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三地州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穩定就業研究》是2020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疆南疆三地州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穩定就業研究
- 作者:陳作成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9274266
《新疆南疆三地州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穩定就業研究》是2020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新疆南疆三地州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穩定就業研究》是2020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共分7章,各章內容如下: 第1章,緒論。介紹本項目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研究方法與內容、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以及主要創新...
(一)鼓勵企業吸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圍繞產業鏈,延伸配套加工、服務外包等,拓展就業空間,吸納更多的有技術專長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要積極招用大中專畢業生,加強人才儲備,增強發展後勁。對各類企業新招用南疆三地州、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或女大中專...
近年來,依託煤炭資源進行的煤電煤化工產業在新疆快速興起。能源及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新疆經濟發展對能源和石化產品的需求,而且有力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刺激了服務業的增長,對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形成和升級、解決就業以及推動城市化進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
高校專業結構調整和重點緊缺人才專業建設不斷推進。啟動高校債務化解工作。職教園區和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南疆四地州高中階段升學率提高10%。地州特色產業實訓基地、縣市職教(培訓)中心和鄉鎮中學勞動預備制培訓陣地建設全面鋪開。醫療衛生和人口計畫生育工作全面推進。大力開展突發事件應急醫療和甲型H1N1流感...
統籌新疆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等需要,結合構建“四橫四縱”物流大通道格局,對標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標準,打造一批區域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培育建設15個左右區域物流樞紐。推動樞紐資源整合、設施補短板、運營主體及乾支網路培育工作,支持條件成熟的區域物流樞紐申報國家物流樞紐,為推動國家及區域物流樞紐系統...
少數民族教師漢語全員培訓工作全面展開,《國家支援新疆漢語教師工作方案》、中國小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工程、中青年漢語骨幹教師培訓等項目如期實施。代課教師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以教師聘用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全區教師結構性短缺的矛盾在部分地區得到緩解,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得到加強。6.教育...
金融信貸結構進一步調整,加大了對經濟建設的支持。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廣先進適用科學技術,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形成。增加了教育投入,“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和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進展順利。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比上年增長9.5%,研究生招生增長31.2%。30萬人實現就業再就業,三條保障線和“兩個...
3.3 新疆連片特困區產業扶貧成效測度及比較分析 3.4 新疆連片特困區產業扶貧工作反思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新疆連片特困區產業扶貧模式類型與結構分析 4.1 農戶自營模式 4.2 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 4.3 公司帶動的訂單生產模式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新疆連片特困區產業扶貧模式綜合評價與分析 5.1 ...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1955年新疆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4∶26.1∶19.5,是典型的以傳統農牧業為主體的產業格局,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為86.9∶6.1∶7.0。到2014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6∶42.6∶40.8,就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為45.4∶16.0∶38.6。初步形成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服務...
基於包容性增長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 《基於包容性增長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是2016年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
白皮書指出,兵團的經濟建設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兵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著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促進就業,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維穩...
白皮書還指出,兵團的經濟建設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兵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著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促進就業,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白皮...
《新疆南疆三地州中藥材生產加工適宜技術》是202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分冊的內容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中系統論述了片區的自然環境、中藥資源特點、扶貧工作的特點、化肥農藥使用特點和要求、病蟲害防治、主要品種市場變化分析、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各論包含了適宜本片區種植的大宗中藥材15...
——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第一產業就業人口比重明顯下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第二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第三產業發展壯大,吸納就業能力明顯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3。——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自治區黨校副校長、教授高建龍認為,新疆“家底”薄弱,近年來與發達地區的經濟差距呈逐漸擴大之勢,南部五地州仍有許多貧困人口;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油氣產業在工業中占60%的份額,經濟發展過度依賴重工業;區域經濟不平衡,南北疆發展差距過大;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等,這些“先天不足”意味著新疆未來道路上不會一帆...
對西藏、新疆南疆三地州和青海藏區的對口招生任務,原則上由中央確定的對口支援省(市)承擔,按程式納入對口支援規劃後組織實施。3.傳承創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藝。結合片區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將民族文化、民族技藝傳承創新納入職業教育體系。重點支持一批體現片區民族文化特點、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民間傳統...
(十五)產業扶貧。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培植壯大特色支柱產業,大力推進旅遊扶貧。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互助資金組織,帶動和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引導和支持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帶動貧困農戶增收。(十六)就業促進。完善雨露計畫。以促進扶貧對象...
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結構最佳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要抓住我國打造經濟升級版和西部大開發升級版的歷史機遇,不斷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著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各類產業聚集園區建設,努力形成傳統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並駕齊驅、傳統...
保障性扶貧並不是對剩下的貧困人口通過低保“一兜了之”,而是重點針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和就業幫扶脫貧的貧困人口,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以慈善幫扶、社工助力為輔助的綜合保障體系。歐青平表示,為了做好綜合性保障扶貧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
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西藏、 新疆、寧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貴州南部、廣西北部、雲南東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區...結合民眾就業推進產業重建,加快農業生產設施和農產品市場恢復,促進旅遊業振興。加強綜合協調。完善綜合協調機制,切實解決 災後恢...
突出高技能實訓特色,重點圍繞高精尖缺職業(工種),面向企業職工和高校畢業生等就業重點群體提供高端技能培訓。加強新興產業、智慧型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承擔職業培訓任務較重的技工院校,在原總量基礎上及時核增所需績效工資總量。允許技工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教師培訓工作量可按...
第一節 農林產業扶貧 第二節 旅遊扶貧 第三節 電商扶貧 第四節 資產收益扶貧 第五節 科技扶貧 第三章 轉移就業脫貧 第一節 大力開展職業培訓 第二節 促進穩定就業和轉移就業 第四章 易地搬遷脫貧 組織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確保搬遷民眾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飲水安全、出行、用電等基本生活條件得到明顯...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二是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三是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
產業結構顯著改善,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光伏、旅遊等新業態新產業蓬勃興起,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多元化發展,擴大了市場有效供給,厚植了經濟發展基礎。貧困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以來,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高出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約7個百分點。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激發了貧困民眾提升...
構建產業人才培養培訓新體系,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健全產教融合的辦學體制機制,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最佳化專業結構設定,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制度標準,完善學校設定、專業教學、...
——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結合地區實際,建設一批區域性大型公共實訓基地、市級綜合型公共實訓基地和縣級地方產業特色型公共實訓基地。——省、市級人力資源服務設施建設。充分依託現有條件和政府綜合服務場所,完善省、市級人力資源綜合服務設施,改善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勞動關係協調、勞動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