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成立於1957年,是中國出版文物考古類圖書的專業出版社。本社出版品種有中國各博物館及其他文物收藏與保護單位的重要藏品圖錄;考古發掘報告和出土文獻資料;文物考古類學術論著和工具書;古代書畫、碑帖、珍本圖書的複製品;與文物考古有關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名勝方面的圖書;近現代社會科學圖書、名人紀念圖集及其手稿、墨跡以及上述各方面的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與工藝品。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文物出版社
  • 成立時間:1957年1月 
  • 總部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 類別:出版社
單位簡介,歷史沿革,初建時期,重建時期,事業單位時期,企業時期,經營範圍,部門組成,主要領導,獲獎精品,所獲成就,期刊專欄,書法叢刊,文物,網上商務,複製中心,探秘叢書,荊門陵崗,摯愛奉獻,出版書目,聯繫方式,

單位簡介

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文物出版社),創建於1957年1月,以搶救、保護、傳承中國文化遺產為己任。
60多年來,伴隨著國家文物和出版事業的發展壯大,文物出版社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重大歷史社會責任,積極探索,積累傳承,形成了高標準和高質量、新材料和新成果、藝術與學術並重的高、精、新的鮮明特色,出版了一批又一批符合中國國情、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水平的精品圖書,發展成為融圖書、期刊、數字產品、知識服務和文物複製為一體的全國著名出版機構。
60多年來,累計出版不同檔次、不同規格的精美圖書近萬種,總印數超過4.2億冊,占全國文物考古圖書發行總量一半以上,其中有些精印本已成為世界性的文化財富。
中國是著名的文明古國,文物出版社所出版的一批批代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圖書一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外交活動中,文物出版社的圖書多次作為國家禮品,為中國增添榮譽。1963年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訪問亞非歐十四國時,以我社印製精美的《故宮博物院藏瓷選集》為禮品贈送所訪國家的領導人。1972年毛澤東主席以我社出版的《西漢帛畫》贈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1991年國家主席楊尚昆出訪泰國,以我社刷印的《乾隆版大藏經》作為國禮贈送泰國國王。我社為保護和搶救中國優秀文化遺產,1987~1990年將瀕於失傳的《乾隆版大藏經》重新刷印。該書共7240卷,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版刻圖書,被稱為現代出版史上的壯舉。
2013年起,文物出版社開始數位化轉型工作,於2014年組建數字部門,在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下,完成了數字產品製作生產體系的搭建,努力實現傳統圖書出版與數字內容產品的融合發展。
第一批上線的數字產品有:文物考古知識服務平台、文物研究知識平台、考古研究知識平台、出土文物研究知識資源庫、古代墓葬研究知識資源庫、古代青銅器研究知識資源庫、古代陶瓷器研究知識資源庫、古代玉石器研究知識資源庫、早期文明研究知識資源庫。

歷史沿革

初建時期

1956年4月,文化部第十次部務會議通過成立文物出版社的決定。8月13日,文化部黨組報文中宣部申請成立文物出版社。8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復文,批准成立文物出版社。隨即、以文化部文物管理局資料室為基礎,成立文物出版社籌備處,高履芳為籌備處副主任。
1957年1月,文物出版社正式成立,建社之初有職工30人,設圖書編輯組、《文物參考資料》編輯組、辦公室、生產科和出版科。故宮博物院印刷廠同時劃歸文物出版社,改名為文物出版社印刷廠。5月,文化部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張珩兼任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同年秋季,文物出版社編輯委員會成立,主任委員為鄭振鐸,委員有徐森玉、夏鼐、王冶秋。
1958年7月,北京膠石印刷廠和科學出版社印刷廠兩個珂羅版車間的技術人員、設備調撥文物出版社印刷廠,使逼真地再現古代書畫成為可能,擴大了出版社的圖書品種。8月,成立第二編輯組,負責革命文物和博物館方面書籍的編輯工作。10月,出版社遷入故宮西北角樓下的城隍廟。
1959年1月,《文物參考資料》月刊改名為《文物》月刊。
1963年12月,出版社開始遷入五四大街29號北京大學紅樓。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文物出版社除出版單幅的毛主席手書墨跡和小開本的毛主席詩詞外,其他業務工作被迫停止。全體工作人員下放湖北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勞動。

重建時期

1971年7月,郭沫若同志給周總理的請示報告中提到《文物》雜誌復刊等問題,周總理親筆批示同意。
1972年1月,《文物》月刊復刊,同時,醞釀重建文物出版社,陸續從“五七”幹校調回幹部,開始編輯出版少量圖書。5月,不定期刊物《文物·革命文物特刊》創刊。
1973年2月4日,周總理批准王冶秋的報告,文物出版社重新建立。重建初期的文物出版社組織機構有:圖書編輯部、《文物》月刊編輯部、出版部、總編室和辦公室。

事業單位時期

1974年6月始,先後成立了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吐魯番唐代文書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和居延漢簡整理小組,一批著名專家參加工作。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極具歷史價值的重要出土文獻。同年10月,成立革命文物編輯部,負責編輯近現代文物書籍和《文物·革命文物特刊》。
1975年10月,周海嬰給毛澤東主席寫信,建議加強魯迅的研究和出版工作,並爭取在魯迅一百周年誕辰(1981年)時將魯迅全部手稿影印出版。毛澤東主席在信上批示:“我贊成周海嬰同志意見,請將周信印發政治局,並討論一次,作出決定,立即實行。”隨後,根據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指示,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和文物出版社組成《魯迅手稿全集》編輯委員會,主持手稿全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同年11月,王仿子任文物出版社社長。
1976年2月,中國共產黨文物出版社(第一屆)委員會成立,王仿子任書記,高履芳、黎華任副書記。出版社的領導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社長負責制。4月,《文物·革命文物特刊》,改為《革命文物》雙月刊公開發行。7月,唐山大地震,紅樓維修,出版社遷至故宮博物院西華門新樓辦公。11月又遷至西北角樓城隍廟,直至1980年1月重新搬回紅樓。
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與日本平凡社就共同出版多卷本《中國石窟》達成協定,中國、日本共7人組成編委會,決定分別在北京、東京出版中文版和日文版。
1980年5月,我社與日本講談社就合作出版大型圖錄《中國博物館》叢書第一批八卷本在北京簽字。12月,應南斯拉夫評論社邀請,王仿子社長一行赴南斯拉夫訪問,雙方達成協定,合作出版《中國考古重要發現》(1949-1980)。
1981年1月,《革命文物》雙月刊改為《文物天地》雙月刊,至1986年1月由古文獻研究室接辦。同年2月,《書法叢刊》創刊。7月,文物出版社讀者服務部建立,地址在五四大街29號。
1983年9月,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組成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小組,並編輯《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等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於1984年開始陸續出版。同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編輯岀版《中國美術全集》,共60卷,我社承擔16卷,包括《青銅器》《玉器》《印染織繡》《竹木牙角器》等,於1985年開始陸續岀版。負責《中國美術全集》和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等書籍編輯工作的第三圖書編輯部於1984年6月成立。
1984年4月,王代文任文物出版社總編輯,出版社的領導體制實行總編輯負責制。
1986年5月,文物出版社門市部建立,地址在琉璃廠西街40號。
1987年5月,文物岀版社和人民美術出版社與日本講談社在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中日合作岀版攝影展”。12月,我社與中國佛教協會北京市文物局在廣濟寺聯合召開重印《乾隆版大藏經》匯報會。《乾隆版大藏經》亦稱《龍藏》,共724函7240冊,收佛典1675部。1988年3月開始刷印,1991年4月全部出齊。
1989年8月,第二屆全國圖書展覽會上,江澤民總書記參觀我社展台,並在《崧澤一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上籤名。同年9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我社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圖傳發行座談會。丁關根、習仲勛、康克清、胡繩、鄧力群、李琦、王忍之、賀敬之等領導同志出席座談會,聶榮臻元帥寫來賀信。
1990年7月,文物出版社與台灣光復書局在北京就合作出版大型彩色圖錄《中國考古文物之美》(10卷)簽訂協定書。
1992年1月,文物出版社音像部成立。6月,國家文物局通知,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音像管理業務,包括人員(編制3人)和有關的固定資產,以及中國文物研究所的影視業務,包括人員(編制2人)和有關固定資產,劃歸文物出版社統一管理。同年1月,我社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陳毅》出版發行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出席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出席座談會的還有程思遠、張愛萍、張震、耿颶、韓念龍等。6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同日本廣播協會(NHK)簽訂關於《秦始皇》電視片合作拍攝及發行等協定,協定中明確委託我社代表中方實施協定。11月,我社召開大型系列叢書《中國古代建築》工作會議。
1995年10月19日,文物出版社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舉辦該書新聞發布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等出席大會並講話。12月,我社邀請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老專家在京召開座談會,共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繪畫全集》的編輯出版事宜。谷牧、鄧力群同志到會看望老專家。同年,《漢西嶽華山廟碑》(華陰本)出版。
1996年7月,中國岀版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隆重舉行。我社送展“八五”期間出版的圖書精品150餘種,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喬石、布赫以及國務院和中央有關部委的同志觀看了我社參展的圖書。並得到國家文物局的通報表揚和獎勵。9月,我社與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美國安思遠先生收藏碑帖珍品展”。11月,楊瑾社長與日本株式會社國小館相賀昌宏就《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篇》內有關中國所藏及管理文物的拍攝、登載在京簽署契約書。
1997年3月,我社與日本NHK(廣播協會)合作製作大型電視專題片《中華文明五千年》在兩國主流電視台播放後獲得廣泛好評。5月,國家文物局任命許愛仙為文物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副總編,主持全面工作。7月19日,我社召開“文物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專家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1999年12月,國家文物局作出《關於對文物出版社予以表彰獎勵的決定》,表彰文物出版社幾年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的控制總量、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方針,不斷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提高圖書質量,向社會貢獻良好的精神食糧。
2000年10月,蘇士澍任文物出版社社長。
2002年7月,文物出版社建社45周年回顧展在北大紅樓舉行。8月,我社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啟功書畫展”。11月,文物出版社45周年特別展在日本東京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社長、中國駐日大使館文化參贊張愛平出席開幕式。
2003年2月,我社召開《中國文博名家畫傳》出版座談會。7月,我社複製中心成功複製國寶級書法作品——《隋人書出師頌》。
2004年5月,張全國任文物出版社黨委書記兼副社長、法人代表。同年8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我社承擔的“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帶你走進博物館》叢書開始編輯出版,至2014年3月全部完成。
2005年4月,我社召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批)》出版座談會。
2006年8月,我社與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和北京師範大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辦“啟功學術著作出版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傅鐵山、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以及任繼愈、馮其庸先生等出席座談會。同月,我社從北京五四大街的北大紅樓搬出,遷入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新址。11月,我社承擔的國家文物局重點項目《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竹木牙角器》《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法書全集》開始啟動,全國範圍內的數據拍攝工作全面展開。
2007年6月15日,“文物出版社成立五十周年慶典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統戰部、國家文物局領導及專家學者200餘人出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單霽翔,中宣部出版局局長張小影等領導和專家發表講話。國家文物局及全國各文博和考古單位的百餘名領導、專家學者出席了出版社召開的座談會。同年7月,我社文物複製中心成功復原流落日本並在二戰中毀於戰火的王羲之草書信札《游目帖》。
2009年10月,我社就《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商周金文》與韓國China House Publishing Co.達成韓文出版協定。
2010年2月,我社向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輸出《文明的長河——中外文化藝術對照年表(插圖本)》的著作權。6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訪問寮國、孟加拉、紐西蘭、澳大利亞時將我社出版的《華僑博物館藏品精華》《中國文化遺產詞典》《明式家具珍賞》《復興之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5批、第六批)等105種圖書作為國禮用書,蹭送國際友人。

企業時期

2010年7月,出版社制定的轉制檔案獲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批覆,正式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
2011年11月,我社向美國BetterLinkPress輸出《古玉的玉料》《古玉的器形與紋飾》英文版著作權。
2012年12月,國家文物局任命張自成為文物出版社社長、董事長、法人代表。同月,我社與科學出版社東京分社就《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圖例》(全6卷)簽訂了日文出版協定,將這套叢書推向日本市場。
2013年3月5日,“孫機先生新作《仰觀集》出版座談會”在我社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等單位近3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座談會。10月,我社與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學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簡牘文獻學專家學者30餘人出席。同月,我社承擔的“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草原金石錄》全部完成出版。
2014年3月,出版社承擔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項目《博物趣吧叢書:中國最有意思的80件雕塑》(英語)開始啟動,簽署項目資助協定書。7月,出版社向台灣地區The World Book Co.Ltd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輸出《博物趣吧·73件最有意思的中國繪畫》的著作權。9月,出版社將《清代園寢志》獨家授權科學出版社東京株式會社出版日文版。12月,文物出版社印刷廠完成外遷大興工作,圖書庫房完成搬遷工作,庫房由原豐臺白盆窯物流中心整體搬遷到順義高麗營,並以此為契機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對各項制度進行整體設計,提升了管理水平。
2015年2月,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編著的《絲綢之路》出版,該書為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絲綢之路》展的圖集,展覽匯集16個省44家文博單位400餘件珍貴文物。8月,我社邀請有關專家、領導舉行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保護史記憶》出版座談會。同年,“中國文化遺產多媒體資源庫項目”“文物3D影音製作系統項目”完成並投入運營,出版社數位化轉型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6年11月,出版社向韓國輸出《秦漢考古》《宋元明考古》韓文版的著作權。

經營範圍

文物出版社是中國出版文物考古類圖書的專業出版社。本社出版品種有:
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作品
  1. 中國各博物館及其他文物收藏與保護單位的重要藏品圖錄;
  2. 考古發掘報告和出土文獻資料;
  3. 文物考古類學術論著和工具書;
  4. 古代書畫、碑帖、珍本圖書的複製品;
  5. 與文物考古有關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名勝方面的圖書;
  6. 近現代社會科學圖書、名人紀念圖集及其手稿、墨跡以及上述各方面的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文物》(月刊)和《書法叢刊》(季刊)。
文物出版社長期致力於保存和傳播中華古代文化,出版了大批高質量的圖書。這些圖書印刷精美,融學術性、資料性、鑑賞性於一體,享譽海內外。多年來,文物出版社先後同日本、英國、美國等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的出版者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出版,碩果纍纍;近年又開始直接開展圖書進出口和音像製品、文化用品、工藝美術品、文物復仿製品和光碟製品等的進出口貿易業務。

部門組成

該社有處級機構:辦公室、總編室、第一、二、三、四、五、六、圖書編輯部、《文物》編輯部、音像部、出版部、資料攝影信息中心、資產財務處、發行中心、行銷中心(含經營、直銷、門市)、複製中心、審計室。

主要領導

社長、黨委書記: 張自成
名譽社長:蘇士澍
副總編輯:劉鐵巍(女)
副社長:洪衛
副總編輯:張瑋(女)

獲獎精品

書名
所獲獎項
乾隆版大藏經
首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中國美術全集
首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全5卷)
首屆國家圖書獎
首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明式家具珍賞
首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首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漢西嶽華山廟碑
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吐魯番出土文書(圖版本全4卷)
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中國青銅器全集(全16卷)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中國古陶瓷圖典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北京大學圖書館歷代金石拓本精華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全24卷)
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
第五屆國家圖書獎
中國繪畫全集(全30卷)
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中國歷代藝術
第四屆“五個一工程”入作品獎
西藏歷史檔案薈萃
第五屆“五個一工程”入作品獎
西藏布達拉宮
第六屆“五個一工程”入作品獎
中國建築藝術史
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
啟功書畫集
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所獲成就

文物出版社近50年來共出版圖書約5000種,其中有些精印本已成為世界性的文化財富,形成了自己“高、新、精”的特色。所出圖書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共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裝幀設計獎、印刷質量獎、全國古籍圖書獎、優秀美術圖書獎、社科成果獎等各種獎項近200種。
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作品
特別是1994年在首屆國家圖書獎評選中,該社圖書共獲國家圖書獎七項大獎,為全國500餘家出版社之首。1994年,文物出版社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評選,被表彰為全國30家優秀出版社之一。
以該社印製精美的《故宮博物院藏瓷選集》為禮品贈送所訪國家的領導人。1972年毛澤東主席以該社出版的《西漢帛畫》贈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1991年國家主席楊尚昆出訪泰國,以該社刷印的《乾隆版大藏經》作為國禮贈送泰國國王。

期刊專欄

書法叢刊

我社的《書法叢刊》(雙月刊)也是中國同類刊物中品位較高的刊物。每期刊登國內一家博物館的館藏書法精品,並有相關研究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由我社發起,本刊積極參與組織的五屆書法史理論國際研討會,團結了一批國外和港澳台地區的研究中國書法史的專家、學者,將書法史研究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文物

《文物》月刊創刊於1950年,其資料豐富、學術性強,是全國文物考古界的重點刊物。初名《文物參考資料》,1959年改為《文物》月刊。50多年來從內容到形式,幾經改革,1978年海外銷量居出口社會科學刊物前列;1997年2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訊息,《文物》已是海外讀者最歡迎、發行量第一的華文刊物。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為國家贏得了較高聲譽。
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文物》月刊已出版近600期,據統計,我國重大考古發現的發掘簡報80%是在該刊上發表的,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從事研究的必備期刊。2013年來,《文物》月刊連續獲得三屆國家期刊獎,並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的最高等級“雙高期刊”。2002年社科院信息中心統計了全國780餘種影響較大的學術期刊,《文物》在所統計的國內發行量、海外發行量、國內引用率、海外引用率四個方面都名列第一。《文物》月刊已成為對外宣傳我國文物保護和科研成果的主要視窗。

網上商務

複製中心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有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傳承,發揚光大了傳統文化,代表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的最高水準。本書匯集了全國265位大師的創作精品,包括玉石、陶瓷、漆器、竹木、染織刺繡、室內陳設等品類,是人類造物藝術的經典之作。

探秘叢書

《東周列國探秘叢書·速興驟亡世驚嘆——吳國》
本書是《東周列國探秘叢書》推出的第一種。該套叢書計畫出十餘種,分別選取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諸侯國吳、越、齊、魯、楚、秦、燕、趙、韓魏、徐、巴蜀等,結合文獻和最新的考古材料,介紹其國別歷史與區域文化,突出探秘特點,圖文並茂,力求學術性與普及性、趣味性、可讀性的統一。本書以生動流暢的筆觸,敘述了吳國歷史的源流和吳文化的面貌,追問和揭示了許多千古之謎。
文物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作品

荊門陵崗

1987~1991年,荊門市博物館在子陵崗搶救發掘和清理了一批東周、秦、兩漢和明時期的墓葬。其中東周墓數量最多,反映楚國村落居民的組織狀況及喪葬習俗的演變過程。陶器鬲盂罐豆組合完整,並逐步被鼎敦壺等組合取代。青銅器中越王州勾劍等為研究楚越關係提供新的依據。秦兩漢墓除了出土大量陶器外,多種金屬器、銘文資料為多方面研究增加了新的信息。明墓出土墓志銘,對於研究明代社會有重要意義。

摯愛奉獻

本書是國家文物局前外事處處長王麗梅同志從事文物外事工作三十多年來的總結和回憶。作者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地介紹了其參與的重要對外文物展覽,參與收回重要文物的過程以及與外國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表現了一個文物工作者對祖國文物事業的熱愛,也從側面上反映了我國文物外事工作在建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繁榮的過程,及其本人對文物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出版書目

訂書代號 圖書名稱 開本 版次 裝幀 定價 出版日期 國際標準書號
w01020509 劉藝章草千字文 長8 1.1 平 30 05.11 7-5010-1807-3
w01020389 唐顏真卿書王琳墓志銘(新出名家書跡) 長8 1.1 平 16 05.04 7-5010-
W01020090 宋拓懷素千字文(彩版) 長8 1.1 平 32 04.12 7-5010-1671-2
w01020477 歷代碑帖法書選·唐顏真卿書爭座位帖(附啟功臨本)(彩版) 長8 1.1 平 32 04.10 7-5010-1633-X
W01020482 漢張遷碑(彩版) 長8 1.1 平 32 04.
w01020036 傅山書墨子經墨跡 長8 1.1 騎 23 01.
草字編(新編)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魏碑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隸書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楷書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行書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草書 7-5010-
歷代碑帖法書選·篆書 7-5010-
W01010369 南河浜 16 1.1 精裝 420 05.11 7-5010-1749-2
W01010397 銖積寸累——廣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選萃 16 1.1 精裝 280 05.
W01040205 羊城考古發現與研究(一) 16 1.1 平 180 05.10
W01040211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 16 1.1 精裝 320 06.
華南及東南亞地區史前考古—紀念甑皮岩遺址發掘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6 210 06.01 7-5010-
良渚遺址群 大16 280 06.01 7-5010-
廟前 大16 298 06.01 7-5010-
雷峰塔遺址 16 320 7-5010-
解讀長沙窯 138 7-5010-
W01040210 漢長安城武庫 16 1.1 精裝 168 05.11 7-5010-1744-1
W01010368 反山 16 1.1 精裝 598 05.11 7-5010-1756-5
河西漢塞調查與研究 16 198 06.
W01040212 滕州前掌大墓地 16 1.1 精裝 600 05.11 7-5010-1710-7
W01040172 太原隋虞弘墓 16 1.1 精裝 320 05.
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6 110 06.1 7-5010-
W01020508 舒同書法集 16 1.1 精裝 300 05.11 7-5010-1801-4
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輯) 16 138 7-5010-
W01020410 林散之書法集 16 1.1 平 98 05.10 7-5010-
翰圃積跬(理論篇)——首師大書法所師生論文集 大16 1.1 平 110 06.01 7-5010-
紅山文化研究——2004年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6 160 06.01 7-5010-
中國古代雕塑圖典 16 260 06.01 7-5010-
W01020513 王征龜茲壁畫臨本 8 1.1 精裝 1585 05.12 7-5010-1784-0
W01060193 北京琉璃文化 26 06.01 7-5010-
石刻古文字 32 26 06.-3

聯繫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郵編:100007
文物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