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的考古收穫
- 作者: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1961年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類別:專著
- 責任者: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 發行地:北京
- CN:7068.184
文獻類型:專著 責任者: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出版、發行者: 文物出版社 出版發行時間:1961來源資料庫:館藏中文資源所有責任者: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標識號: CN:7098.184關鍵字: 文物-考古---中...
《新中國考古五十年》是1999年10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物出版社。內容簡介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書是繼《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之後而編集的。本書主要介紹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以來全國的考古工作,尤其側重於近十年來的考古...
我們考古所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時,曾編寫過一部《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年出版)。現在又經過了二十年。這期間,新的發現層出不窮。考古資料的數量,猶如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而新的發現也使得許多舊的看法過時了。這就需要改寫舊的章節和增添新的章節。所以,我們決定重新編寫...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年出版)、《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年出版)二書,以及文物編輯委員會彙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年出版)都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學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2018年10月13日,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
張廣立(1927.4—)女,河北省青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人物介紹 擅長美術考古與繪畫。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美術考古專著有《中國古代青銅金銀紋飾》、《中國古代石刻紋樣》、《釉陶與瓷器》等。專著 出版有《新中國考古收穫》、《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二、就任考古所領導職務,主持輝縣發掘及其整理研究/29 三、主持河南中部和西部地區考古調查/83 四、主持長沙近郊古墓的發掘及其整理研究/121 五、指導考古訓練班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59 六、主持黃河水庫區考古調查發掘/211 七、指導北京明定陵發掘與整理研究/229 八、主持編寫《新中國的考古收穫》(“十年考古...
【甲種第四號】《考古學論文集》夏鼐著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1年 【甲種第五號】《梁思永考古論文集》梁思永著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59年 【甲種第六號】《新中國的考古收穫》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61年 【甲種第七號】《殷周青銅器...
本書收錄了楊泓從事考古60年來的重要文章,既有他為《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考古發現》等書所寫專題文章,也有他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葬俗演變、城市規劃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圖書目錄 高句麗壁畫石墓 鄧縣畫像磚墓的時代和研究 新中國的考古收穫·魏晉南北朝...
夏鼐的主要學術著作有:《齊家期墓葬的新發現及其年代的改訂》、《考古學與科技史》(1979)、《中國文明的起源》(日文,1984),《中國考古學研究》(日文,1980),Jade andSilk of Han China (英文,1984)等。他曾主編了《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又主編並參加執筆的考古...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8月退休。曾任中國考古學會第三、四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考古學史和商周青銅器研究。曾主持《殷周金文集成》編纂項目,參與《新中國的考古收穫》、《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
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門化。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漢唐考古學,主要是魏晉南北朝考古學;中國美術考古學和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兵器考古和中國古代兵器史。曾先後參加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中國大...
“文明交流互鑒”單元關注古代中國與域外的文化交流以及外國考古發現,收錄了日韓學者關於古代東亞國家間交往的討論,以及中國學者赴境外開展考古發掘的收穫。“學術薪傳”是上篇最後一個單元,收錄的兩篇紀要,一為王世民先生對夏鼐先生新中國考古學創建貢獻的總結,二為楊新華先生四十載文博工作之回顧,展示了前輩文博...
夏鼐主編的著作 夏鼐主編的著作,近現代文物。夏鼐主編的著作。《新中國的考古收穫》和《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均為綜合性論著,它們的出版曾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較大的影響。現收藏於夏鼐故居紀念館。
《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年出版):本書是從學術角度,對新中國成立十餘年來考古重要收穫的總結。由所長尹達、副所長夏鼐擔任組織領導和主持工作,撰稿者19人。本人與兩位同事合作,撰寫華南地區、北方草原地區、東北地區三節,約1.1萬多字。這是我進考古所後第一次參加由所領導直接領銜的集體科研項目,類似的...
曾侯乙墓的發掘,是新中國成立後重大的考古收穫之一。他不僅為此墓制定了完整的發掘方案,而且發掘後,他全力投入了此墓的整理,1981年曾侯乙的研究列入國家“六五”社科重點研究項目,他是此項目負責人。此墓出土一萬五千多件文物,把它們基本弄清或復原出來,考證其價值、作用與意義,有的還用各種現代手段加以鑑定...
主編並參加執筆的考古發掘報告有《輝縣發掘報告》(1956)、《長沙發掘報告》(1957)等。此外,還有由夏鼐任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寫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和《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在他的主持和領導下,還完成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的編撰工作。後世紀念 獎項 19...
發表考古學論文和發掘報告多篇,合著有《廟底溝與三里橋》《新中國的考古收穫》《中國陶瓷史》《雙砣子與崗上》,參與編撰的重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個人履歷 195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曾參加黃河三門峽、劉家峽水庫和遼寧、內蒙古等地10餘...
多人論集如《中國考古學會年會論文集》 (1~5集, 1980~1989)、《古代銅鼓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2集,1982~1988)、文物與考古論集(1987)、安陽殷墟頭骨研究(1985)等。論著 如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等。讀物和小圖片 中央和...
研究漢唐考古學,主要是魏晉南北朝考古學;中國美術考古學和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兵器考古和中國古代兵器史。曾先後參加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1986)和《考古精華——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古代的人牲人殉》(1991)、《考古紀原》(1998)、《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1999)、《西漢禮制建築遺址》(2002)、《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合著,1973)、《西漢南越王墓》(合著,合主編,1991)以及《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邵望平多次參加集體編寫的大型綜述性學術著作的組織、撰稿及編輯工作,如《新中國的考古收穫》《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等。此外,邵望平還參加了《考古精華》《中國文明的形成》的組織或撰寫工作。訪問講學 曾應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之邀到美國哈佛、斯坦福等5所著名大學以及日本駒澤等大學作...
③ 《新中國的考古收穫》,第67-68 頁。梁鑄的布,有以下四種:"梁正尚(當)百尚(當)寽"、"梁夸釿百尚(當)寽","梁半尚(當)二百尚(當)寽"、"梁夸釿五十尚(當)寽"。在重量上100 釿等於1 寽。所以,上述四種布,前兩種百枚當一寽,三種是300 枚當1 寽,四種是50 枚當1 寽。1 ...
《文物》月刊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考古月刊編輯委員會顧問。並被聘為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和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主要研究中國漢唐考古學、中國美術考古和古代考古。先後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國...
《兩次調查長沙銅官窯所得的幾點收穫》,載於《文物》1960年第3期 《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查》,載於《文物》1964年第8期 《新中國陶瓷考古的重要收穫》,載於《文物》1965年第9期 《我國陶瓷發展中的幾個問題——從中國出土文物展覽 陶瓷展品談起》,載於《文物》1973年第7期 《中國古代外銷瓷的問題》...
1961年出版的《新中國考古收穫》一書中,首次使用馬家窯文化這一名稱。1975年後,甘肅省政府多次組織專家調查研究。1988年1月13日,臨洮馬家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馬家窯彩陶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早期類型的典型遺址有永登蔣家坪、東鄉...
由馮先銘先生主編的《中國古陶瓷圖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也沿用了這個概念。但是,有很多專家對安特生的這個觀點提出異議,如中國考古界泰斗裴文中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等根據河西地區考古發掘資料,認為馬家窯文化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文化類型而非中原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1961年出版的《新中國的考古收...
國家寶藏 大型紀錄片《國家寶藏》以1949年至2009年新中國文物保護的發展歷程為時間坐標,涵蓋中國文物事業的重要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我國文物事業取得的光輝成就,以及經歷風雨曲折所走過偉大的歷程。分集劇情
中國 著名的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在《新中國陶瓷考古的主要收穫》一文中,對黃岩窯的工藝水平評價很高,他認為黃岩窯產品多為青綠色,是越窯系瓷器中的上好釉色。紋飾也多種多樣,刻花鸚鵡大盤標本具有黃岩特徵,在越窯系及浙江省同期瓷窯中均無此種裝飾。價值 黃岩青瓷窯出土的瓷器不但具有考古研究價值,而且具有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