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傈僳族織布技藝,攀枝花市米易縣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
2020年,入選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一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山傈僳族織布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
- 遺產級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農村生產生活遺產
新山傈僳族織布技藝,攀枝花市米易縣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
2020年,入選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一批)。
新山傈僳族織布技藝,攀枝花市米易縣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2020年,入選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一批)。傳承保護2022年2月,傈僳族刺繡技藝(新山傈僳族刺繡技藝)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
《織天織地: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是202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火草織布是傈僳族保留至今的古老紡織技藝,是傈僳族民眾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體現。該技藝於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本書通過對火草織布技藝文化脈絡的梳理,展現了傈僳族整體的人文景觀;對原料選材、織造...
傈僳族刺繡技藝(新山傈僳族刺繡技藝),攀枝花市傳統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2年1月11日,傈僳族刺繡技藝(新山傈僳族刺繡技藝)經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批准列入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二批),項目編號為SC-Ⅷ-93(3)。工藝特徵 傈僳族刺繡花圖錦簇,色彩斑斕,民族特色濃郁。刺繡作品從上衣、裙褲到...
新山傈僳族鄉地名因地處山中,故名新山。民間藝術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傈僳族歌舞(葫蘆笙、口落吹奏,傳統舞蹈斑鳩吃水)和刺繡技藝、織布技藝。舉辦的文化節有新山傈僳族約德節。非物質文化遺產 傈僳族族約德節、織布、刺繡、舞蹈斑鳩吃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傈僳族族葫蘆笙、拜神樹儀式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
新山傈僳族鄉擁有 5 項省級非遺:傈僳族刺繡技藝、傈僳族織布技藝、傈僳族葫蘆笙、傈僳族“約德節”、傈僳族舞蹈“斑鳩吃水”,被命名為“傈僳族祖居聖地”和“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所在的新山傈僳族鄉上榜四川省第二批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景點特色 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梯田最高級數達千餘級。山...
新山村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下轄村。所獲榮譽 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6月10日,入選2020年四川省鄉村旅遊重點村。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2021年8月18日,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2022...
新山村坐落在東面馬坡村南面大興村西面靖東村北面硃砂。全村耕地面積5060畝,其中水田2960畝,坡地面積2100畝,村設定了五個片區,3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6338人,戶數1154戶,學校分為4個教學點,上新山分校,馬坡塘分校,長和分校,在校教師21名,學生452人,有衛生醫療室4個,上新山衛生室,尋村衛生室,油麻...
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鳩吃水”,又名“趕斑鳩”,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傳統舞蹈,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鳩吃水”模仿斑鳩鳥吃水、圍獵斑鳩的各種動作舞蹈,由葫蘆笙手領舞,在葫蘆笙悠揚的曲調中不斷的變換著隊形,表達了傈僳族人民對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愛。2011年6月13日,新山傈僳族舞蹈...
坪山村 坪山村,四川省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下轄村。行政區劃 四川省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下轄村。所獲榮譽 2021年7月,入選四川省第二批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建議名單 。
李從會 李從會,女,傈僳族,四川省德昌縣,傳統棉紡織技藝(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傳承人。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2022年6月,四川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21年度傳承活動評估情況為合格(公示)。
第五十七條 安寧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加強對何家壩史前遺址、田壩大石墓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好傈僳族織布技藝、米易紅糖土法熬制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研究,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依法設立具有...
洛尼山下的壩子就是祿勸最早的宋之時易籠古城,即今天的祿勸雲龍鄉政府所在地,洛尼山下雲龍鄉海拔2050米,面積281.16平方公翠,轄雲龍、以資、金烏、雲利、本長、古宜、新山、火期、聯合、擁慶11個辦事處,114個自然村,4715戶,21290人,有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數民族11557人,占總人口的53.3%,彝族占...
展區還會定時進行麵食表演,觀眾也可以動手學習非遺麵食製作技藝。本次展覽,大家可以近距離了解到沿黃九省(區)各具特色的精品非遺代表性項目,包括內蒙古的阿拉善地毯織造技藝、山東的魯錦、甘肅的東鄉族擀氈技藝、四川的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陝西的錢紋罐燒制技藝、青海的河湟刺繡、寧夏的仙鶴八寶茶傳統製作技藝、河南...
德昌縣傈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當豐富並獨具風格,傈僳族原生態歌舞、服飾、婚俗、闊時節、口弦、葫蘆笙、火草織布技藝、民間文學等等,都是本縣最具民族特色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德昌縣已成功申報了1個國家級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 建昌板鴨製作技藝是德昌縣的州級非物質文化...
第五十七條 安寧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加強對安寧河谷大石墓等安寧河流域文化遺產的調查、整理、保護和利用,做好彝族漆器髹飾技藝、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邛都洞經音樂、藏族趕馬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安寧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
陶器燒制技藝(平定砂器製作技藝、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宜興均陶製作技藝,德州黑陶燒制技藝,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 山西省平定縣,江蘇省宜興市,山東省德州市,廣東省潮州市 882 Ⅷ-99 蠶絲織造技藝(潞綢織造技藝) 山西省高平市 883 Ⅷ-100 傳統棉紡織技藝(威縣土布紡織技藝、傈僳族...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二至十八便是新山傈僳族人的“約德節”,“約德”是約會的意思,“約德節”就是約會節。陽春三月,滿山遍野的馬纓花開放了,紅的、粉紅的、紫紅的、紅白相間的,雪白的、黃的各種顏色的馬纓花爭奇鬥豔,布穀催春,百鳥爭鳴,萬物復甦。“約德節”來臨,家家戶戶的青年男女們都精心打扮自己,姑娘們穿...
2012.02-2013.04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開展民眾工作;2016.05起任米易白馬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現任米易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四川米易白馬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三級調研員。工作分工 分管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人事代表聯絡工作委員會。 聯繫縣政協工作。 指導攀蓮鎮、丙谷鎮、新山傈僳族鄉人大工作。
傈僳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崇拜原始多神教,創造了燦爛的非物質文化。培德村仍保留著“闊時節”、端午節、嘗新節、祭塔節等傳統節日,傳承著“火草織布”、木楞房建造等技藝。培德村依託傈僳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傳統民居建築為載體,以傳統種養業為主導產業,傳承優秀的傈僳族文明,是一個充滿著魅力的傳統村落...
他留人多是聚居,其中雜居有少數漢族,與漢族、傈僳族、小涼山彝族的分布呈階梯狀分布特點。他留人由“王、蘭、陳、海、羅、熊、段、邱、楊”九姓組成,其中“王、蘭、陳、海”是四大姓,占總人口的90%以上。口述歷史 因為他留人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所以就自己的來源沒有文字記載,只有代代相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