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是2022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發布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發布信息,全文內容,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2022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全文內容
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配送、信息、金融等產業的複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在保障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新疆現代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和健康有序發展,構建融入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根據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形勢要求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新疆物流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物流整體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國際物流樞紐地位顯著提升,物流運行效率有所提高,現代物流在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創新改善產業組織模式和服務保障城鄉生活需求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物流發展規模效益整體提升。2020年社會物流總規模(物流總額)達到3.62萬億元,2016—2020年均增速超過7%,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到16%以下。貨物運輸結構持續最佳化,2020年完成貨物運輸量7.26億噸,鐵路貨運量相比2015年增長180.33%,占貨運總量24.1%;民航貨運量增長143.33%。全疆擁有國家3A級以上物流業50家,居西北省區第二位。
物流設施建設布局不斷最佳化。以“一核心、多級節點”的物流空間布局為基礎,物流設施資源進一步整合最佳化。烏魯木齊陸港型、阿拉山口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昌吉中疆物流園區被評為國家示範物流園區。截至2020年末,全疆運營、在建及規劃的物流園區總計84個,建設哈密等9個鐵路物流基地,形成一批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物流園區,物流集中度和對產業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國際物流取得積極進展。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和國際空港、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等對外開放平台加快發展,口岸物流功能設施逐步完善,口岸過貨能力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區口岸實現進出口貨運量2.87億噸。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2018—2020年開行中歐班列穩定在1000列/年左右,入選首批5箇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占全國開行總數的60%以上。
專業物流水平顯著提高。新疆“東聯西出”貨櫃公鐵水聯運工程、絲綢之路國際多式聯運工程等獲批全國示範工程。電商快遞高速發展,2020年全疆電商交易額實現2224.26億元,快遞企業業務量突破1.15億件,比2015年增長63%。冷鏈物流快速發展,全疆共有冷庫約2800座,容量約400萬立方米,新疆乾支銜接農產品甩掛運輸試點項目獲得國家資金支持。新疆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烏魯木齊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智慧型場站平台系統等智慧平台建設運營取得積極進展。
行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自治區先後出台《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自治區關於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推進全疆物流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在國家物流樞紐、鐵路專用線、中歐班列、航空貨運、多式聯運、跨境電商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
(二)面臨形勢要求
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要求強化現代物流戰略支撐作用和引領發展能力。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要求新疆精準對接國際形勢變化需求,聚焦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充分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最佳化現代物流發展空間布局,加強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和兵地融合發展;提升聯通雙循環組織樞紐地位,構建以物流運行為先導的區域協調發展空間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貿易強國建設。
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升現代物流基礎支撐和價值創造能力。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要求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並指出“發展是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這要求新疆統籌安全與發展,聚焦現代物流與我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求,提升現代物流對製造、商貿、農業等產業的基礎支撐與價值創造能力,以物流支撐供應鏈、供應鏈服務產業鏈、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三鏈融合”為突破方向,提升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保障改善民生要求完善內需導向的物流服務體系。消費已成為經濟成長的第一驅動力,國內居民消費結構向發展型和品質型升級,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逐步顯現。這要求新疆搶抓國內強大市場建設和產業布局向西傾斜的雙重機遇,聚焦物流通道建設和設施補短板需求,全面融入國內大循環,加快與全國主要消費區域的通道連線,推進中轉集散功能設施建設,健全疆內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提升物流供給與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現代物流加強科技賦能推動綠色發展。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迫切需要在物流領域最佳化用能結構,加快向低碳轉型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推廣套用,為現代物流組織變革、發展模式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這要求新疆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賦能,聚焦新疆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需求,通過綠色物流理念和技術改造傳統的物流運作模式,構建智慧型高效、低碳綠色現代物流體系。
二、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遵循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物流發展規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為驅動,最佳化物流發展空間布局,構建“通道+樞紐+網路”的物流運行體系,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以深化物流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現代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圍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物流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物流發展新動能,在現代物流專業領域和重點方向實現突破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推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戰略引領,統籌布局。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精準對接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形成戰略牽引下的物流發展新格局。按照全疆物流一張網,統籌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搭建物流組織平台、構建物流服務體系。
區域協同,網路融合。建強最佳化北疆物流設施供給,加快補齊南疆物流設施短板,以都市圈、城市群為重點推動物流設施布局協同與功能互補。加強區域內樞紐分工協作,推動多層級物流樞紐聯動,最佳化整合拓展對外物流通道,構建具有國際輻射能力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強物流設施、運作和信息“三網”融合。
集約高效,集成創新。以物流樞紐、物流園區、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設施為載體,整合和最佳化物流存量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進物流集約集聚發展。圍繞現代產業規模化集群化以及區域協調發展需要,打造供應鏈集成服務平台,促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探索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發展新範式。
智慧綠色,安全韌性。以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型化牽引現代物流高端化發展,提高智慧化服務和監管水平;加強綠色低碳技術與裝備套用,提升物流產業全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國際國內物流通道網路的整體協同與替代互補能力,加強應急物流體系建設,確保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富有韌性。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內外暢通、經濟便捷、智慧高效、融合聯動、綠色安全的現代物流體系,基本實現物流設施網路化和物流組織規模化,物流服務效率和國際國內影響力顯著提升,對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撐能力全面增強,為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民眾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通道+樞紐+網路”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基本建立。布局建設5個以上國家物流樞紐、2個以上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完善15個左右區域物流樞紐、10個左右區域冷鏈物流基地或產銷集配中心。南北疆物流設施網路更加均衡,都市圈內部物流配送實現1小時送達,農村快遞物流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絲綢之路經濟帶北中南通道進一步暢通,南北疆物流循環通道運行效率顯著提升,境內外物流節點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關鍵節點瓶頸基本消除。
——現代物流服務效率和質量明顯提升。跨物流環節轉換、跨運輸方式聯運效率大幅提高,全疆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降至13%左右。運輸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鐵路貨運量占比較2020年(24%)提高3個百分點。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物流企業,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到70家,物流骨幹企業品牌效應更加凸顯。
——物流專業化服務能力鞏固提高。基本建立支撐新時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物流供應鏈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平急結合、區域協同、高效回響的應急物流體系。打造“33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建成全鏈條全品類冷鏈物流服務和監管體系,冷藏保鮮率和冷藏運輸率明顯提升。全疆快遞業務量突破2億件,快遞、郵政業務收入超85億元。
——核心區國際物流影響力顯著增強。新疆國際陸港體系基本建立,中歐班列運輸線路達到30條以上,輻射服務40個以上沿線中心城市,年運行超過1300列;國際航線達到35條,全貨機通航點15個以上;通關一體化能力不斷增強,跨境物流組織分撥能力顯著提升。
——物流創新引領能力進一步釋放。綠色物流、逆向物流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貨車廣泛套用,資源集約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現代信息技術和智慧型物流裝備加快套用,完成5個以上物流樞紐、物流園區信息化智慧型化升級。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建設1個國家級、2個自治區級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
——現代物流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現代物流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協調體制機制進一步確立。物流監測和統計體系基本建立,物流標準化體系和誠信體系更加完善。現代物流發展要素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政策支持更加精準高效,智慧監管水平顯著提高,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2035年遠景展望。現代物流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作用充分發揮,內陸型和沿邊型樞紐經濟發展範式基本形成,面向“一帶一路”物流要素和產業要素聚集輻射能力大幅提升,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國際物流組織和供應鏈服務作用與功能充分顯現。“四橫四縱”物流大通道暢通完善,系統成網、協同高效的“通道+樞紐+網路”物流運行體系全面形成,物流服務質量與運營效率疊代升級,物流系統性降本成效明顯,國際產業聚集、要素資源配置、發展空間拓展功能顯著增強,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支撐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做出更大貢獻。
三、最佳化現代物流空間布局
(一)加快形成“一軸一帶兩環三圈”物流發展格局
按照新發展格局下承載國家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核心區建設、產業布局調整和新型城鎮化對現代物流體系建設要求,加快形成“一軸一帶兩環三圈”的現代物流總體發展格局。
“一軸”即沿蘭新鐵路、連霍高速的現代物流主發展軸,從東到西串聯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獨山子區—烏蘇、精河、博樂、伊寧、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物流節點城市,承載中歐班列主通道的國際物流雙向聯通及烏魯木齊都市圈全疆物流的核心組織功能,由多個物流樞紐通過綜合交通通道形成規模化組織的物流發展主軸。
“一帶”即由全疆17個陸路邊境口岸形成的沿邊開放物流帶,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依次為面向中巴經濟走廊的紅其拉甫口岸,面向塔吉克斯坦的卡拉蘇口岸,面向吉爾吉斯斯坦的伊爾克什坦和吐爾尕特口岸,面向哈薩克斯坦的都拉塔、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圖、吉木乃、木扎爾特和阿黑土別克口岸,面向蒙古的紅山嘴、塔克什肯、烏拉斯台和老爺廟口岸。積極推動面向俄羅斯的吉克普林口岸和面向吉爾吉斯斯坦的別迭里口岸的對外開放,形成以雙向國際物流組織與口岸樞紐經濟為特色的陸向開放口岸物流帶。
“兩環”即南北疆兩個物流環狀發展帶,南疆環串聯南疆城市群的喀什(圖木舒克)、阿圖什、阿克蘇(阿拉爾)、庫車、庫爾勒(鐵門關)、若羌、和田(昆玉),通過加強物流聯結,密切產業經濟聯繫,服務南疆經濟提質增效,支撐兵團向南發展和中巴經濟走廊開發開放,形成南疆物流發展環;北疆環沿準噶爾盆地邊緣連線準東、富蘊、北屯、阿勒泰、克拉瑪依、塔城等樞紐節點,南段與“一軸”重疊,服務北疆資源開發、物資集散、產業聯繫與經濟發展,形成北疆物流發展環。
“三圈”即南北疆統籌協調發展的疆內物流循環圈、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國內物流循環圈、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物流循環圈。疆內循環圈通過打造乾支倉配物流服務體系,暢通天山南北的全疆物流大循環,打通抵邊、抵村、抵廠的物流微循環,高效滿足生產生活對於現代物流的需求與期待,構築經濟便捷的疆內物流循環體系;國內循環圈通過幹線直連、多點直達與多式聯運,以及規模化、網路化的物流組織,充分發揮“三基地”的保障作用,實現與國內其他經濟區域及節點城市的互聯互通,全面融入國民經濟大循環,構築高效率、低成本的國內物流循環體系;國際循環圈通過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打造內陸開放與沿邊開放戰略高地,發揮“三基地、一通道”“西引東來”“東聯西出”的獨特作用,形成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和暢聯亞歐大陸的物流通道網路,構築具有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的國際物流循環體系。
(二)全面暢通“四橫四縱”物流通道
構建橫貫東西、聯通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北、中、南及西南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強沿邊口岸經濟帶通道輻射和戰略連結能力。暢通連線南北疆的物流大通道,增強南北疆物流循環和經濟聯繫,提升北疆環、天山環和南疆環物流組織能力,增強南北疆物資交換能力,密切基於物流通道的經濟產業聯繫。
1.東聯西出國際物流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北通道。疆內主要經哈密、準東、克拉瑪依、塔城、阿勒泰、富蘊、北屯等城市,向東經內蒙古額濟納旗、山西大同市連線京津冀地區,向西從巴克圖口岸、吉木乃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至歐洲;或從吉克普林口岸出境,經俄羅斯連線亞歐大陸橋至歐洲;亦或通過老爺廟、塔克什肯等口岸連線蒙古國西部。該通道作為新亞歐大陸橋及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支撐性通道,是保障我國能源運輸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通道。作為新疆現代物流主發展軸,在疆內主要經過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獨山子區—烏蘇、精河、博樂、阿拉山口、伊寧、霍爾果斯等城市,向東經蘭州、西安、鄭州連線長三角經濟圈,向西從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連線中亞、西亞及歐洲等區域國家。該通道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主動脈,也是中歐班列運行的主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通道。疆內北線經若羌、庫爾勒(鐵門關)、阿克蘇(阿拉爾)、阿圖什至喀什(圖木舒克),南線經若羌、和田至喀什等城市,通道向東經格爾木聯接成渝雙城經濟圈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向西從伊爾克什坦、吐爾尕特、卡拉蘇口岸出境至中亞、西亞等國家。該通道作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主動脈,也是南疆地區連線我國經濟腹地主要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南通道。疆內以喀什為起點經南通道聯接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境外經葉城至西藏阿里地區並經吉隆口岸聯接孟中印緬走廊,經紅其拉甫口岸或阿富汗至瓜達爾港聯通印度洋。該通道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主動脈,也是新疆經西藏與孟中印緬走廊聯繫的通道。
圖3—1 東聯西出國際物流大通道
2.貫通南北縱向物流通道
老爺廟-若羌通道。通道起自老爺廟口岸,經哈密、羅中,至若羌等城市,形成溝通東疆與南疆地區主通道和中蒙資源能源合作發展物流通道。
紅山嘴-庫爾勒-民豐通道。通道起自紅山嘴及塔克什肯口岸,向南經富蘊、準東、烏魯木齊穿越天山至庫爾勒、民豐,由此連線南疆環線,形成南北疆經濟聯繫和物資轉換物流通道。
吉克普林-和田通道。通道起自吉克普林口岸,經過阿勒泰、北屯、克拉瑪依、奎屯、庫車、阿拉爾、和田等城市,通道在和田繼續延伸至康西瓦,成為新疆與西藏聯接性通道,形成深化南北疆產業聯繫、增強兵地融合發展的重要通道,也是“十四五”期間最具經濟釋放潛力的南北向物流通道。
沿邊開發開放通道。通道起自吉克普林口岸,經過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賽爾、塔城、博樂、霍爾果斯、昭蘇、溫宿、阿克蘇、阿合奇、喀什、英吉沙、葉城、康西瓦,與西藏日喀則相連,形成我國沿邊開發開放與南北疆經濟聯繫的重要通道。
圖3—2 “四橫四縱”疆內物流通道
(三)持續強化“1+4+11”城市物流節點布局
圍繞主要城市在促進現代物流及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作用,結合新疆“一圈一帶一群”的城市發展格局,完善和最佳化“1+4+11”城市物流節點布局。
圖3—3 新疆“1+4+11”物流節點布局圖
1.核心節點
以烏魯木齊市為核心節點,構建功能互補、協調聯動、一體發展的環烏魯木齊現代物流核心圈,引領全疆物流高質量發展,支撐形成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烏魯木齊三大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構建國際陸港、國際空港等開放平台,加強中歐班列開行線路和國際航線網路建設,打造我國面向中西亞和歐洲地區、聯通“雙循環”的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加強智慧綠色賦能,推動現代物流集約化發展,加強新疆智慧物流監管平台、國際智慧物流平台和專業智慧物流平台建設,構建新疆智慧物流組織樞紐。加強烏昌交通物流互聯互通與陸港協同發展,建設烏魯木齊、吐魯番機場一體化物流聯運體系,支持吐魯番打造新疆航空貨運樞紐機場。
2.一級節點
打造喀什市、霍爾果斯—伊寧市、庫爾勒市、哈密市4個一級物流節點。喀什市依託喀什經濟開發區和綜合保稅區,推進喀克現代物流協同發展,建設南疆商貿物流高能級服務平台,推進面向中巴和中吉烏的國際物流組織樞紐建設,打造引領南疆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代物流增長極。霍爾果斯—伊寧市發揮經濟開發區和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國際合作中心疊加優勢,加快“兩霍兩伊”一體化進程,推動口岸與腹地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要素集聚,建設“雙循環”門戶樞紐。庫爾勒市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牽引,提升產業物流全鏈條服務能力、價值創造力和資源配置能力,打造成為南北疆物資中轉集散樞紐和區域供應鏈組織中心。哈密市依託新疆東大門區位優勢,以增強供應鏈安全和韌性為導向,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契機,加強面向國內和疆內中心節點城市幹線直達能力,打造成為融入國內大循環重要門戶和大宗物資集散中心。
3.二級節點
打造克拉瑪依等11個二級物流節點。克拉瑪依市依託產業和大數據優勢,完善石油石化全鏈條物流服務能力,建設石油石化國際供應鏈組織中心和北疆智慧物流服務中心。石河子市—沙灣市—瑪納斯縣依託雄厚產業基礎和多式聯運條件,推動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和兵地融合發展,構建服務重化工業和食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奎屯市—獨山子區—烏蘇市發揮中通道重要節點和區域中轉集散中心優勢,創新物流一體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示範區。阿拉山口—博樂市—精河縣發揮中歐班列、能源資源進口主通道和綜合保稅區疊加優勢,加快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構築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集成創新高地。阿勒泰市—北屯市—福海縣提升周邊邊境口岸通行能力,加快綜合物流樞紐和雙向經貿通道建設,推動“旅遊+商貿+物流”融合發展,建設新疆綠色物流示範基地。塔城市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推動跨境產業合作與邊民互市貿易創新發展,打造邊境地區現代物流與樞紐經濟新範式。阿克蘇市發揮在輻射南疆地區的商貿物流產業規模優勢,加快培育物流樞紐和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打造南疆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和產業組織樞紐。和田市依託南通道中心節點條件,加快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打造南疆區域物流組織中心。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北通道中心節點條件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煤炭、煤電冶、煤化工等產業集群優勢,加強產業物流組織和綠色物流技術套用,建設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分撥中心。庫車市突出連線南北疆的重要節點作用和產業基礎優勢,推動物流設施改造升級,建設面向南疆的區域分撥中心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若羌縣發揮南通道中轉集散樞紐優勢,提升面向南疆、青海、西藏、成渝方向的物流中轉分撥能力,加快打造南通道物流組織樞紐和特色農林產品集散中心。
四、構建“通道+樞紐+網路”物流運行體系
(一)統籌全疆物流樞紐布局建設
加快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推動已入選建設名單的國家物流樞紐提高建設質量,加快與疆內、國內國家物流樞紐互聯成網、協同發展,培育發展樞紐經濟,最佳化物流大通道沿線產業布局和分工合作體系,打造經濟和產業發展走廊。對於未入選年度建設名單的樞紐,加快開展樞紐選址、運營主體培育和核心設施建設工作,加快推進樞紐建設運營,爭取早日進入建設名單。鼓勵多個承載城市加強區域物流合作,推動國家物流樞紐一體化建設發展。
構建區域物流樞紐支撐體系。統籌新疆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等需要,結合構建“四橫四縱”物流大通道格局,對標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標準,打造一批區域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培育建設15個左右區域物流樞紐。推動樞紐資源整合、設施補短板、運營主體及乾支網路培育工作,支持條件成熟的區域物流樞紐申報國家物流樞紐,為推動國家及區域物流樞紐系統成網、一體化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物流樞紐設施整合提升。結合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資源稟賦和經濟產業發展需求,整合提升鐵路專用線、專業化倉儲、多式聯運轉運、區域分撥配送及通關保稅等物流設施資源,引導大宗商品、郵政快遞、冷鏈物流、應急儲備及兵地融合等功能設施集約布局,加強樞紐集疏運道路建設,推動物流樞紐資源集約利用。加強國家物流樞紐與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功能對接和業務聯動,提升物流樞紐銜接多種運輸方式能力,提高多式聯運網路化組織水平。
專欄1 骨幹物流樞紐網路建設行動 |
1.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程。已進入國家建設名單的樞紐全面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實現常態化運營並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其他已規劃布局的國家物流樞紐加快編制建設方案,開展建設運營工作。到2025年,再推動5個以上國家物流樞紐進入國家建設名單,實現與全國物流樞紐互聯成網。國家已規劃布局的11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1)烏魯木齊、庫爾勒、哈密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2)烏魯木齊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3)石河子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4)烏魯木齊、喀什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5)博州(阿拉山口)、伊犁(霍爾果斯)、喀什(紅其拉甫)、克州(吐爾尕特)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2.區域物流樞紐建設工程。確定區域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地區):阿克蘇、克拉瑪依、奎屯—獨山子—烏蘇、昌吉—準東經濟開發區、吐魯番、伊寧、阿勒泰、塔城、和田、庫車、若羌、莎車—澤普—葉城等。承載城市根據自身實際選擇樞紐類型並編制布局建設方案,由自治區統籌評定、組織實施。結合國家物流樞紐動態調整機制,推動承載基礎較好、已經開展實質性建設運營並發揮重要作用的區域物流樞紐進入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規劃。 |
(二)暢通核心區骨幹物流通道
加快提升北通道聯通能力。推動克拉瑪依—準東鐵路建設,加快吉克普林口岸開放進程,擴大巴克圖、吉木乃、塔克什肯口岸開放力度和通行能力,完善口岸後方集疏運通道。重點對接蒙古國、俄羅斯市場需求,面向區域重點產業,開行針對煤炭、木材、礦石、糧食、油料等大規模進口的資源性商品和國內大宗貨物鐵路貨運專線。展開與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島港、黃驊港等北方港口的業務往來,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及貨櫃業務,做強內貿貨物沿海運輸,加快外貿貨物近洋和遠洋航線開發。
重點強化中通道輻射能級。加快推進精河—阿拉山口和精伊霍鐵路擴能改造,提升中通道境內段路網運能。加快阿拉山口、霍爾果斯邊境口岸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參與哈薩克斯坦既有鐵路線路升級改造,改善國境站、換裝站的場站布局和配套設施設備,促進中通道整體鐵路點線能力的匹配銜接,提高出入境通行能力。發揮烏魯木齊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平台組織作用,加強與通道沿線城市及樞紐的服務對接,實現中歐班列提質增效。
積極拓展南通道聯動功能。提升和田—若羌、庫爾勒—若羌通道運行能力。加強與四川、青海區域物流發展協作,積極銜接和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沿線節點城市樞紐,密切與東協地區的經貿和物流聯繫,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向西開放組織中心。利用國際公路貨運班車、國際鐵路聯運、國際多式聯運等方式,培育發展面向中巴、中國—中亞—西亞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提升通道對南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全面暢通南北疆物流通道。加快南北疆跨天山綜合運輸通道建設,重點推進伊寧—阿克蘇鐵路、G0711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獨山子至庫車高速公路、國道G219溫宿至昭蘇段建設。圍繞“四橫四縱”物流大通道,鼓勵疆內龍頭企業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區域物流樞紐開展規模化物流組織業務,開行大宗商品、商貿循環班列,開通高頻次、小編組班列直達線和農產品冷鏈、煤炭、礦石等定製化班列。支持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簽訂貨物中長期運輸協定,引導貨源向主通道集聚,構建優質高效的南北疆物流循環網路。
(三)提升物流樞紐區域輻射能力
提升樞紐區域輻射水平。鼓勵物流專線、零擔、郵政快遞等企業依託物流樞紐布局區域分撥中心,提升區域輻射能級。加強物流樞紐綜合信息平台和供應鏈組織平台建設,提升跨運輸方式、物流環節聯運轉運組織水平,提高幹支配倉一體化服務能力,構建幹線通道運輸與支線集散緊密銜接的運作模式。
完善物流樞紐協作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等社團組織作用,以國家物流樞紐運營主體作為骨幹和牽頭企業,聯合區域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主體,推動成立新疆物流樞紐聯盟。依託新疆物流樞紐聯盟實施物流樞紐互聯互通工程,以物流節點整體效率提升、互利共贏為原則,促進交易撮合、資源協同、標準對接。加快完善物流樞紐信息平台服務功能,推動跨區域樞紐、城市內物流節點間信息平台互聯互通。
(四)鋪設國內外物流運行網點
推進在國內主要中心城市建設前置倉。鼓勵疆內物流企業在西安、鄭州、成都、武漢等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及對口援疆城市設立商品物流分撥配送中心。依託產業援疆等優惠政策,引導國內城市知名電商物流、生產製造龍頭企業,通過自建、合作、併購等方式在條件成熟的地州市部署物流基地、倉配中心,構建疆內外高效互通、雙向互聯的物流服務網路,降低新疆優質產品物流成本。在條件較好的邊境口岸布局建設邊境倉。
指導企業加快布局“海外倉”境外物流網路。以烏魯木齊國際陸港作為核心組織樞紐,聯合疆內、國內物流樞紐企業及平台公司,在中歐班列開行沿線鐵路樞紐、交通樞紐、貨運場站,採取租賃、合作、參股、收購等方式,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海外倉,完善設施功能,吸引國內外貿易企業、物流企業、配套服務企業進駐,拓展雙向貨源組織渠道,降低國際物流運輸成本、提高國際物流運行效率,提升國際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打造支撐陸路運輸雙連結、雙輻射的境外物流運作網路節點。
五、提升現代產業供應鏈物流服務水平
(一)最佳化大宗物資供應鏈服務系統
完善大宗物資物流服務體系。圍繞新疆能源資源及下游產業,以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吐魯番—哈密、奎屯—獨山子—烏蘇、克拉瑪依、伊犁、庫爾勒、阿克蘇、準東等作為大宗物資主要中轉集散節點,整合煤炭、石油化工、鋼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物資集中採購、儲存、中轉和商貿流通需求。以重點工業園區、物流樞紐為組織平台,補齊鐵路專用線及樞紐集疏運道路建設短板,完善大宗商品儲備中轉及通關保稅等功能。鼓勵大宗物資物流嵌入國家物流樞紐主幹通道及服務系統,圍繞“四橫四縱”物流通道提升大宗商品幹線物流能力,發展鐵路散糧運輸、棉花貨櫃運輸以及能源、礦產品重載運輸,推動開行面向大型廠礦、製造業基地的“點對點”直達貨運列車。
培育大宗物資供應鏈價值創造力。聚焦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礦石、鋼材、棉花及棉紗等大宗物資,推動設立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烏魯木齊大宗商品交易(結算)中心、克拉瑪依石油石化物流中心、準東煤炭能源物流中心、哈密煤炭能源物流中心,構建集線上交易、實物交割、物流服務、金融服務等於一體的大宗商品採購交易服務體系。拓展建設商貿物流資源交易平台,推進大宗商品倉儲數位化,探索發展數位化倉單、提單,創新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倉單質押等服務功能,開展行業綜合指數、商品價格指數、物流指數等信息諮詢增值服務,完善“大宗商品市場+電子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於一體的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平台。
(二)培育先進制造供應鏈服務系統
推動物流與製造業深度融合。聚焦新疆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等產業發展,加強現代物流與先進制造業布局有效銜接。支持物流企業與製造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創新供應鏈協同共建模式,建立互利共贏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建設採購、分銷、倉儲、配送、金融於一體的供應鏈協同服務平台,增強企業回響市場變化和應對外部衝擊能力。引導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為製造企業量身定做供應鏈庫存管理、線邊物流、一體化服務等物流解決方案。
實現製造業物流系統性降本增效。充分發揮物流樞紐對接幹線運力、促進資源集聚的顯著優勢,促進樞紐主體物流企業及供應鏈企業嵌入製造業產業鏈,支撐製造業要素集聚、輻射能級提升和集群化發展。通過規模化物流組織和一體化物流運作,推動製造業全產業鏈、供應鏈系統性降本增效,依託全疆的綜合保稅區、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打造綜合成本窪地和產業服務組織高地,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構建高效商貿供應鏈服務系統
加快推動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以烏魯木齊、喀什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及區域物流樞紐和物流園區為主要節點,強化幹線接卸、前置倉儲、分揀配送能力,建設“樞紐+乾支倉配”的商貿物流基礎設施網路體系,有序引導生產生活資料物流資源向樞紐轉移和集聚,加強樞紐集中安檢、公共倉儲、集疏運道路及綜合信息平台等公用型設施平台建設。推動實體商貿市場線下網路與電子商務、跨境電商線上網路融合發展,擴大商貿市場競爭能力和輻射範圍。
提升商貿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水平。積極引入大型網路化、平台型電商物流企業,鼓勵其利用國家及區域物流樞紐的乾支服務網路,提供廣覆蓋、強輻射的專業物流服務,提高電商物流服務的時效性、準確性和經濟性。推動物流企業與商貿企業共同打造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平台,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全面提高市場快速回響能力。
(四)發展現代農業供應鏈服務系統
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物流服務體系。立足全疆各地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聚焦牛馬羊肉、奶業、林果、葡萄酒、加工番茄、加工辣椒、設施蔬菜、特色醫藥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引導具有集中採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物流集散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設。鼓勵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企業與農業生產企業、商超、電商、農產品經銷商等跨行業聯營合作或組建產業聯盟,以電子商務平台及商貿流通企業為載體,以物流運輸為紐帶,建立“種植(養殖)基地+生產加工+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物流運輸+金融服務”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
以供應鏈服務推動“兩張網”提升。加強政策引導和發展示範,依託疆內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業產業(科技)園區和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培育一批全程物聯、全鏈可溯、全域可視的特色農產品供應鏈平台。深入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鞏固提升農產品外銷平台和物流支撐網路,以南疆為重點,持續最佳化完善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疆外銷售“兩張網”,通過提升供應鏈服務,全面擴大新疆農產品國內市場銷售規模和輻射範圍。
六、強化核心區建設國際物流支撐能力
(一)構築雙向開放的陸路物流體系
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按照“鞏固、穩定、提升”的要求,增強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輻射能級,拓展中歐班列開行國家和城市,深化與沿線城市“集拼集運”“一體化運營”合作。圍繞跨境電商、冷鏈產品、高端裝備、服裝服飾等增長潛力較大且貨值較高貨物,打造精品班列。加強與國際貿易和進出口加工企業合作,推進班列“運貿產一體化”發展。完善中歐班列運營平台服務功能,實現中歐班列訂艙、物流信息查詢、交易結算、保險代理等信息功能整合。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海外分銷網路和集貨中心建設,提升中歐班列的境外輻射與返程集結能力。
推進新疆國際陸港體系建設。結合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需要,以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作為雙向開放核心樞紐港,以各地(州、市)中心城市作為區域樞紐港,以重點邊境口岸作為口岸門戶港,完善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公共型保稅庫等多層次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加強進口消費品國際貿易和進口資源加工產業發展,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陸港樞紐體系,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能級,構築全疆一盤棋國際陸港發展格局。
提升國際公路運輸系統。發揮公路短途周轉速度快的優勢,大力發展跨境公路班車及卡航業務,最佳化運輸組織線路,推廣國際甩掛運輸。擴大對“全球性跨境貨物運輸通關係統”(TIR)使用的批准,放寬相關許可證發放,引導更多運輸企業參與跨境公路運輸班車業務。建立適應公路運輸小批量、多頻次運輸特點的出入境檔案手續辦理制度,降低時間及費用成本。推廣統一的載運工具、服務內容、收費條目等標準,推動跨境公路運輸班車規範化、規模化發展。
(二)建設通聯歐亞的航空物流集群
完善國際貨運機場群設施網路布局。發揮新疆地處亞歐地理中心的區位優勢,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為核心,喀什、伊寧國際機場為支撐,以吐魯番、克拉瑪依、庫爾勒、石河子等機場為輔助,打造聯通歐亞航空物流集群,全面提升航空物流的國際化功能和對外開放水平,高水平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戰略支點。以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為重點,探索引進國際國內主要航空公司共同開發航線網路,構建“東西成扇、疆內成網、四通八達”的航空物流服務網路。積極爭取保稅航油、開放航權等政策支持,吸引國內航空公司開闢由內地經停新疆至歐亞的遠程航線,以及國際航空企業經停新疆的歐亞洲際航線,逐步培育連線歐亞的航空貨運樞紐中轉能力,提升機場群連線亞歐大陸的國際客貨中轉和國際物流集散能級。
提升航空物流專業服務能力。加強現有航空物流貨站設施升級改造,完善貨運服務設施保障體系,提升冷鏈物流、航空快件、生產物流、活體動物運輸等專業化水平。加強國際機場群的分工協作,鼓勵開通航空貨運包機和國內國際貨運航線,不斷拓展航空貨運貨源品類和覆蓋區域。推動貨運單證簡化和無紙化,建立海關、地方政府、航空公司、郵政快遞、貨站等互通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實現企業信息共享和政府部門嵌入式監管。建立機場航空郵件快件“綠色”通道,提供快速通關、安檢、配載、裝卸和交接服務。
(三)打造高效能口岸物流服務體系
提升沿邊口岸開放能力水平。支持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提升鐵路換裝和跨境物流組織能力,加強與對方口岸協作,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通過能力。支持吐爾尕特、紅其拉甫口岸擴大口岸通行能力,加強與口岸腹地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結合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提升巴克圖口岸農副產品綠色通關及跨境產業合作能力,支撐進出口資源加工產業發展。推動吉克普林、別迭里口岸開放工作,支持老爺廟口岸、吉木乃、塔克什肯口岸等加快口岸鐵路建設及完善集疏運通道和保稅倉儲等設施。
提高口岸服務能級和效率。持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標準版套用推廣,推動拓展地方特色功能,提升服務效能,解決運營資金支持保障。積極爭取“先期機檢”“智慧型識別”“綠色通道”“信任通道”等試點。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合理申建進境肉類、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糧食、水果、植物種苗、木材等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及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鼓勵口岸開發糧食保稅產業、汽車保稅產業、跨境電商、互市貿易等多種業態,健全口岸服務體系。
(四)強化國際物流產業業態支撐
加強物流金融服務支撐。發揮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及邊境合作中心等綜合優勢,開展跨境商品交易供需信息集中展示、撮合交易、倉單、提單質押融資相關業務的前期探索,全面整合市場資源,優先打造跨境商品交易中心。探索陸上貿易規則,創新境內外“訂單+運單+提單+倉單”國際鐵路提單、多式聯運提單融資模式。綜合運用投資、債權、基金、保險、保理、租賃、結算、外匯、風險管理和衍生工具等產品,形成多元互補、渠道豐富、產品齊全的金融服務組合。
夯實國際貿易產業基礎。推動國內期貨交易所在新疆設立指定期貨交割庫,鼓勵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拓展進出口功能,發展一批輻射西部的進出口商品專業市場。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集聚跨境電商企業、進出口供應商、跨境貿易商、國際物流、保稅物流、支付結算、大數據處理、培訓孵化、報關服務等產業發展要素資源,創建“產業+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的跨境電商特色示範園區。
構建順暢的國際物流協調機制。推動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國際合作。推動安全智慧型鎖在國際鐵路班列和跨境公路運輸中的套用。依據境外樞紐交通條件設計國際聯運方案、搭建數位化一站式服務平台,在國內設立“中歐班列直營快通專櫃”線上網路平台,建立數字通道。加強與哈鐵、俄鐵等在國際鐵路運輸領域合作,爭取國際運輸和結算相關政策試點資格,提升資源分配的優先權。
專欄2 核心區國際物流提升行動 |
1.國際陸港體系建設工程。打造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為雙向開放核心樞紐港,推動庫爾勒市、哈密市、喀什市、奎屯市、克拉瑪依市、阿克蘇市等中心城市成為區域樞紐港,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吐爾尕特、紅其拉甫等重點邊境口岸建成門戶樞紐港,構築分級協同、資源共享、高效運行的新疆國際陸港體系。結合陸港分工及地方發展需要完善保稅物流、公共保稅庫等設施。 2.國際航空物流集群培育工程。重點打造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提升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提升喀什、伊寧國際機場口岸能級,加快推進吐魯番、克拉瑪依、庫車、博樂、那拉提、圖木舒克等支線機場改擴建和克拉瑪依、吐魯番、庫爾勒等航空口岸臨時開放,提高機場密度,加強機場間功能協同與分工合作,擴大航空物流運輸服務覆蓋範圍。 3.沿邊口岸帶賦能工程。提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鐵路換裝和班列通行能力;提升巴克圖、吉木乃、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塔克什肯、老爺廟等口岸通行服務能力;推動吉克普林、別迭里口岸開放。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要素集聚,推動腹地口岸經濟區進出口資源加工、國際貿易等產業發展。 4.中歐班列運行模式創新工程。加強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建設,拓展與國內主要班列公司集拼集運的合作模式。完善中歐班列運營平台服務功能。鼓勵開行精品班列,推動運貿產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物流分撥集散節點建設。 |
七、推動物流專業領域突破發展
(一)補齊農村現代物流短板
分地區施策,補足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在人口消費分布相對集中、與主城區距離較近的農村地區,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在人口消費分布相對分散、與主城區距離較遠的農村地區,加快縣域及農村物流集散網路資源整合,積極對接區域內重點物流園區和主幹分撥網路。拓展農村物流站點服務範圍,開展郵件快件寄遞、電商產品展示及代銷代購、農村居民繳費購票等服務,提高鄉鎮物流網點覆蓋率和綜合服務效能,推進城鄉物流服務均等化。
加強資源整合,提升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服務水平。加快農村交通、郵政快遞、供銷社、電子商務等系統融合發展,推進縣域主要公路客貨運場站、郵件快件處理場所、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農資配送中心等集中布局,完善倉儲、分揀、中轉裝卸等功能設施,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路。鼓勵縣級物流企業合理規劃運輸網路,開展“定時、定點、定線”的貨運服務。引導快遞企業通過聯盟、合資等方式,開展縣域內快遞業務的共同攬收、分揀、運輸、派送。鼓勵電商物流企業加強與涉農機構和農村企業資源聯合,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電商物流主體。
專欄3 南疆農村物流提升行動 |
以南疆四地州為重點,依託縣域重點物流園區,完善城鄉配送和電商快遞設施。加快農村交通、郵政快遞、供銷、電子商務等系統融合發展,推動物流設施集中布局,打造三級物流配送網路。加強農村物流服務網點建設,加強功能集成、提升服務效能,基本實現鄉鎮物流快遞網點全覆蓋。鼓勵快遞企業合作開展共同攬收及配送服務;鼓勵物流企業整合資源開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服務。 |
(二)推動郵政快遞業提質增效
完善郵政快遞網路體系。依託烏魯木齊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阿克蘇臨空區,建設烏魯木齊、阿克蘇自治區級快遞分撥處理樞紐。依託現有快遞物流、電子商務等園區,以昌吉、克拉瑪依、哈密、奎屯、庫爾勒、喀什等為主要節點,完善郵政快遞服務網路。依託高速公路幹線通道、南北疆環線、鐵路及支線機場資源,構建多種運輸方式合理配置、順暢銜接的郵政快遞幹線運輸網路。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建共享末端設施,探索驛站代收、聯收聯投等多樣化模式,推動城市居住區配建郵政快遞服務場所和智慧型快件箱(信包箱)等設施。
提高郵政快遞服務水平。加快補齊服務短板,提高標準化、普惠化水平。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發展快運、冷鏈快遞、倉配一體化等服務,提供特殊物品寄遞、包裝等增值服務。推動郵政快遞與電商協同發展,健全適應農村電商、跨境電商和新型電商發展的服務體系。拓展特色林果等農產品出疆通道,以新疆特色農副產品為重點,提升快遞服務農業產業化水平。推動郵政快遞與旅遊產業協同發展,完善旅遊景區寄遞服務網點功能,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寄遞服務。
提升國際寄遞服務能力。推動建設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的貨物集散地,發揮烏魯木齊、喀什、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作用,形成覆蓋全疆、聯通歐亞的雙向國際寄遞通道網路和服務體系。拓展跨境鐵路寄遞通道,實現中歐班列運郵常態化。鼓勵和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強與國際電子商務企業、境外快遞企業合作,設立海外分支機構和海外倉、邊境倉,大力拓展境外業務,提升跨境運輸組織和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
(三)加強冷鏈物流網路建設
打造“33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圍繞新疆生鮮農產品規模化、組織化生產和流通,加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補齊從生產、消費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快形成高效銜接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依託綜合立體交通網,結合冷鏈產品疆內、國內及國際流向流量,構建服務疆內、國內產銷和國際進出口的三大冷鏈物流系統;推進乾支線物流和兩端配送協同運作,建設設施集約、運輸高效、服務優質、安全可靠的一體化冷鏈物流網路,形成“33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
健全冷鏈物流分類服務體系。結合新疆生鮮農產品特點及主產區布局,聚焦水果、肉類、蔬菜、乳品、水產品、速凍食品等主要生鮮食品以及疫苗等醫藥產品,分類最佳化冷鏈服務流程與作業規範,提升專業化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強化一體化服務,打造運轉順暢的供應鏈,支撐冷鏈產品產銷精準高效對接。豐富數位化、智慧化技術套用場景,深化冷鏈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冷鏈物流業態、模式、組織與技術創新,提升協同化、平台化服務水平,拓展上下游產業價值空間。
完善冷鏈物流全程監管體系。加快建設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台並實現與全國平台對接,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針對冷鏈物流環境、主要作業環節及設施設備,規範實時監測、及時處置、評估反饋等監管過程,逐步分類實現全程可視可控、可溯源、可追查。創新監管手段,加大現代信息技術和設施設備套用力度,強化現場和非現場監管方式有機結合。借鑑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經驗做法及基礎數據,最佳化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科學、可靠、高效的冷鏈物流檢驗檢測檢疫體系。
專欄4 冷鏈物流能力提升行動 |
1.冷鏈物流設施網路建設工程。統籌生鮮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中轉、銷售,推動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與物流樞紐聯動布局發展。推動烏魯木齊、阿克蘇、庫爾勒、伊犁、吐魯番、喀什、阿拉爾、石河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圍繞新疆畜牧業及林果產業布局,以伊犁河谷、天山北麓、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為重點完善區域冷鏈物流基地和冷鏈物流集配中心布局。到2025年布局建設2個以上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完善10個左右區域冷鏈物流基地或集配中心。 2.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程。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集中區和脫貧鞏固地區,圍繞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依託縣級以上示範家庭農場和農村合作社示範社,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3.全程冷鏈服務平台建設工程。依託物流樞紐和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對接第三方冷鏈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加強產品溯源和全程溫濕度監控,建立冷鏈流通全過程監管體系和一體化服務平台。 |
(四)促進糧食物流創新發展
最佳化糧食物流節點布局。依託新疆糧食物流通道和主要城市物流節點,圍繞糧食主產區、主要加工轉化節點,銜接國內主要糧食物流通道,布局烏魯木齊、昌吉、阿勒泰、塔城、博爾塔拉(阿拉山口)、伊犁、克拉瑪依、石河子、巴音郭楞(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克州、和田、吐魯番、哈密等14個糧食物流關鍵節點,加強中轉倉儲、散糧接發運等設施建設,構建低成本、高效率、互聯互通的糧食物流服務網路,提高南北疆、進出疆糧食調運和進口通道銜接能力。在區位優勢明顯、存量設施集聚、樞紐功能完善、糧食中轉規模大的糧食物流關鍵節點,布局建設烏魯木齊—昌吉、伊犁、巴音郭楞(庫爾勒)、塔城、喀什、阿克蘇建設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提高幹線物流效能和規模經濟效應,支撐糧食物流高效運轉。依託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以及中歐班列主通道的特有優勢,布局建設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巴克圖、吉木乃4個跨境糧食物流園區,完善向西開放的糧食集疏運物流設施,帶動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
暢通北糧南運物流通道。加快伊寧—阿克蘇鐵路建設,完善博樂、伊寧、阿克蘇、喀什、和田等鐵路糧食物流節點,推進重要糧食物流節點糧食倉儲設施、散糧接發設施以及信息化建設,推動遠距離公路散糧運輸向鐵路散糧及貨櫃運輸轉換,探索開行糧食專列運輸。
推動糧食物流集聚融合發展。以沿天山北坡經濟帶、塔額盆地、伊犁河谷等地為主,按照提高糧食就地加工轉化比例、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要求,推進集“倉儲、物流、加工、科技創新”為一體的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加強儲備企業與糧食加工貿易企業業務協作,發展“原糧儲存、成品糧輪出”業務模式,實現糧食“常儲常新”,為糧食產業發展提供韌性的物流保障支撐。挖掘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農業資源潛力,以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為主要進境口岸,依託綜合保稅區等平台,加強入區寬軌線、散糧專用線及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建設進口糧食加工中心和集散中心。
(五)健全應急物流保障體系
加強應急物流設施網路建設。整合最佳化存量應急設施,推動既有物流設施嵌入應急功能;在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區域物流樞紐和示範物流園區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時,充分考慮“平急兩用”需要,推動專業化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運輸轉運等設施建設,打造應急物流核心樞紐。加強重要交通物流節點應急物流轉運場站建設,統籌加強各類物資儲備設施和應急物流設施在布局、功能、運行等方面的相互匹配和有機銜接,增強多節點、多通道、網路化的應急物流保障能力,做到緊急時刻物資調得出、用得上。
最佳化應急物流組織。結合新疆的地域特徵和社會穩定需要,建立“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全流程、專業化應急物流企業庫和人員隊伍,健全平急轉換機制。統籌利用各類應急物流資源,構建高度集中、組織有力的應急物流調度平台,高效銜接地方和行業應急平台、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形成堅實可靠、高效回響的應急物流全鏈條組織基礎。提升物資跨區域大規模調運組織水平,增強應對各類、各級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保障和緊急調運能力。
完善應急物流保障機制。以保障基本民生和重點產業正常運轉為底線,加強自治區統籌協調作用,分城市建立區域重點物資保障清單、應急物流企業名單、供應企業清單和應急物流方案。推動建立應急物流統籌調度協調機制、應急物流能力儲備和管理機制、應急物流組織對接協調機制、應急物流預案管理機制、應急物流監測與評估機制等的研究,逐步形成科學和完整的應急物流保障機制框架。
專欄5 應急物流保障行動 |
1.應急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最佳化整合存量資源,結合應急儲備物資基地、國家物流樞紐、區域物流樞紐等布局建設,重點確定應急物流核心樞紐。研究完善應急物流轉運等設施和服務標準,對具備條件的鐵路港、公路港、機場進行應急物流轉運場站改造提升。 2.應急物流信息聯通工程。研究建立自治區應急物流資源信息共享和指揮調度平台,結合突發公共事件分級觸發回響預案,開發應急物流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完善應急物流信息聯通標準或目錄,強化各部門、各地區、各層級間相關信息互聯互通,提高突發公共事件監測預警、輔助指揮決策和社會動員能力。 |
(六)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效能
提升多式聯運一體化服務能力。針對新疆地域遼闊、物流運距長等特點,培育壯大多式聯運經營人,鼓勵鐵路、公路、航空運輸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組建多式聯運專業化經營主體。充分發揮鐵路經濟高效的幹線運輸優勢和公路機動靈活的支線運輸優勢,推動公路長途貨運向鐵路轉移。鼓勵支持公路運輸企業積極主動對接鐵路運輸兩端業務,強化對鐵路最先和最後一公里的接駁和集散服務。圍繞重點物流樞紐,大力發展以貨櫃、半掛車為標準運載單元的多式聯運,積極探索發展鐵路雙層貨櫃運輸、鐵路馱背運輸、公鐵滾裝運輸等先進組織方式。
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落實多式聯運轉運、裝卸場站等物流設施標準,完善在貨物交接、契約運單、信息共享、責任劃分、貨損理賠等方面相關制度標準。依託國家物流樞紐網路開發“一站式”多式聯運服務產品,推動實現貨櫃多式聯運“一次委託”“一次保險”“一單到底”“一次結算”。鼓勵企業圍繞“一單制”物流創新業務模式,拓展統一單證的金融、貿易、信用等功能,擴大單證套用範圍,強化與國際多式聯運規則對接。
八、培育物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加強物流發展數字智慧賦能
大力發展物流新基建。加快物流新技術套用標準化進程,推動傳統物流園區、物流中心、貨運場站等物流基礎設施設備改造升級,打造智慧物流園區、智慧口岸、數字倉庫等設施網路。開展全疆智慧物流樞紐(園區)建設試點,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全方位信息化感知和智慧型化互聯。基於5G基礎網路和智慧物流樞紐的支持,積極探索和推進無人機、無人駕駛貨車、自動分揀機器人、智慧型快件箱(信包箱)等智慧型裝備,以及自動感知、自動控制、智慧型決策等智慧管理技術在物流領域套用。
推動物流數位化升級。發揮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等大數據基地優勢,加強數字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貨物、貨運場站、運輸工具、物流器具等物流要素數據化、信息化,促進物流大數據採集、分析、套用,推進智慧物流組織模式創新。支持依託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等建設綜合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政府部門平台信息互聯共享。加強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重點物流樞紐綜合服務信息平台建設與功能完善,推動平台間信息互聯共享,促進物流服務層面運行融合,支撐“通道+樞紐+網路”的物流組織和服務模式創新。
加強智慧高效物流監管。發揮國家物流樞紐和示範物流園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強集中安檢設施和智慧化監管平台建設,提升入園作業效率。加強物流服務安全監管和物流活動跟蹤監測,建立“智慧安全供應鏈”企業名單,加強5G、物聯網、地理定位、視頻採集等技術在物流企業運輸車輛中的套用,實現貨物全過程追溯、責任可倒查。加強物流監管數據與公安、交通等部門的共享互認,加強在主要交通物流節點、安檢節點的數據共享、提前申報和監管互認制度。加強智慧物流監管平台及協同機制建設研究,探索建立與貨物品類和企業安全風險等級掛鈎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提升區域物流一體化水平
推動烏魯木齊都市圈物流一體化發展。圍繞建設“1小時通勤圈”、特色產業圈和高品質生活圈,支持烏魯木齊都市圈內部開展國家物流樞紐或區域物流樞紐合作共建,實現分工協作與優勢互補。建立分級協同、快捷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物流網路和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加快都市圈內部貨運通道建設,暢通能力緊張的“卡脖子”路段,提升都市圈物流一體化水平。
加強北疆城市帶物流和經濟產業聯繫。結合城市帶相關城市的主體功能和發展定位,以構建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物流樞紐集聚帶作為基本方向,強化經濟產業、特別是開放型經濟的緊密聯繫與分工協同,暢通城市間綜合物流通道,完善區域間物流服務網路,並形成與對外對內開放通道的有效銜接,打造點軸式城市帶物流體系,形成極點帶動、軸帶協同的發展格局。
提升南疆城市群物流互聯互通能級。加強城市群內物流樞紐、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功能和業務銜接,推動國家物流樞紐的聯合共建。按照就近提供集中服務的原則,引導城市群內部各類專業化物流集聚發展,建設具有互補性和差異化的物流產業集聚區。鼓勵城市間開行小編組、鐘擺式、循環式的鐵路貨運列車,充分發揮公路短途集疏運的優勢,試行公路貨運班車,形成高效串聯城市群、快速聯通城鎮組團的物流通道網路。
(三)推動現代物流綠色發展
鼓勵發展綠色倉儲運輸。合理規劃布局倉儲選址,鼓勵企業集約高效利用倉儲面積,科學布局和建設倉儲內部設施,實現倉儲資源利用最大化。鼓勵企業採用綠色、節能、環保、標準化的物流倉儲設備和技術,充分考慮倉庫建設和運營對所在地的環境影響,切實減少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佳化運輸結構,合理配置各類運輸方式,提高鐵路運輸比重。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共同配送、統一配送等先進物流組織模式,提高儲運工具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組織效率,減少返空、迂迴運輸等資源浪費。
推廣綠色物流技術套用。利用新疆綠色能源優勢條件,重點實施新能源車輛技術改造工程,推廣LNG、CNG等清潔能源運輸裝備和裝卸設施,鼓勵套用電動等新能源運輸配送車輛,配套建設加氣站等綠色交通能源設施。採用綠色倉儲技術和節能裝備,提倡物流加工環節採用環保材料進行簡單包裝、重複利用與回收利用,推廣托盤等標準化器具循環利用。推進新能源物流車與城鄉配送體系、快遞物流等融合發展,增加綠色物流技術可持續套用能力。
大力發展逆向物流。結合新疆經濟和地域特點,建立基於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對產品和物資高效利用的協調組織系統,推動逆向物流與資源循環利用互促發展,全力實施包裝物減量化、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再生化,鼓勵生產企業、快遞物流企業與回收企業共同開展逆向物流業務,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水平。
(四)加強現代物流經濟培育
培育物流樞紐經濟新範式。依託國家物流樞紐、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區域物流樞紐,深化與上下游產業、區域經濟活動分工合作,集聚整合現代物流和相關產業資源要素,實現規模經濟效應。發揮樞紐輻射廣、成本低、效率高和對接骨幹物流通道網路的優勢條件,實現資源要素集聚與經濟輻射能級提升,引領區域產業空間布局最佳化,推動現代物流和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積極發展具有物流與產業雙規模效應的物流樞紐經濟,培育一批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
強化物流通道經濟新優勢。圍繞“四橫四縱”骨幹物流通道,通過配置完善的物流設施,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引導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更有競爭力的地區集聚,密切通道沿線經濟產業聯繫,推動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發揮樞紐集聚功能和通道聯結作用,通過極化與擴散效應,積極引導產業向通道沿線有序轉移,最佳化通道沿線產業分工與經濟協作,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規模效益與輻射帶動作用的產業集聚區,打造經濟和產業發展走廊。
專欄6 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行動 |
1.物流智慧型化提升工程 物流智慧型化改造。依託骨幹物流設施網,推進物流基礎設施智慧型化改造,打造一批智慧型化樣板工程。力爭建設1個智慧陸港、2個智慧口岸、2個智慧物流園區。 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結合國家及區域物流樞紐建設,推動樞紐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完善自治區交通物流公共平台智慧化物流監管功能和公共服務功能。推動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稅務等政府部門和鐵路、航空等企業單位向社會開放與物流相關的公共數據,推進政府間公共數據共享和協同監管套用。 2.區域物流協同試點工程。以烏魯木齊—昌吉—五家渠、奎屯—獨山子—烏蘇、石河子—沙灣—瑪納斯、喀什—克州、庫爾勒—鐵門關等為重點,在城市群和都市圈開展區域物流協同試點示範工作,加強都市圈內部通道聯通,探索建立區域物流一體化協同工作機制,推動共建一批重大物流樞紐和區域物流服務網路。 3.綠色物流發展示範工程。依託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物流企業貫標達標對標,推進綠色物流企業碳排放監測和對標活動,推廣一批物流領域節能減排技術裝備。推動烏魯木齊、伊犁、阿勒泰等地區創建一批綠色樞紐、綠色園區等綠色物流基礎設施,加強新能源車輛套用,推動套用綠色技術裝備,提升設施綠色化水平。 4.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工程。依託國家物流樞紐或具備較好產業承載基礎、網路化服務能力的區域物流樞紐,發揮物流樞紐要素集聚和產業培育作用,培育若干促進產業升級、深化內陸開放的樞紐經濟成長極。到2025年,建成1個國家級和2個自治區級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為推動樞紐經濟發展積累經驗。 |
九、政策及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協調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牽頭,發改、交通、商務、工信、自然資源、海關、鐵路、民航、郵政管理以及兵團相關部門等共同參與的現代物流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組織有序、分工合理、權責明確、協調配合的制度化常態化多部門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各地(州、市)加強對現代物流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機制,圍繞物流規劃中各項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完善責任落實體系。加強政府監管機制創新,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政務信息開放共享,避免多頭管理和重複監管。
促進區域協調。以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區域物流樞紐、重點物流園區建設運營為紐帶,推動在都市圈、城市帶和城市群內部建立由不同行政區地方政府、建設兵團、國有平台企業和重點物流企業參與的區域協商工作機制。鼓勵多方通過戰略聯盟、資本合作、資源共享、互建飛地、設施聯通、平台對接等方式形成緊密業務合作關係,搭建物流樞紐統籌建設運營平台,形成合作共享、協同發展新範式。
推動兵地融合。以增量謀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加強兵地間物流規劃的統籌對接、物流設施的互聯互通、物流運行的協同高效、物流政策的協調聯動、物流信息的共享共用,加快推動兵地物流協同融合發展。
(二)強化發展要素保障
加強土地要素保障。加強物流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重點保障國家及區域物流樞紐、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用地需求。探索政府負責土地平整並建設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企業負責建設經營性物流基礎設施,約定土地物流用途並長期租賃的新型物流用地供應保障模式。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建設的物流樞紐(園區)項目,研究制定合理的容積率下限,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鼓勵盤活土地資源,支持利用工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對企業利用原有土地進行物流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在辦理規劃條件、規劃許可、劃撥用地轉性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支持利用鐵路劃撥用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物流基礎設施。
加強政策性資金和融資支持。按照“扶優做強”原則,強化政策性資金集成效應,統籌利用好國家部委及援疆省份等相關支持資金,集中推動以國家物流樞紐、冷鏈物流基地、區域物流樞紐和示範物流園區為重點的物流核心項目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或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等發起物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加強重要節點物流設施建設。制定骨幹物流企業名錄,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在財政、稅收、投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運營主體通過發行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券和上市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大力發展物流普惠金融,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中小物流企業開展信貸業務。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完善海外投資審批管理,對物流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向境外轉移產能運能等的企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
加強人力資源保障。依託援疆平台和本地科研高校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專業物流人才的培養,鼓勵本地龍頭物流企業和生產製造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聯合,定向培養企業所需的專業物流人才。制訂落實企業引入物流高技術職稱、高學歷、關鍵技術套用的物流管理人才相關政策。鼓勵物流快遞企業增加就業崗位,研究制定物流技能幫扶制度,根據企業帶動就業給予一定政策獎勵。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在保證數據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研究建立促進企業登記、交通運輸等公共數據開放和數據資源有效流動的制度規範。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探索構建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領域規範化數據開發利用場景。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提高數據質量和規範性,豐富數據產品。
(三)培育引進物流主體
培育骨幹物流企業。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兼併重組、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規模擴張和資源最佳化整合,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影響範圍廣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和物流服務品牌。發揮國有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組建自治區和兵團大型物流集團。支持物流企業深度嵌入製造、商貿和農業產業化等龍頭企業供應鏈,拓展增值服務和高端服務。引導傳統倉儲、運輸企業通過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提升物流產業規模和現代化水平。推動中小物流企業專業化、精益化、品質化發展,培育一批現代物流“專、精、特、新”特色企業。
加大企業引進力度。著力引進國際國內平台型、網路型龍頭企業落戶新疆,鼓勵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等設定區域總部、運營中心、分撥中心和轉運中心。發揮援疆平台優勢,推動對口援疆省市骨幹物流企業在新疆設定區域總部。發揮引進頭物流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全面提升新疆物流現代化服務水平。
(四)創新政策支持方式
用好國家戰略、部委政策和援疆平台賦能。利用好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援疆政策等國家戰略賦能,積極爭取各類資金政策支持。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自治區交通強國試點,積極爭取國家物流樞紐、綜合交通樞紐、貨運樞紐、陸路口岸建設各類政策資金。積極爭取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整合援疆省市流通網路資源,加強新疆在內陸中心消費城市物流前置倉和中轉倉公共平台建設,將其打造成為普惠制、標準化公共產品。
加強政策補貼對物流產業升級的引導作用。調整既有政策補貼導向,以單位產出貨值與物流支出的比值(即:單位物流成本)作為物流優惠政策導向指標,研究調整新疆棉花、紡織品外運運輸補貼方式,提升產品供給質量和貨品價值。結合供應鏈創新與套用試點要求,推動現代農業、能源化工、先進制造相關物流供應鏈平台建設,探索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的系統性、導向性政策補貼模式。全面落實《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對物流行業財稅優惠政策。
加強對物流通道網路構建支持。圍繞全疆陸港體系和班列集結網路,完善中歐班列政策補貼退坡制度,積極探索以獎代補方式和市場化運作模式。以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核心,爭取第五航權、保稅航油及過境免簽等優惠政策,吸引國際、國內航空公司開闢經停烏魯木齊機場群至歐洲、西亞及北非航線,加大對全貨機開行的線路支持。研究對全疆商貿物流循環班列及農產品冷鏈班列的支持政策。
(五)最佳化物流發展環境
切實降低物流環節費用。切實加大對公路“亂收費”“亂罰款”的清理整頓力度,進一步規範高速公路道路救援市場秩序。加強鐵路、民航等環節收費規範監管,嚴格執行收費目錄清單和公示制度,嚴禁違規收費。進一步開放專用線代運營代維護、自備車檢修、鐵路運輸兩端短駁等市場,促進降低鐵路物流成本水平。結合新疆實際情況,大力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完善貨車使用ETC非現金支付等優惠政策。
深入貫徹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
深化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放寬物流相關市場準入,開展物流領域“一照多址”改革。按照“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原則,簡化物流企業開展業務的行政審批手續。深入推進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物流車輛差別化通行管理,放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物流車輛的通行限制。推動危化品物流實現全過程線上監管,建立完善的線上過程監控、異常預警、應急處置等標準化流程,提高全程監測、實時查詢水平。
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制度建設,著力推進交通、商務、公安、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部門誠信系統的有效對接和信息共享,建立行業許可、市場信用、市場監測等體系,完善社會誠信管理制度,推動物流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建立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提升城市物流管理水平。科學制定城市物流政策,指導城市提高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合理規劃城市貨運通道,避免“一刀切”限行。加強都市圈、城市群內部城市合作,完善監管互認制度、減少卡口數量,加強車輛管理政策協調。實行分車型、分時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有效釋放貨運通行路權,保障城市生產生活的必要需求。完善城市物流配送裝卸、停靠作業設施。在符合相關法規標準要求並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允許在物流倉儲設施內從事再包裝等流通加工業務。
(六)夯實行業工作基礎
建立健全物流統計監測工作。借鑑國家物流監測統計工作機制,在新疆推廣其社會物流統計核算體系和調查制度,強化對現代物流發展的運行監測,及時準確反映物流發展規模和運行效率。發揮行業協會及第三方平台等作用,整合部門及企業統計資源,建立健全反映現代物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高質量發展的監測指標體系,加強對物流重點企業運營成本、效率的監測,定期發布物流統計分析報告及年度物流業發展報告,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加快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物流企業、行業協會主導或參與制定自治區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國家標準工作,積極推廣套用國家及地方物流標準。組建相關物流標準化技術組織或物流標準化聯盟,構建與全國和國際接軌的物品編碼、物流設施、物流作業、物流信息標準化體系。重點在跨境物流組織、大宗商品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等領域開展標準化試點,培育一批物流標準化創新主體。
進一步發揮物流行業組織作用。加強各級各類物流行業組織及社團建設,發揮其在政府與物流企業間的橋樑紐帶作用。鼓勵行業組織和相關物流機構在宣貫物流標準、物流企業評審評估、物流企業人員培訓、業務諮詢、行業自律和信用評價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全面夯實現代物流行業各項工作基礎。
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為驅動,構建“通道+樞紐+網路”的物流運行體系,最佳化物流發展空間布局,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以深化物流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現代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圍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物流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物流發展新動能,在現代物流專業領域和重點方向實現突破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推進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上述檔案述及的六大重點任務包括:
在最佳化現代物流空間布局方面,加快形成“一軸一帶兩環三圈”物流發展格局,全面暢通“四橫四縱”物流通道,持續強化“1+4+11”城市物流節點布局。
在構建“通道+樞紐+網路”物流運行體系方面,統籌全疆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暢通核心區骨幹物流通道,提升物流樞紐區域輻射能力,鋪設國內外物流運行網點。
在提升現代產業供應鏈物流服務水平方面,最佳化大宗物資供應鏈服務系統,培育先進制造供應鏈服務系統,構建高效商貿供應鏈服務系統,發展現代農業供應鏈服務系統。
在強化核心區建設國際物流支撐能力方面,構築雙向開放的陸路物流體系,建設通聯歐亞的航空物流集群,打造高效能口岸物流服務體系,強化國際物流產業業態支撐。
在推動物流專業領域突破發展方面,補齊農村現代物流短板,推動郵政快遞業提質增效,加強冷鏈物流網路建設,促進糧食物流創新發展,健全應急物流保障體系,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效能。
在培育物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方面,加強物流發展數字智慧賦能,提升區域物流一體化水平,推動現代物流綠色發展,加強現代物流經濟培育。
《規劃》還從加強組織領導協調、強化發展要素保障、培育引進物流主體、創新政策支持方式、最佳化物流發展環境、夯實行業工作基礎六個方面提出了政策及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