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涵蓋了從寶寶出生之日起到一歲前會遇到的所有問題,包括重要的醫護事宜、父母應該了解的寶寶的需要以及寶寶的各種自然天性等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生兒:國際兒科專家這樣教媽媽
- 譯者:馬楠
- 開本:0開
- 品牌:上海遠東圖書發行部
- 作者:霍華德·希爾頓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ISBN:9787806619841, 7806619844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作者:(澳大利亞)霍華德·希爾頓 譯者:馬楠
媒體推薦
引言
剛做了父母的人在最初的幾個星期里,都會有兩大問題:缺乏睡眠和有幫助的建議。
第一個問題屬於個人調整範圍內的;第二個則很麻煩。寶寶的一些事情引得每個人都來幫忙。少數老年男人會在購物中心讓年輕的母親們停下來給她們提供幾句關於母乳餵養的建議,而祖母們的嘴更是什麼事情都攔不住……
身兼悉尼一家大型婦嬰醫院的新生兒護理主任一職,20多年來我自己對提供建議也相當在行。但是我發現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告訴父母自然進化是如何設計新生兒的;通過解釋寶寶的由來和基本的生物知識,以及他們所希望降生的社會形式,我們就能夠使得家長們自己琢磨出應該如何料理他們的寶寶。
年輕父母需要空間和自主權,這樣他們能夠保持對情況的控制,不過他們也需要信息,這樣他們就能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狀況,這是我們個人的條件和環境造成的結果。通過生兒育女,我們傳承了我們童年獲取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微妙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行為。因此,有些媽媽,舉個例子,必須和她們的寶寶一起睡;另一些則發現這條路通向的是災難。
不過,有了對寶寶的角色怎樣形成和小小新生兒如何活動的基本了解,就能夠幫助年輕父母們找到照顧他們寶寶的最佳辦法,而不再需要求助於朋友和專家們沒完沒了的建議。
霍華德·希爾頓
剛做了父母的人在最初的幾個星期里,都會有兩大問題:缺乏睡眠和有幫助的建議。
第一個問題屬於個人調整範圍內的;第二個則很麻煩。寶寶的一些事情引得每個人都來幫忙。少數老年男人會在購物中心讓年輕的母親們停下來給她們提供幾句關於母乳餵養的建議,而祖母們的嘴更是什麼事情都攔不住……
身兼悉尼一家大型婦嬰醫院的新生兒護理主任一職,20多年來我自己對提供建議也相當在行。但是我發現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告訴父母自然進化是如何設計新生兒的;通過解釋寶寶的由來和基本的生物知識,以及他們所希望降生的社會形式,我們就能夠使得家長們自己琢磨出應該如何料理他們的寶寶。
年輕父母需要空間和自主權,這樣他們能夠保持對情況的控制,不過他們也需要信息,這樣他們就能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狀況,這是我們個人的條件和環境造成的結果。通過生兒育女,我們傳承了我們童年獲取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微妙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行為。因此,有些媽媽,舉個例子,必須和她們的寶寶一起睡;另一些則發現這條路通向的是災難。
不過,有了對寶寶的角色怎樣形成和小小新生兒如何活動的基本了解,就能夠幫助年輕父母們找到照顧他們寶寶的最佳辦法,而不再需要求助於朋友和專家們沒完沒了的建議。
霍華德·希爾頓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開始階段的基本信息
1.第一天:“快速定心指導”幫你應對新生寶寶(誰有時間閱讀得更多?)
2.迷信和期待
第二部分 醫院裡發生了什麼?
3.你那寶寶的出生經歷
4.了解新生寶寶的身體
5.最初的幾天
6.重要的醫護問題
7.母乳餵養
第三部分 進化與寶寶
8.自然進化如何設計我們的寶寶?
9.寶寶怎樣硼匠父母?
10.和你的寶寶一起睡:迷信與真相
第四部分 在家裡發生了什麼
11.在家裡安頓下來
12.後來的醫護事宜
13.急腹痛與哭鬧的寶寶
14.防疫接種
15.包皮環切的決定
16.嬰兒猝死綜合症
17.所有父母承擔的隱憂
18.產後抑鬱症
19.後幾個月:寶寶和他們的需要如何發展
尾聲:為人父母的禪和藝術
譯後記
第一部分 開始階段的基本信息
1.第一天:“快速定心指導”幫你應對新生寶寶(誰有時間閱讀得更多?)
2.迷信和期待
第二部分 醫院裡發生了什麼?
3.你那寶寶的出生經歷
4.了解新生寶寶的身體
5.最初的幾天
6.重要的醫護問題
7.母乳餵養
第三部分 進化與寶寶
8.自然進化如何設計我們的寶寶?
9.寶寶怎樣硼匠父母?
10.和你的寶寶一起睡:迷信與真相
第四部分 在家裡發生了什麼
11.在家裡安頓下來
12.後來的醫護事宜
13.急腹痛與哭鬧的寶寶
14.防疫接種
15.包皮環切的決定
16.嬰兒猝死綜合症
17.所有父母承擔的隱憂
18.產後抑鬱症
19.後幾個月:寶寶和他們的需要如何發展
尾聲:為人父母的禪和藝術
譯後記
文摘
書摘
1. 第一天:“快速定心”指導“幫你應對新生寶寶(誰有時間閱讀得更多?)
這些信息你可能在寶寶出生的當天就會需要。接待了太多的訪客,你既疲勞又興奮,當然沒有時間拿起書。如果你恰好看到這兩頁,那別的內容就可以留著等以後再看。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裡會排出黏液似的東西。如果這樣的東西卡在他們的喉嚨里,有的寶寶還會“臉色發青”。
別擔心,寶寶們有很好的本領把黏液排出氣管。讓他們平躺著不會有問題,也不會發生窒息。小寶寶,正如我將在本書中多次提到的,被大自然設計得剛好適應出生及出生後的生活。
·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天或以後幾天中,皮膚上會出現紅痕,看上去像是被蚊子叮過似的。在接觸尿布或衣服的部分,這些紅痕更常見。
這種皮疹叫做“中毒性紅斑”,是皮膚對外界接觸,特別是對棉製品這類紡織物的一種反應。這種紅斑沒有害處,沒有刺激性,而且會不治而愈。並不表明你的寶寶皮膚過敏。
·母乳在大約兩天半以後才會到來。這以前,寶寶在進食方面毫無規律,有時連續吃奶,有時則長時間睡覺。
你的乳房在最初的兩天裡只會分泌幾滴初乳。因此,對有些寶寶來說,不值得為此醒來。讓他想怎樣就怎樣好了。反正母乳隨後就到。你的工作是好好保護乳頭,不要被寶寶的小嘴弄傷了。
·請一個助產士來幫助你將寶寶正確貼近乳房。
像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我們的寶寶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正確的吃奶技巧——他們需要學習正確的做法。在掌握技巧以前,他們可能會弄破母親乳頭的皮膚。
·當你感覺乳房漸漸變形而且充漲,這就說明12個小時之內母乳就會到來了。這時你的寶寶會開始頻繁而且貪婪地吸食——他似乎不知滿足(小“吃奶狂人”)。他會24小時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地在你的乳房上不停折騰。給他吃吧。
不管他怎么做,肚子都不會疼,也不會吃進空氣,他就是想吃,而且也會引導你的奶流出來。就由他去吧。
·寶寶在子宮裡是海洋生物,而且剛生下來全身也浸滿了水。在最初的幾天裡,他們會慢慢乾燥,體重也可能會減少10%。
這就是為什麼母乳需要緩幾天才到來。其他動物的乳汁隨著分娩就分泌了,但是人類需要拖後一些時間,以便讓全身乾燥。不要擔心體重的減輕。這很正常,而且減少的只是水分。
·不存在你的寶寶被餵得過分飽的情況。
你的寶寶正在努力促使足量的乳汁流出來。過飽的寶寶會吐奶。沒關係的。
·不存在你的寶寶被抱得過多的情況。
你的寶寶剛剛離開溫暖安全的子宮。他很想知道自己在哪裡。他聽不到你心跳的熟悉聲音,而那是他在你體內孕育時曾貫穿了他全部生活的聲音。當他不安時,把他抱起來,讓他靠在你的胸膛上聽你心跳的聲音。他會很快平靜下來。
·在這個階段,你不可能把寶寶寵壞。
寶寶與媽媽的接觸越多越密切越好。他們不可能得到過度關注。也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學會什麼壞習慣。不要理睬那些相反的建議。
·一旦母乳到來,鼻塞和黏液可能會重新出現。你的寶寶絕沒有患上感冒。
當你的奶水到來,奶量會增多數倍。寶寶可能會把奶水吸到鼻竇里,為不讓奶水(如果他嘔吐的話甚至還有胃酸)裹住這些組織脆弱的黏液層,組織壁會分泌更多黏液。這種情況可能持續數周,而且在你出院後,晚上可能會更厲害一些。
·所有的寶寶都嘔吐。但是,他們不應吐出膽汁。
奶液回流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現象。這並不表明他會因此受罪或有哪裡不適。但如果他吐出膽汁(鮮綠色嘔吐物)的話,就應該引起注意——趕緊找醫生診治。
·尿液中出現的並不是血。
在最初幾天,大多數寶寶通過小便排出粉色結晶狀的尿酸鹽。尿布上的這種紅色污跡並不是血,而且相當常見。隨著母乳到來,寶寶吃到更多奶汁,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凌明2點也不要放棄母乳餵養!
半夜時分經常讓某些事情顯得特別可怕——在白天,這些事情中的大部分並不顯得那么糟糕。如果你因為夜裡感覺疲倦、煩躁又痛苦,寶寶也一直哭個不停,就不給他餵奶,那么第二天早上你一定後悔不迭。
這是白天再做決定吧——這會給你更好的機會,確保你做出的是正確的決定!
·寶寶的成長並不需要特別多的睡眠。
說寶寶只有睡覺才能長個兒是不迷信。他們無論如何都會成長。要不然,這個世界會滿是侏儒!
“袖珍”嬰兒
那些出生體重沒有達到2.5千克(5磅半)的寶寶被算作是“袖珍”嬰兒。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寶寶為什麼較小:
·他們父母的體形可能較小。這種類型的寶寶行為和需求會同任何其他足月的寶寶一樣。
·寶寶可能尚未發育成熟。這種類型的寶寶可能有某些重要的功能也尚未發育成熟:這會導致他吮吸和吃奶無力,呼吸困難,容易感冒或低血糖,而且總體上比較遲鈍。
·寶寶可能“比按日期推算的要弱小”。這類的寶寶比他體重顯現出來的成熟得多,但是營養不良,原因常出在臍帶上,因為臍帶在最後幾個月沒有發揮好從母親那裡傳輸食物的功能。
最後兩類寶寶要給予額外關注,直至他們的情況穩定而且像大一些的孩子一樣各項功能發揮正常。顯而易見,如果寶寶非常弱小,情況不穩定,而且不管因何原因都需要特殊照顧的話,都要送入新生兒監護室中。監控的方法不在本書的話題範圍內,但絕大多數寶寶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護理。但是如果他們屬於早產兒的話,一般說來要待到相當於孕期38周時才能回家。
觀察
那些已經“大”到可以和媽媽呆在產後病房的袖珍寶寶也要經常被檢查:
·呼吸節律(每4個小時);
·心律(每4個小時);
·體溫(每四個小時);
·做服用葡萄糖後的足跟採血或BM棒測試來測量他們的血糖水平。
監控
如果寶寶早產了一周左右(也就是說,在孕期第35到36周出生),母親要做好思想準備,得等稍長一段時間才能哺乳餵食,因為寶寶的吮吸反射在最初的幾天裡力度可能還不夠。對像這樣吸奶緩慢的寶寶要有耐心和決心才能把母乳餵養堅持下來。
與此相反,那些“比按日期推算的要弱小”的寶寶也許有著貪婪的食慾而且為了自己的生存權而努力地增重——以他那可憐媽媽為代價。同樣的,耐心和無限制的哺乳此時也會發揮作用!當他的體重追上來以後(通常在最初的3個月內)他就會安定下來,作息表也會放鬆得多。
值得記住的是這些寶寶最初的幾天裡能量儲備少得可憐。這就是為什麼時刻要關注他們的血糖水平(通過足跟採血),直到情況穩定為止。
如果這些寶寶在最初的兩到三天裡因為太弱而等不及母乳的到來,可能就需要增加額外劑量的配方奶。另外,他們的體溫也要經常檢測,因為如果他們在一個清涼的環境中衣服不夠就會很容易感覺寒冷。
弱小的寶寶應該按常規時間打免疫針——從他們的出生那天開始算,而不必計較他們是否早產。
兩手空空的母親
如果你的寶寶需要呆在特別監護室而不是你的身邊,這真的很讓人沮喪。除去焦慮以外,你還常會有一種覺得辜負了他的感覺,因為你不能自己滿足他所有的需要,而且某種程度上你還會憂懼,擔心你們倆之間的親情受挫(如果好好控制,就不會出現)。
不同的父母對特別監護室產生不同的反應。有些人發現醫療技術可以讓他們安心:他們覺得所有的措施都在讓他們的寶寶好轉起來;有些人則害怕寶寶被放在那種似乎更適合太空人的設備中。
大家會鼓勵你儘可能地花時間陪著你的寶寶——如果這讓你感覺舒服一些的話,就這么做。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坐在他身邊會讓你覺得驚慌失措,就不要這么做。過幾天你就能感覺和他呆的時間長一點會很愜患。對這一點,沒有硬性的規定,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許多父母,特別是母親,在寶寶出生後發現問題時,有一段近乎悲傷的短暫時期。她們為失去了孕期中構想的完美而悲傷。她們可能又失望又生氣,同時也難過而焦慮,當然她們也在掙扎著調整情緒。她們最強烈的情緒,要么表現為直接指向自我——產生負罪感,要么轉向外界,把火發在伴侶、醫生護士——甚至寶寶身上。
像身體的每個部分一樣,我們的頭腦在受傷後也要花時間癒合,這些情緒就是癒合過程的一部分。接受它們的自然面目——這是痛楚但關鍵的改善辦法。這些情緒都將會過去,對最大多數的母親來說,當健康寶寶重回臂彎的一刻,喜悅會沖淡所有的一切。
……
1. 第一天:“快速定心”指導“幫你應對新生寶寶(誰有時間閱讀得更多?)
這些信息你可能在寶寶出生的當天就會需要。接待了太多的訪客,你既疲勞又興奮,當然沒有時間拿起書。如果你恰好看到這兩頁,那別的內容就可以留著等以後再看。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裡會排出黏液似的東西。如果這樣的東西卡在他們的喉嚨里,有的寶寶還會“臉色發青”。
別擔心,寶寶們有很好的本領把黏液排出氣管。讓他們平躺著不會有問題,也不會發生窒息。小寶寶,正如我將在本書中多次提到的,被大自然設計得剛好適應出生及出生後的生活。
·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天或以後幾天中,皮膚上會出現紅痕,看上去像是被蚊子叮過似的。在接觸尿布或衣服的部分,這些紅痕更常見。
這種皮疹叫做“中毒性紅斑”,是皮膚對外界接觸,特別是對棉製品這類紡織物的一種反應。這種紅斑沒有害處,沒有刺激性,而且會不治而愈。並不表明你的寶寶皮膚過敏。
·母乳在大約兩天半以後才會到來。這以前,寶寶在進食方面毫無規律,有時連續吃奶,有時則長時間睡覺。
你的乳房在最初的兩天裡只會分泌幾滴初乳。因此,對有些寶寶來說,不值得為此醒來。讓他想怎樣就怎樣好了。反正母乳隨後就到。你的工作是好好保護乳頭,不要被寶寶的小嘴弄傷了。
·請一個助產士來幫助你將寶寶正確貼近乳房。
像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我們的寶寶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正確的吃奶技巧——他們需要學習正確的做法。在掌握技巧以前,他們可能會弄破母親乳頭的皮膚。
·當你感覺乳房漸漸變形而且充漲,這就說明12個小時之內母乳就會到來了。這時你的寶寶會開始頻繁而且貪婪地吸食——他似乎不知滿足(小“吃奶狂人”)。他會24小時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地在你的乳房上不停折騰。給他吃吧。
不管他怎么做,肚子都不會疼,也不會吃進空氣,他就是想吃,而且也會引導你的奶流出來。就由他去吧。
·寶寶在子宮裡是海洋生物,而且剛生下來全身也浸滿了水。在最初的幾天裡,他們會慢慢乾燥,體重也可能會減少10%。
這就是為什麼母乳需要緩幾天才到來。其他動物的乳汁隨著分娩就分泌了,但是人類需要拖後一些時間,以便讓全身乾燥。不要擔心體重的減輕。這很正常,而且減少的只是水分。
·不存在你的寶寶被餵得過分飽的情況。
你的寶寶正在努力促使足量的乳汁流出來。過飽的寶寶會吐奶。沒關係的。
·不存在你的寶寶被抱得過多的情況。
你的寶寶剛剛離開溫暖安全的子宮。他很想知道自己在哪裡。他聽不到你心跳的熟悉聲音,而那是他在你體內孕育時曾貫穿了他全部生活的聲音。當他不安時,把他抱起來,讓他靠在你的胸膛上聽你心跳的聲音。他會很快平靜下來。
·在這個階段,你不可能把寶寶寵壞。
寶寶與媽媽的接觸越多越密切越好。他們不可能得到過度關注。也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學會什麼壞習慣。不要理睬那些相反的建議。
·一旦母乳到來,鼻塞和黏液可能會重新出現。你的寶寶絕沒有患上感冒。
當你的奶水到來,奶量會增多數倍。寶寶可能會把奶水吸到鼻竇里,為不讓奶水(如果他嘔吐的話甚至還有胃酸)裹住這些組織脆弱的黏液層,組織壁會分泌更多黏液。這種情況可能持續數周,而且在你出院後,晚上可能會更厲害一些。
·所有的寶寶都嘔吐。但是,他們不應吐出膽汁。
奶液回流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現象。這並不表明他會因此受罪或有哪裡不適。但如果他吐出膽汁(鮮綠色嘔吐物)的話,就應該引起注意——趕緊找醫生診治。
·尿液中出現的並不是血。
在最初幾天,大多數寶寶通過小便排出粉色結晶狀的尿酸鹽。尿布上的這種紅色污跡並不是血,而且相當常見。隨著母乳到來,寶寶吃到更多奶汁,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凌明2點也不要放棄母乳餵養!
半夜時分經常讓某些事情顯得特別可怕——在白天,這些事情中的大部分並不顯得那么糟糕。如果你因為夜裡感覺疲倦、煩躁又痛苦,寶寶也一直哭個不停,就不給他餵奶,那么第二天早上你一定後悔不迭。
這是白天再做決定吧——這會給你更好的機會,確保你做出的是正確的決定!
·寶寶的成長並不需要特別多的睡眠。
說寶寶只有睡覺才能長個兒是不迷信。他們無論如何都會成長。要不然,這個世界會滿是侏儒!
“袖珍”嬰兒
那些出生體重沒有達到2.5千克(5磅半)的寶寶被算作是“袖珍”嬰兒。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寶寶為什麼較小:
·他們父母的體形可能較小。這種類型的寶寶行為和需求會同任何其他足月的寶寶一樣。
·寶寶可能尚未發育成熟。這種類型的寶寶可能有某些重要的功能也尚未發育成熟:這會導致他吮吸和吃奶無力,呼吸困難,容易感冒或低血糖,而且總體上比較遲鈍。
·寶寶可能“比按日期推算的要弱小”。這類的寶寶比他體重顯現出來的成熟得多,但是營養不良,原因常出在臍帶上,因為臍帶在最後幾個月沒有發揮好從母親那裡傳輸食物的功能。
最後兩類寶寶要給予額外關注,直至他們的情況穩定而且像大一些的孩子一樣各項功能發揮正常。顯而易見,如果寶寶非常弱小,情況不穩定,而且不管因何原因都需要特殊照顧的話,都要送入新生兒監護室中。監控的方法不在本書的話題範圍內,但絕大多數寶寶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護理。但是如果他們屬於早產兒的話,一般說來要待到相當於孕期38周時才能回家。
觀察
那些已經“大”到可以和媽媽呆在產後病房的袖珍寶寶也要經常被檢查:
·呼吸節律(每4個小時);
·心律(每4個小時);
·體溫(每四個小時);
·做服用葡萄糖後的足跟採血或BM棒測試來測量他們的血糖水平。
監控
如果寶寶早產了一周左右(也就是說,在孕期第35到36周出生),母親要做好思想準備,得等稍長一段時間才能哺乳餵食,因為寶寶的吮吸反射在最初的幾天裡力度可能還不夠。對像這樣吸奶緩慢的寶寶要有耐心和決心才能把母乳餵養堅持下來。
與此相反,那些“比按日期推算的要弱小”的寶寶也許有著貪婪的食慾而且為了自己的生存權而努力地增重——以他那可憐媽媽為代價。同樣的,耐心和無限制的哺乳此時也會發揮作用!當他的體重追上來以後(通常在最初的3個月內)他就會安定下來,作息表也會放鬆得多。
值得記住的是這些寶寶最初的幾天裡能量儲備少得可憐。這就是為什麼時刻要關注他們的血糖水平(通過足跟採血),直到情況穩定為止。
如果這些寶寶在最初的兩到三天裡因為太弱而等不及母乳的到來,可能就需要增加額外劑量的配方奶。另外,他們的體溫也要經常檢測,因為如果他們在一個清涼的環境中衣服不夠就會很容易感覺寒冷。
弱小的寶寶應該按常規時間打免疫針——從他們的出生那天開始算,而不必計較他們是否早產。
兩手空空的母親
如果你的寶寶需要呆在特別監護室而不是你的身邊,這真的很讓人沮喪。除去焦慮以外,你還常會有一種覺得辜負了他的感覺,因為你不能自己滿足他所有的需要,而且某種程度上你還會憂懼,擔心你們倆之間的親情受挫(如果好好控制,就不會出現)。
不同的父母對特別監護室產生不同的反應。有些人發現醫療技術可以讓他們安心:他們覺得所有的措施都在讓他們的寶寶好轉起來;有些人則害怕寶寶被放在那種似乎更適合太空人的設備中。
大家會鼓勵你儘可能地花時間陪著你的寶寶——如果這讓你感覺舒服一些的話,就這么做。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坐在他身邊會讓你覺得驚慌失措,就不要這么做。過幾天你就能感覺和他呆的時間長一點會很愜患。對這一點,沒有硬性的規定,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許多父母,特別是母親,在寶寶出生後發現問題時,有一段近乎悲傷的短暫時期。她們為失去了孕期中構想的完美而悲傷。她們可能又失望又生氣,同時也難過而焦慮,當然她們也在掙扎著調整情緒。她們最強烈的情緒,要么表現為直接指向自我——產生負罪感,要么轉向外界,把火發在伴侶、醫生護士——甚至寶寶身上。
像身體的每個部分一樣,我們的頭腦在受傷後也要花時間癒合,這些情緒就是癒合過程的一部分。接受它們的自然面目——這是痛楚但關鍵的改善辦法。這些情緒都將會過去,對最大多數的母親來說,當健康寶寶重回臂彎的一刻,喜悅會沖淡所有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