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式楠

任式楠

任式楠,男,漢族,1936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省無錫市。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式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936年10月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1948年9月~1954年7月,無錫榮巷公益中學學習。
1954年9月~1959年8月,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門化(1958年7月改為考古專業)學習。大學本科畢業。
1959年8月起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5月起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直至2010年10月退休。
專業: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專業技術職務:歷任研究實習員(1960年)、助理研究員(1979年)、副研究員(1986年1月)、研究員(1990年9月)。
工作簡歷:
1960~1961年,參加歷史所《中國史稿》、本所《新中國的考古收穫》的編著工作。
1962~1964年,在本所山東工作隊,在曲阜、鄒縣、滕縣等地考古調查發掘。
1964~1972年,參加農村“四清”、勞動鍛鍊、“文革”運動、“五七”幹校勞動。
1973~1975年,在本所山東工作隊,在昌濰地區考古調查,發掘濰縣魯家口、膠縣三里河遺址。
1977~1981年,參加《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的編著工作。
1980~1992年,任本所湖北工作隊隊長,主持發掘枝江關廟山、黃梅塞墩和陸墩遺址,在黃岡地區和武漢進行考古調查試掘。
1981~1985年,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編寫組工作和擔任特約編輯。
1994~1998年,組織、部署《中國考古學》九卷本的前期編著工作。
主要任職:
1985年7月~1993年,考古所原始社會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2月~1998年9月,考古研究所所長,兼任《考古學報》主編。
1999年1月~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2011年7月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作品

科研代表作:
專著:
《任式楠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黃梅塞墩》,文物出版社,2010年。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第一主編、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論文:
《中國史前整棟多間地面房屋建築的發現及其意義》,《考古學集刊》第18集,科學出版社,2010年。
《公元前5000年前中國新石器文化的幾項主要成就》,《考古》1995年1期。
《我國新石器時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考古》2000年7期。
《中國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1期。
《中國史前農業的發生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刊》第1輯,2005年;轉載於雲南《學術探索》(原附表未用)2005年6期。
《中國新石器時代紡織遺存的發現和研究》,《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50周年大會暨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論華南史前印紋白陶遺存》,《南中國及鄰近地區古文化研究》,1994年。
《中國史前銅器綜論》,《中國史前考石學研究》,2003年。
《中國史前玉器類型初析》,《中國考古學論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紀念》,1993年。
《長江黃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交流》,《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1989年。
主要研究心得和體會:
[田野考古] 較長時期是在山東和湖北地區從事考古調查和發掘。曾先後在陝西華縣泉護村(1958年9~12月)、河南安陽殷墟(1959年秋)、雲南晉寧石寨山(1960年春)、山東曲阜西夏侯(1962年9月,1963年10~11月)、濰縣魯家口(1973年10~11月,1974年4~6月)、膠縣三里河(1974年10~11月,1975年4~5月),湖北枝江關廟山(1980年)、黃梅塞墩(1986年12月~1987年1月,1987年10~12月,1988年11~12月)、黃梅陸墩(1987年3月)、棗陽雕龍碑(1990年10~11月)、香港大灣(1996年春)和東灣仔(1997年9~11月)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其中有的工作為本人主持或共同主持。田野考古是考古學得以建立和發展的基礎,本人長期堅持田野考古工作,並有機會積累了在北方和南方地區不同環境進行考古調查發掘的經驗。
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分述如下。
泉護村遺址的發掘:這是一次大學畢業實習,對田野考古受到了較全面的培訓,知曉了發掘軟遺址的諸環節。負責工地的輔導老師是楊建芳。當時在遺址台地依斷崖露頭布方讓我發掘,有幸發現了大房子F201,這也是我在發掘期間最主要的工作了。如今隨著其他遺址同類完整房址的發現,可把泉護村F201歸為一種房址新類型——五邊形大型房址,而F201是這類房址的首次發現,且在仰韶文化中所處年代較早。50多年後,在2012年4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贈送的《北大考古九十年考古專業六十年老照片老講義老筆記》影集中,選有學生所寫的唯一一份發掘記錄影印件,便是我寫的“58HLF201等發掘記錄”(原標題“1959年元君廟發掘記錄”有誤,實為“1958年泉護村發掘記錄”)。考古發掘實習結束,1959年春,我和幾名同班同學留在華縣泉護村工地(其他同學均早已回北京),協助張忠培整理實物資料。期間於1959年4月,我與同學潘其風兩人試掘了華縣老官台遺址,仔細清理和做記錄,當時就感覺出土陶片新穎,與我們認知的仰韶文化陶器並不一樣,也向他人提及這次發現和直覺。後來學界逐步明確老官台遺存是早於仰韶文化的一種新文化。但自從華縣考古調查報告發表的老官台試掘資料以來,惜未再見老官台遺址新資料予以充實。總之,我在華縣考古實習受到了田野考古的基礎性學習和實踐,專業興趣也由此傾向於新石器時代考古。
西夏侯遺址的發掘 :經兩次發掘,主要遺蹟有成人和兒童土坑墓30餘座,以及墓地旁埋豬遺存。發掘報告初次提出以大汶口墓葬為代表包括西夏侯在內的一類遺存或可另加命名為大汶口文化,這進一步推動了一個新的考古學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確立。西夏侯的發掘,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葬俗等方面增添了有力新物證。首次從地層關係上,明確肯定了大汶口文化是早於(山東)龍山文化的,從而澄清了主要因偏向於非對稱遺蹟現象表面觀察,以致對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早晚關係的模糊認識。合作成果有西夏侯遺址第一、二次發掘報告,分刊於《考古學報》1964年第2期、1986年第3期。
塞墩遺址的發掘:主要發現墓葬188座和埋放大件獸骨或兼放陶器的祭祀坑遺蹟。首次揭示了許多木質葬具上部邊緣敷抹黃膠泥或青膏泥的特殊做法,在我國史前時代尚屬首例,葬式上流行單人仰直式的二次葬。主要依據塞墩新發現的大批典型資料,同時參照對比其他遺址的材料,由此提出可正式獨立命名一種考古學文化——黃鱔嘴文化,塞墩遺址成為第一次在同地揭露出兼具黃鱔嘴文化和薛家崗文化豐富遺存、各以墓葬為主的一處典型遺址,從中還透露出這兩種考古學文化前後演變發展的脈絡和軌跡。新發現薛家崗文化的大型墓,其規模和隨葬玉石器物均屬罕見,鮮明顯示了原始社會分化和文明起源狀況。成果有主編專著《黃梅塞墩》(2010年出版)。
關廟山遺址的發掘:遺址主要堆積為大溪文化遺存,其主要發現有整殘房址20多座、兒童瓮棺葬百餘座等遺蹟。通過關廟山的發掘 ,最早確立了大溪文化分期的基本標尺;對大溪文化的面貌內涵、文化類型、聚落構成、經濟技術、房屋建築、葬制習俗等諸多方面,都增添了新資料新認識;多座房屋置物奠基的遺存和瓮棺葬墓地旁埋放多隻整豬的祭祀性遺蹟,對探討史前民俗和信仰有重要價值;實物資料還顯示了關廟山大溪文化繁榮時期與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期階段之間發生密切交流關係。合作成果除已發表的考古簡報(載《考古》1983第1期)之外,主編專著《枝江關廟山》待刊。
東灣仔遺址的發掘:由本人率考古所發掘隊與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合作發掘,這是香港地區首次規模最大的一次發掘 ,對了解該區新石器時代至早期青銅時代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其田野考古收穫評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集體性科研項目] 列舉4項如下:
《新中國的考古收穫》(1961年出版):本書是從學術角度,對新中國成立十餘年來考古重要收穫的總結。由所長尹達、副所長夏鼐擔任組織領導和主持工作,撰稿者19人。本人與兩位同事合作,撰寫華南地區、北方草原地區、東北地區三節,約1.1萬多字。這是我進考古所後第一次參加由所領導直接領銜的集體科研項目,類似的這種項目組織形式以後還有幾次,個人被遴選參與其中工作,業務上得到切實有力的指導,給自己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也不斷受到好學風的薰陶培養。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984年出版,2007年重版):本書對新中國成立後約30年間的考古發現和研究,進行了較全面和客觀的概括,同時也表述了作者的觀點和認識,是一部持續10多年較有影響的專業學習常備考古學綜合性著作。成立了以所長夏鼐為主編、副所長王仲殊等組成的7人編委會領導全書的編寫工作,撰稿者26人。本人撰寫第一章舊石器時代;第二章新石器時代,二、長江流域,三、東南沿海和西南地區,合計約11.5萬字(全書93萬字)。從全書的結構,到撰稿人寫作提綱和文稿的審定,或會議布置檢查,或個別交談,夏、王兩位悉心謀劃和指導,本人也受益良多,在《夏鼐日記》中所見此事就有多次記述。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2010年出版):本書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一部大型專著。全面系統、重點突出地總結了20世紀20年代初以來80餘年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構建了全國各地不同時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時間、空間和內涵框架體系。在總體考察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基礎上,探討了社會發展諸階段的概況和文明起源問題,證實連續、多元、交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孕育了日後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主編任式楠、吳耀利,撰稿者12人。本人撰寫首尾兩章,分別為綜述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發展歷程、對中國新石器文化總考察和文明起源探討,合計10萬字(全書126萬字)。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本院重點研究課題、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
辭書工作: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1986年出版)中,本人擔任該卷特約編輯、分支學科新石器時代考古編寫組成員,承擔了多量的編修和聯絡工作;本人撰寫中、短辭條9條。在《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2009年出版)中,擔任考古文物學科分支主編,負責審閱修改相關條目;本人撰寫特長、長、中、短辭條18條。其他在《辭海》修訂版、《簡明大百科全書》等大型辭書,都撰寫有批量辭條。還在《中國考古學年鑑》中,撰寫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綜述的長文。
[個人論文] 圍繞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有一批論文是注視於全國整體範疇以立題研究,主要有:關於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的幾項主要成就、中國文明起源、新石器時代聚落、史前城址、整棟多間的地面房屋、史前農業、新石器時代農作物和其他食用植物遺存的整理、原始紡織、印紋白陶、史前銅器、史前玉器類型和對兩種玉器功能的釋讀、骨刻記事實物、史前龍形文物等。關於區域新石器文化的研究,主要論及興隆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薛家崗文化、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的顯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現象、長江黃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交流等。文章以大量原始資料為基礎,儘可能從中提煉獲取一點學術新知,既有對中國新石器時代社會、物質技術、精神文化等領域的思考,也有對考古學文化內涵、相互關係等的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