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撇口、削肩、鼓腹、平底。器身呈棕紅色,為泥質灰陶,口沿與腹部以紅黑雙色彩繪蛙紋圖像,紋飾連續、清晰,雖有氧化褪色,但總體彩繪尚保存完好未有脫落,大器型實為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石器馬家窯文化彩陶蛙紋雙系壺
- 出土地點:甘肅省臨洮縣
- 館藏地點:默齋主人私藏
- 所屬年代:公元前3300到2100年
馬家窯文化陶器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及其以西地區,上下延續千年左右。因其主要地域是在黃河流域沿岸,因此民間俗稱其為“黃河彩陶”。馬家窯文化按其地域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徵來分類,又可細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小坪子、半山、馬廠五種類型,陶器多為夾砂紅陶或夾砂灰陶,以黑彩繪畫為主要裝飾,喜用水波紋、幾何圖型,器身飽滿,韻味無窮。
馬家窯文化概念最早由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G.Andersson)提出。1923-1924年,時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的安特生到甘肅、青海地區進行地質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齊家坪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在1925年出版的《甘肅考古記》中,他根據當地考古資料,將甘肅地區的古文化分為齊家、仰韶、馬廠等六期, 並認定馬家窯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的一個地方分支,稱為“甘肅仰韶文化”。
由馮先銘先生主編的《中國古陶瓷圖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也沿用了這個概念。但是,有很多專家對安特生的這個觀點提出異議,如中國考古界泰斗裴文中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等根據河西地區考古發掘資料,認為馬家窯文化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文化類型而非中原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
1961年出版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一書正式將馬家窯文化予以定名,現在這個概念已經普遍為考古學界所接受。因此,日後如果要再版《中國古陶瓷圖典》,則應根據正確的概念來重新給予修訂。
由於黃河彩陶特殊的魅力,在海外收藏界深受歡迎,因此歷來成為仿製的重點。主要的仿製方式有整器新做或者採用已經褪色的老器後加彩。整器新做的,鑑定相對容易,目鑒或者採用熱釋光都可以很容易地辨別,特別是器身內部的覆土,老器之中的覆土是長期自然疊壓固化形成,新器之中的覆土則採用添加黏合劑以增強附和力,因此使用手碾或者採用化學成分分析都可以區分。
老器後加彩鑑定起來相對困難,過去主要看彩色是否自然老化、是否採用礦物彩料來進行區分,目前新彩做舊亦採用礦物彩料,表面老化則採用升溫加速氧化法,僅憑彩繪色彩來鑑定也就相對困難。不過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仍然是有很大區別,此外,真正的黃河彩陶圖案和上色並不是繪製而成的,因此只要用心觀察,也還是不難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