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黴素

新生黴素

新生黴素(novobiocin)是一種抗生素,為香豆素類抗生素的代表藥物,對DNA迴旋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並能與抗癌藥聯合套用,逆轉抗癌藥的耐藥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生黴素
  • 外文名:novobiocin
  • 藥品類別:其它抗生素類抗感染藥
  • 藥理藥動:抗菌譜和青黴素相似
抗生素信息,物化性質,藥物說明,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禁忌症,用量用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臨床套用,實驗研究,細菌培養鑑定,

抗生素信息

中文名稱:新生黴素
別名:新生黴素鈉
英文名稱:novobiocin
英文別名:Notonesomycin; Benzamide
CAS號:303-81-1
分子式:C31H36N2O11
分子量:612.62400
精確質量:612.23200
PSA:200.01000
LogP:4.40040

物化性質

密度:1.42g/cm3
沸點:848.2ºC at 760mmHg
閃點:466.8ºC

藥物說明

藥理毒理

本品屬青黴素類抗生素,對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包括厭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與青黴素相同,對糞腸球菌的作用較青黴素強。革蘭陰性細菌中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等皆對本品敏感。某些大腸埃希菌及某些志賀菌屬也對本品敏感,但多數志賀菌屬對本品耐藥,其他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脆弱擬桿菌等對本品耐藥。本品對軍團菌和胎兒彎曲桿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迅速破裂溶解。

藥代動力學

本品經直腸黏膜入血後廣泛分布於體內,主要臟器中均可達有效治療濃度,膽汁中濃度高於血清濃度數倍,在痰液中濃度低。透過正常腦膜能力低,腦膜炎時透過量明顯增加。本品可透過胎盤到達胎兒循環,在羊水中達到一定濃度。乳汁中亦含相當量的本品。進入體內的本品約80%以原形由尿排泄。本品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1小時。
新生黴素新生黴素

適應症

抗菌譜和青黴素相似,主要用於耐藥性金葡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敗血症等,對嚴重感染療效較差。易引起細菌耐藥性,故宜和其他抗菌藥物配伍套用。

禁忌症

1、青黴素皮試陽性反應者、對本品及其他青黴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2、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禁用。

用量用法

口服:1次0.5g,1日4次;靜注或靜滴:1次0.5-1g,1日2次。肌注時可加局麻藥以減痛。

注意事項

1、患者每次開始套用本品前,必須先進行青黴素皮試。
新生黴素新生黴素
2、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及有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3、本品與其他青黴素類藥物之間有交叉過敏性。若有過敏反應產生,則應立即停用本品,並採取相應措施。
4、腎功能減退者應根據血漿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或給藥間期。
5、長期或大劑量套用本品者,應定期檢查肝、腎、造血系統功能和檢測血清鉀或鈉。
6、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1)硫酸銅法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但葡萄糖酶試驗法不受影響;(2)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升高。

不良反應

1、以皮疹最常見的過敏反應;口服可引起輕度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大劑量使用(每日200mg/kg)時可出現腎臟毒性等。
2、多見過敏反應:斑丘疹(尤其易發生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蕁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樣反應、喉水腫、藥物熱和嗜酸粒細胞增多等。
3、二重感染:長期或大量套用本品可致耐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4、少見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一過性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剝脫性皮炎、過敏性休克、神經毒性和腎毒性等。

藥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藥可減少本品在腎小管的排泄,因而使本品的血藥濃度升高,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長,毒性也可能增加。
2、本品與別嘌醇合用時,皮疹發生率顯著增高,故應避免合用。
3、本品不宜與雙硫侖等乙醛脫氫酶抑制藥合用。
4、本品與氯黴素合用於細菌性腦膜炎時,遠期後遺症的發生率較兩者單用時高。
5、本品可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因此可降低口服避孕藥的效果。
6、氯黴素、紅黴素四環素類等抗生素和磺胺藥等抑菌藥可干擾本品的殺菌活性,因此不宜與本品合用,尤其在治療腦膜炎或急需殺菌藥的嚴重感染時。

臨床套用

對臨床上常用的一些抗癌藥還有調節作用,既能增強某些抗癌藥的作用,也能降低某些抗癌藥的作用。新生黴素是拓撲異構酶的抑制劑,對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能使癌細胞對抗癌藥的敏感性增加。Kennedy等的研究對38例伴有轉移的乳腺癌患者進行新生黴素和多種烷化劑(如CTX、塞替派)聯合治療,每天用0.5~5gNOVO口服,連續7d,結果提示新生黴素和烷化劑聯合套用可以增加烷化劑的抑癌作用,該作者推薦每天用4g新生黴素口服,連續7d。新生黴素和鬼臼乙叉甙聯合套用時,前者能夠調節後者的抗癌作用,調節作用可表現為協同作用或相減作用。近年來我們用人肝癌、胃癌乳腺癌細胞株共6株細胞株進行抗癌藥物研究, 結果表明新生黴素能增強臨床常用的7種抗癌藥的作用,但對乳腺癌細胞株ER|7530,新生黴素能降低MMC的抗癌作用,這可能與細胞株的生物學特性有關。本研究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在於探討新生黴素對人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因為這方面中國國內外還未見報導。研究結果提示:新生黴素分別和5種抗癌藥聯合套用對人肝癌細胞的抑制率無論在低、中、高濃度均明顯高於抗癌藥單獨套用,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高濃度ADM除外);新生黴素能明顯加強5種抗癌藥對人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特別在低、中濃度表現得更為明顯。由於新生黴素具有抗癌作用和調節作用,可能是一種有前途的抗癌藥。
新生黴素新生黴素

實驗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黴素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機制。 方法:以雞胚尿囊膜模型測定對血管生成的作用,並分別用MTT法、明膠酶譜法等觀察新生黴素對於內皮細胞和肺癌PG細胞的影響。結果新生黴素200μg/egg對雞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率為68.7%,且呈濃度依賴性抑制內皮細胞的增殖、運動、MMP-2分泌以及管腔的形成;新生黴素和長春新鹼對血管生成及PG細胞的增殖均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結論:本研究首次確定新生黴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與長春新鹼聯合可增強對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細菌培養鑑定

1.分離培養
早期培養對確定病原有重要意義。
培養的對象首先是急性血性腹瀉患者,其次是HUS、TTP等住院病人,再其次是高危接觸者。
培養基:
山梨醇麥康凱瓊脂、胰腖大豆瓊脂;
改良的伊紅美蘭 、改良的SD-39(MSD)瓊脂;
添加了頭孢克肟 和 亞碲酸鉀的山梨醇麥康凱瓊脂(TC-SMAC);
添加了頭孢克肟和鼠李糖(0.5%)的山梨醇麥康凱瓊脂(CR-SMAC);
“科瑪嘉”大腸桿菌O157: H7顯色培養基;
四溴螢光亞甲基蘭瓊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