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洲花朝節
- 起源:南宋淳熙年間
武漢新洲花朝節起源於南宋淳熙年間,迄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是鄂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民間物資交易大會。在新洲,花朝節有著獨特的意義。每年此時,人們會舉行盛大的交流會,數萬民眾趕廟會、購農具、做買賣、看大戲、嘗美食,人流綿延數公里,場面熱鬧、壯觀,被譽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成為新洲人民的重要文化遺產...
花朝節,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花朝節”有遊春撲蝶、種花挖野菜、製作花糕等節日風俗。同時,這天也稱為女兒節。這天,女孩子們相聚...
在武漢新洲境內,歷來將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稱為花朝節,已經約定俗成。但舊街地區的花朝節卻獨具特色。據傳,南宋淳熙年間,舊街有座慶福寺(俗稱大廟)建成,在農曆二月十五日這天舉行佛像開光慶典。四方信眾雲集大廟拜佛祈福,甚是熱鬧。後來,每年的二月十五日花朝節,民眾都習慣地到此集聚,舉行祈福法會和開展娛樂...
花朝是傳統農曆二月的別稱,此月有花朝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花朝節在漢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
舊街慶福寺大廟歷史悠久,古蹟頗多盡皆毀壞。廟之聲譽可與五嶽佛、歸元寺、木蘭佛並舉;由慶福禪廟會演變而來的花朝節物質交流大會遠近聞名,牽涉至鄂、豫、皖、贛、湘,近年發展到江浙、東北數省,其影響達半箇中國。發展 2001年8月16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慧大師到舊街慶福寺視察時,同...
湖北歸州知州等職。某年春日,他在家鄉舊街的花朝節上文思泉湧,揮筆寫下《花朝賦》一篇及對聯一副。其中《花朝賦》早已不傳,那副對聯也只有下聯流傳,詞曰:舊街開新店,坐北朝南賣東西。王光佩,清代湖北黃岡縣下伍重鄉(今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人,具體生卒年不詳,生於康熙晚期,卒於乾隆中期。
新洲舊街花朝節 後記 部分內容 侶治洪等編著的《民國時期的武漢》以時間為經,以事件和人物為緯、經緯交織,全面再現民國時期武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在體例上,《民國時期的武漢》試圖以若干短篇文章將典籍史料及文物、遺蹟、遺址、藝術作品等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同時採取圖文並茂的形式...
Ⅷ-13 黃陂榨油技藝 黃陂區 傳統醫藥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7 Ⅸ-1 葉開泰中醫藥傳統 江漢區 58 Ⅸ-2 馬應龍製藥傳統 武昌區 民俗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9 Ⅹ-1 漢正街招牌礄口區 60 Ⅹ-2 漢陽歸元廟會 漢陽區 61 Ⅹ-3 木蘭廟會 黃陂區 62 Ⅹ-4 舊街花朝節 新洲區 ...
《論語》中有關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具體記載,再現了當時的生動場景。孔子當時在新洲一帶疲於奔命,在河流面前迷失了去向,他名義上問的是渡口,實際問的是人生歸屬。經過一番與隱者的答問之後,子路不僅沒有問到津口的位置,反而遭到了一番奚落和教訓,孔子聽說後悵然長嘆。“耿定向、蕭繼忠等學者道學經濟,節義文章...
信譽為本,制良心藥 “馬應龍”眼藥製作技藝:流芳百世的醫藥瑰寶 章真如診療技術:岐黃之路,輪椅專家 張介安中醫兒科診療方法:兒科聖手的六代傳承 十、民俗 漢陽歸元寺廟會:世俗與宗教的結合 木蘭廟會:忠孝兩全千古傳奇的召喚 舊街花朝節:舊街開新店,坐北朝南賣東西 天下黃姓江夏祭:以孝名世的中華大族 ...
牌子鑼 黃州區 竹山縣 鄂州市 新洲區 黃石市下陸區 呂家河民歌 丹江口市 挑擔圍鼓 荊州市 嘉魚嗚嘟 嘉魚縣 建始絲弦鑼鼓 建始縣 長江峽江號子 夷陵區 伍家崗區 秭歸縣 巴東縣 赤壁腳盆鼓 赤壁市 興山圍鼓 興山縣 土家族打溜子 五峯縣 鶴峯縣 民間舞蹈 土家族撒葉爾嗬 五峯縣 巴東縣 建始鬧靈歌 建始縣 耍耍...
導演余笑予榮獲文華導演獎;演員張太平榮獲文華表演獎。2022年2月,新洲區楚劇團獲基層文藝院團先進集體榮譽。重要演出 2018年11月上旬,應英國阿伯丁大學邀請,楚劇團應邀趕赴英國,演出楚劇大戲《馭馬記》。2018年9月中旬以來,新洲區楚劇團“千校千場”戲曲進校園活動在徐古街各中國小開鑼。
”紹興間,宰相秦檜力主和戎之議,鄉先生胡邦衡名銓,時為編修官,上書乞斬檜,謫新洲。民瞻送行詩:“一封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閒。百辟動容觀奏議,幾人回首愧朝班。名高北半星辰上,身落南州瘴海間。不待百年公義定,漢庭行召賈生還。”“大廈元非一木支,要將獨力拄傾危。痴兒不了公家事,男子...
清代末年,政治腐敗黑暗,民生凋敝,人民顛沛流離,無心自唱自樂。加上八十八行組織工作浩繁,隊伍龐大,人力財力難以應付。特別是半職業和職業的燈戲和花鼓戲班的興起,幾乎取代了八十八行,致使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東除新洲外,其他各縣基本絕跡。劇目介紹 新洲八十八行,大都分布在舉水河以西的陽倉埠、孔埠、汪集...
後李世民遂下令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祭祀龍王。因為龍王被斬,於是民間就將龍身斷作13節,稱為十三太保;因為魏徵是道家出身,於是每節龍身上就畫上八卦等圖案。以後,高龍就逐漸成為了人們在春節時祭祀、慶祝的一種活動了。製作過程 武漢高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屬切割式結構。從扎制框架開始就講求篾竹...
老郎去世時適逢花朝日,他的徒子徒孫就在這天舉行集會,名之“老郎會”,稱老郎為“老郎神”。會上都要吹打一番,以示紀念。可是,以上傳說,又與史籍或即或離。據《舊唐書·音樂志二》記載:“自長安以後(指安史之亂),朝廷不重古曲,歌使轉缺。……舊樂章多或數百言,武太后時,明君(曲名)尚能...
大業三年(607年),朝廷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將黃州改為永安郡,郡治移置舉水之濱的黃岡縣城(南安城今新洲縣境內)。永安郡轄黃岡、黃陂、麻城、木蘭4縣。唐 武德三年(620年),永安郡廢,恢復原黃州建置。次年,設黃州總管府,領黃岡、黃陂、麻城3縣,省木蘭入黃岡。又分黃岡縣地置堡城縣。武德七年(624年...
表演時,不用木棍舉龍,九節龍身的每節均由一人單手抓住龍身內的一圓形篾或以頭背托龍,另一隻手抓住前者的腰帶,表演者上身藏在龍身內,雙腳為彩色龍衣所遮。舞動時,全憑感覺和熟練的技巧。龍頭前,一人舉寶珠,另外一隻彩鳳在龍的身邊飛來飛去。其表演“套路”主要有“繞圈子”、“龍起身”、“龍盤餅”...
高蹺獅子俗稱蹺獅,是湖北省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流傳於武漢新洲河西舉水兩岸的張店、孔埠、李集、方揚、倉埠、周鋪等地,盛行於周鋪、倉埠、張店。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高蹺獅子常與“彩船”等形式聯合表演,或於街頭巷尾,或於場院門前,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歷史發展 起源 高蹺獅子起源甚早。據民間藝人張乾成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