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政府審判日本戰犯

為了徹底清算日軍的侵華罪行,1956年4月2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關於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犯罪分子的決定》。根據這一決定,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分別在瀋陽和太原設立法庭,對在押的日本戰爭罪犯進行公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政府審判日本戰犯
  • 審判地點:瀋陽、太原
1956年6月9日至1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對前日本陸軍第117師團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等8名戰犯進行公審,並判處鈴木啟久有期徒刑20年,其他7名戰犯分別被判處13—18年有期徒刑。7月1日至20日,瀋陽特別軍事法庭對前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長武部六藏等28名戰犯進行了公審,這些戰犯分別被判處12—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6月10日至20日,太原特別軍事法庭對戰犯富永順太郎等8名戰犯進行公審,8名戰犯分別被判處8—1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後分3批對關押的1017名罪行較輕、悔罪較好的日本戰犯宣布寬大處理,不予起訴,立即釋放回國。中國政府對日本戰犯進行人道主義的改造後普遍給予寬大處理,到1964年全部日本戰犯被釋放回國,在國際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同時也在日本引起積極的反應。他們釋放回國後,成立了中國歸還者聯絡會,幾十年來為反對侵略戰爭、促進中日和平友好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的成員以自身經歷為主出版了上千種書籍,在日本各地舉行各種形式的和平演講和集會,與日本右翼勢力歪曲、否認歷史的行徑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為和平事業奮鬥餘生的誓言。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和人民當年對1000多名關押的日本戰犯實行的人道主義教育和改造政策,是極其正確的。當年拘押日本戰犯的撫順戰犯管理所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關押戰爭罪犯的場所,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保護比較完整的一處戰犯羈押場所。1986年,撫順戰犯管理所作為改造戰爭罪犯的舊址,正式對外開放,現已成為對外進行和平教育,對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