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機械彈性儲能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機械彈性儲能技術
- 作者:余洋、湯敬秋、段巍、米增強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月1日
- 頁數:30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397591
《新型機械彈性儲能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新型機械彈性儲能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本書是我國機械彈性儲能科技領域的第一本著作,系統地闡述了華北電力大學機械彈性儲能團隊十幾年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並通過探討國內外相關技術研究現狀,系統地分析、總結新...
《面向可穿戴電子的可拉伸彈性格線儲能器件的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蒲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可穿戴設備已成為電子行業的焦點。基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供電需要,非柔性、不具拉伸性的傳統能源供應裝置使得整個系統的可穿戴性受到極大挑戰。因此,可拉伸儲能單元成為可穿戴電子設備發展中的一個關鍵...
彈性儲能比 彈性儲能比是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術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目:彈性儲能比 英文:elastic storativity ratio 釋文:是雙重孔隙介質的一個重要表征參數,系指雙重孔隙儲層裂縫系統的孔隙體積及綜合壓縮係數的乘積與岩石總孔隙體積及綜合壓縮係數的乘積之比。
儲能技術可用於雲計算數據中心的應急供電狀況,以及充分利用當地的峰谷電價差。現有的電能存儲方式主要可分為機械儲能、化學儲能、電磁儲能和相變儲能等。超導儲能由於超導體電流大,能量密度高,存取快速,可作為理想的電磁能儲藏器,超導材料臨界溫度低一直是超導儲能套用的限制因素,直接冷卻超導儲能(HTc-SMES)的研究...
《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發電、輸電和存儲先進技術》是2016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汗季·海珊、阿佩爾·馬哈茂德。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介紹了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與現有電網併網的問題。本書所涉及的問題包括不同類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其輸配電、存儲和保護。另外,還包括用於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無升...
陳潔,2011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新疆大學智慧型製造現代產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標準工作委員會氫能系統集成與套用技術工作組委員、教育部學位論文通訊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廣東省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擔任南通博朗冷凍設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研究...
地源熱泵非常耐用,它的機械運動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裝在室內,從而避免了室外的惡劣氣候,其地下部分可保證50年,地上部分可保證30年,因此地源熱泵是免維護空調,節省了維護費用,使用戶的投資在3年左右即可收回。 此外,機組使用壽命長,均在15年以上;機組緊湊、節省空間;自動控制程度高,...
2. 新能源系統控制與最佳化:新能源裝備同步與柔性構網技術、新能源集群協同控制方法、新能源場站最佳化控制理論等。3. 面向電力系統套用的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新型電力系統電能質量治理關鍵技術及裝備、直流輸電裝備與直流電網等。4. 海上風電智慧型化控制:懸浮式海上風電多場耦合建模理論、海上風電主動降載技術。5. 配電...
支撐結構用於固定槽式拋物面聚光鏡,並配合控制系統對集熱陣列進行一維跟蹤.以獲得有效太陽輻射能。支撐結構設計需要經過計算機模擬仿真研究、風洞實驗和實際運行,在充分考慮最佳機械、光學和力學性能以及最小成本前提下進行設計。(四)儲熱系統 可再生能源領域。儲能技術一直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太陽能光熱發電已經擁有...
《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第6卷》是2010年機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聞邦椿。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與控制技術和現代設計方法及其套用等內容。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前4版的基礎上,吸收並總結了國內外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新標準、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技術、新產品、新設計理論與方法撰寫...
但液壓技術結構複雜,並且液壓裝置難以做到完全密封;直線電機式則是把吸能部分與發電機直接連線起來,因此能量轉換率高,但是無法保證能量輸出的穩定性;機械式結構是用齒輪機構把載體的動能提升,帶動電機發電,結構緊湊並且不與海水直接接觸,但儲能能力有限,義大利Giovanni Bracco等人的慣性波浪能發電裝置就採用了機械式...
重力感應器,又稱重力感測器,新型屬感測器技術,它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懸臂式位移器,與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的儲能彈簧來驅動電觸點,完成從重力變化到電信號的轉換。絕大多數中高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內置了重力感測器,如蘋果的系列產品iphone和iPad, Android系列的手機等。簡介 重力感應器,又稱重力感測器,新型屬...
機械上,這種結構的難度是既要讓驅動活塞/前引器結構在汽缸縫裡自由移動,又要保持必要的工作壓力。最大的技術問題是如何防止泄漏導致壓力下降。不少設計者曾為此提出過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最早的方案是在汽缸縫上設定彈性結構,既能讓活塞結構通過,又可以在活塞通過後不讓外漏。這種設計在40年代末曾用在XH-8...
機械行業:加強先進鑄造、鍛壓、焊接與熱處理等基礎製造工藝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智慧型化、綠色化改造。加快一體化壓鑄成形、無模鑄造、超高強鋼熱成形、精密冷鍛、異質材料焊接、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雷射熱處理等先進近淨成形工藝技術產業化套用。造紙行業: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推廣熱電聯產,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
提出了新的固體互擴散生長理論,為描述固相生長規律和處理擴散應力問題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固態反應周期層片型結構形成機理的擴散應力模型,解決了二十五年來困擾固態擴散理論界的難題;開發了先進的液相混合與固相合成一體化生產技術,項目成果榮獲2009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項目技術已實現產業化...
2004年—2018年,任江西省新能源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昌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高分子研究所主任。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 才計畫工程。2009年,入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高 層次人才庫”。2011年,入選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2013年,入選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 工程。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推動新能源技術裝備突破,研發高效新型太陽能電池、逆變器及系統集成設備,積極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熱利用裝備。推動新型儲能技術裝備創新和示範套用,積極研製成套電池裝備,支持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產業化發展和套用示範。開展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和其它化學儲能技術攻關。支持智慧型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站等技術...
機械工程。開展高效增材製造、特種表面工程、工業基礎軟體、先進制造、精密超精密加工、微納加工、機器人、智慧型裝備等研究。 儀器科學與技術。開展科學儀器、超精密測量儀器、現代顯微儀器、雷射干涉測量儀器、大型專用超精密測量設備、光纖測量儀器、環境監測儀器、精準醫療儀器技術研究。 控制科學與工程。開展高端裝備數控...
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功,機械功帶動轉子旋轉,最終輸出交流電的電力設備。風力發電機一般有風輪、發電機(包括裝置)、調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機構和儲能裝置等構件組成。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風輪在風力的作用下旋轉,它把風的動能轉變為風輪軸的機械能,發電機在風輪軸的帶動下旋轉發電。廣義...
其中,“五次對稱性及Ti-Ni準晶相的發現與研究”突破了傳統晶體學理論認識,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多孔氣冷鑄造一級渦輪葉片的研製與推廣”和“冶金礦山潛孔鑽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研究”獲重要套用和巨大經濟效益,均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截至2020年6月,近二十年,金屬所共申請專利3400餘件,獲授權專利...
二、新型熱電材料及儲能技術 ⒈學術帶頭人:秦曉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⒉近期主要研究工作進展 ⑴熱電材料研究:對MxTiS2夾層化合物體體系、Mg3Sb2/Mg3Bi2和Zn4Sb3金屬間化合物合金體系,以及Ca3Co4O9、YCoO3氧化物體系等材料的熱電性能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的主要進展如下:(...
從本質上來講,相當於簧載質量與非簧載質量上分別固定線圈與磁場,兩部分用機械傳動機構相連。此處的連線方案選擇有很多種,比如採用直線電動機,或用齒輪齒條機構連線轉動電動機等。電磁式饋能懸架的結構如圖7。主動懸架的控制技術 主動懸架主要包含執行機構和控制策略兩大部分。由於執行機構完全按照控制策略的要求來輸出...
風力發電(Wind Power)是一種由傳動裝置將風能轉為機械能,再由發電機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技術。風力發電因為風速的不確定性,導致其輸出功率與PV系統一樣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故其在ADN中同樣採用電流型控制策略。以兩大主流機型直驅型和雙饋型風力發電系統為例,其典型拓撲結構如圖6所示。圖6中(a)為直驅永磁...
推進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能源產業與新能源產業並進發展,選擇能源產業關鍵共性瓶頸技術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套用和發展。煤炭現代採掘技術。推動5G+智慧礦山建設,推進智慧型化採煤工作面和智慧型化高效綜采示範線建設,推進小斷面盾構機工程實踐,提高巷修機械化水平...
利用壓電材料的這些特性可實現機械振動(聲波)和交流電的互相轉換。因而壓電材料廣泛用於感測器元件中,例如地震感測器,力、速度和加速度的測量元件以及電聲感測器等。這類材料被廣泛運用,舉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打火機的火花即運用此技術。材料原理 壓電現象是100多年前居里兄弟研究石英時發現的。那么,什麼是壓電...
1.氫能與新型儲能。圍繞構建“制儲運加用”氫能全產業鏈條,重點推進工業副產物提純制氫,探索電解水制氫、生物質熱解制氫,發展固態儲氫、液態儲氫、氫能量轉換儲存技術及關鍵材料,加強氫燃料電池、氫能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製造,提升重卡、叉車等氫燃料整車製造水平,推動“氫能+工程機械”全場景套用。按照“一站一議...
軌道交通裝備主要涵蓋了機車車輛、工程及養路機械、通信信號、牽引供電、安全保障和運營管理等技術裝備。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形成了較為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產業(研發、製造和服務)體系,生產能力與規模高居世界第一,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了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等高端產品。但關鍵核心技術仍...
重點突破對位芳綸原料高效溶解等關鍵技術和大容量連續聚合、高速紡絲等製備技術,推動產業鏈向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延伸。重點發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薄膜、纖維等製品,拓展在機械製造、醫療器械等領域套用。加快發展光致變色纖維、溫感變色纖維等功能化、差別化再生纖維素纖維和差別化氨綸纖維,推動氨綸產業發展...
研究重載鐵路工務設備強化與服役性能提升關鍵技術。發展適應特殊環境和時速400公里高速運營的新一代鐵路智慧型綜合檢測監測與無人全自動化巡檢裝備,加快推動大型養護機械升級換代,推進鐵路新型起重機械、高速鐵路快速救援搶修裝備研製運用。4.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攻克基於複雜邊界條件下的軸承基礎理論,提升高速列車轉向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