總產量4421噸。牲畜存欄18804頭(只),其中:羊14105隻、豬3246頭、牛1453頭,其中奶牛952頭。農業在崗職工人數1313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4263元。
3.工業:工業單位7個,工業單位有:農機站、加工廠、得力康純淨水廠、飼料廠、建材廠、紅磚廠、有機肥廠。全團工業總產值4720萬元,工業在崗職工人數121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2100元。
4.建築業:建築業單位1個,建築業單位有:建築公司。全團建築業總產值4195萬元,建築業在崗職工人數30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4000元。
5.批發零售貿易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單位1個,批發零售貿易業單位有:商貿中心。全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1萬元,批發零售貿易業在崗職工人數6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8667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