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杜敦尼查修道院位於塞爾維亞共和國克拉列沃市。它是塞爾維亞最初幾代國王的陵墓、塞爾維亞東正教的中心和民族文化的象徵。這裡保存有 13世紀的聖母教堂壁畫和 14 世紀國王教堂壁畫,是拜占廷繪畫藝術的代表作。1986 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修道院矗立在一片森林中的寬闊空地上,斯杜敦尼查河在森林中流過,修道院由此而得名。高大挺拔的落葉林和松柏林覆蓋著周圍三座山峰 80%的山坡,風景秀麗。
基本介紹
背景,修道院布局,教堂珍藏,建築風格,捷克人骨教堂,名字由來,布局,比爾坦防禦教堂,埃斯泰爾戈姆大教堂,馬加什教堂,
背景
斯杜敦尼查修道院建於 1183 年,最初是在一塊直徑 115 米的圓形場地內草建。當時的修道院沿圓形圍牆修建了僧侶餐廳和居室,並在中央部位設立了幾座禮拜堂,後來修建了聖母大教堂。作為奈曼寧王朝的墓地,幾個世紀以來,斯杜敦尼查修道院在塞爾維亞歷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其影響的增大,以後不斷有人對其進行擴建,最終形成了修道院和教堂林立的宗教中心及聖地。
修道院布局
這些建築包括在聖母大教堂南面修建的一些小教堂:聖尼古拉教堂、聖胡安教堂、聖安娜教堂、聖華金教堂,以及 1314 年竣工的著名的國王教堂。同時,在院外的山上還建起了還願祠、祈禱室和歸隱堂。如今,斯杜敦尼查的兩座最重要的古蹟——聖母教堂和國王教堂的磚木建築和聖母教堂的大理石圍牆均完好的保存著。其中聖母教堂建築形式很有特點,大門修成圓弧形,與圓形地基對應。方形大廳上豎立著穹形塔樓,塔頂製成花瓣形,別具一格。教堂周圍的大理石建築材料,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泛起了桔紅色的銹紋。
教堂珍藏
斯杜敦尼查修道院是名副其實的 13 世紀繪畫博物館,其中突出的有聖母教堂中殿和禮拜堂(公元 1208~1209 年)的壁畫,聖母教堂南禮拜堂(公元1233~1234 年)的壁畫,國王教堂的壁畫和聖尼古拉小教堂的壁畫。聖母教堂中的壁畫是來自希臘的畫匠所畫,而國王教堂內珍藏的是米歇爾和尤迪蒂喬斯最精美的壁畫作品。一組完成於 1314 年後不久的聖母生平壁畫,被公認為拜占庭代表作之一。
斯杜敦尼查修道院除了有一批被稱為“拜占庭時期的重要而珍貴的繪畫之外,還保存有 100 多件價值連城的珍寶。更值得一提的是,塞爾維亞歷史上第一部塞爾維亞文文學作品也是在此修道院問世的,而從拜占庭分離出來的塞爾維亞教會同樣也是在這裡誕生並發展壯大的,因此它成為塞爾維亞民族文化的象徵。
建築風格
由於東歐各國的教堂以正教(註:東歐大部分地區信仰東正教,(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波蘭例外)。亨廷頓在他的文明衝突論中提出西歐與東歐的分別在於是否信仰東正教,因此希臘應算是東方國家。前南斯拉夫地區也有部分民族信奉伊斯蘭教的拜占庭風格(拜占庭的建築主要繼承羅馬風格,早期教堂建築主要沿用羅馬陵墓圓形或多邊形的平面結構和萬神廟式的原穹頂。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占庭藝術中最輝煌的成就之一。鑲嵌畫在拜占庭藝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這種藝校彩色玻璃和石子鑲嵌而成的建築裝飾畫,成為教堂內部裝飾的主要形式。)居多,你可以參考俄羅斯的瓦西里大教堂(蔥頭),所以哥特建築(當然包括舊的哥特)興起到到15世紀時期巴洛克建築興起,拜占庭風格還是居多。
捷克人骨教堂
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名字由來
一名曾到耶路撒冷朝聖的修道院院長把帶回來的泥土撒在地上,自此,名門望族都以身後能葬於此地為榮。14世紀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的戰爭,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教堂里的天花板、牆壁上儘是人骨串成的裝飾品。據統計
,這些飾品大約用掉一萬具屍骨。神學家表示,天主教視死亡為神聖的事,死後將屍身獻給上帝,象徵無上的讚美,所以“人骨裝飾品”不值得大驚小怪。人骨教堂很小,兩三分鐘已可走完。但那別出心裁的人骨藝術,卻不由得讓人駐足細賞。只見4萬副經過消毒和篩選的骨頭,大小相同,被細緻地用來砌成燭台、祭壇、聖杯、門楣、拱門、吊飾甚至十字架。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教堂正中央那盞由人體各部分的骨骼造成的“人骨吊燈”——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台的頭顱,外形獨特,又仿佛附著死者的靈魂,邪惡詭異中帶著點懾人心髓的華麗。
布局
教堂入口處有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蠟台,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毯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在這裡四處可見十字架、王冠、垂帶等裝飾,均由各部位的骨頭拼湊而成。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骨骸均是成年男人的,而且上面有釘眼和被刀劍刺過的痕跡。這座“人骨博物館”,平時警戒森嚴,只有星期日才對外開放。累積這么多的遺骨,都是拜聖土之賜。13世紀的Sedlec地區修道院長亨利,銜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所帶回來的一把泥土就撒在教堂周圍的墓園裡,認為埋骨於聖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吸引了波希米亞地區,甚至中歐富豪紛紛將此地視為身後最佳福地,Seldec因而遠近馳名。後來的黑死病、胡斯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墓園的規模也因此擴大。15世紀間,受限於墓園胃納,修道院計畫另外興建一座禮拜堂來容納百多年來荒廢的遺骨,這項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務一開始是交由一位半盲的僧侶來執行,1870年間,一位受僱於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師傅,Rint開始將人骨排列成各種圖案,其中包括Schwarzenberg的家徽與Rint自己的簽名。
走下階梯,迎面而來的是一盞超級豪華的人骨吊燈,以及由四座小小的骷髏尖塔組成的巴洛克式的祭壇。站在大燈下往上一看,乖乖的不得了,屋頂竟也有一串串的頭骨裝飾,一個個的臉骨都是往下,看遍了兩個世紀來的遊客,也看遍了世間的變化無常。
殿堂的四周有四座都是骷髏及大骨堆砌而成,類似灶的建築,每一座大概都有上千上萬人吧!代表著眾多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有資格面對上帝的冠冕寶座,一直到死也沒有區別。洞內點上昏黃的燭光,灑在雪白的人骨上,仿佛有一股陰森悽慘的冷風吹過……其餘還有用骨頭排列成的簾幕、十字架、教皇用的皇冠等等。
比爾坦防禦教堂
羅馬尼亞建於15-17世紀的比爾坦教學是羅馬尼亞中部的要塞式教堂。15世紀初期作為商業中心,比爾坦空前地繁榮。至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比爾坦作為要塞城鎮成功地抵禦了強敵,因而被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
埃斯泰爾戈姆大教堂
是匈牙利全國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教堂。堂主聖壇上的大幅畫是名畫家蒂齊奧諾·阿蘇姆名作的複製品,他的原著在威尼斯的弗朗伊教堂中。複製品由米切洛蓋羅格利戈勒蒂繪製,中央園頂邊上的神父壁畫是路德維莫洛繪製的。一五零六年,鮑科茨托馬什主教在當時中世紀大教堂的地下園廳里完成了墓室的奠基工作。據文藝復興晚期的傑出建築師、畫家和藝術作家吉歐戈沃紹里考證,禮拜堂內白色大理石雕刻的聖壇是米切洛蓋羅的一位同事菲費路茨製作的。但最新考證又認為,費歐賴蒂努什也參與了,四周紅色大理石雕刻是他的作品。城堡禮拜堂的拱頂及其得體的內部裝飾表明了法國早期哥德風格的影響。禮拜堂結實的側面牆建成耳房形,裡面傳道者的畫像是後來十四世紀中葉繪製的。
土耳其人入侵後把禮拜堂改建為清真寺,雕像被打碎,把浮雕也搞得殘缺不全。但這座壯觀教堂的本身還是熬過了土耳其人的攻擊,成為城堡山上唯一的一座教堂。鮑克亞諾什把一千六百多塊雕塑碎片重新復原在大教堂內。中央圓頂是在修復的過程中新建的,國王的雕像是皮特羅德維多瓦在一八七五年製作的。教堂儘管後來有過不少增補、擴建,但鮑克設計的禮拜堂仍然是匈牙利文藝復興建築藝術中最有聲望的作品。它同時還表明當時義大利和匈牙利貴族之間的關係非常活躍,這一點從維榭格拉德和佩奇的教堂藝術中也可以得到證明。
莊嚴典雅的大教堂用巨大圓柱和高聳的中央圓頂從正面迎接從多瑙灣來的遊人,後面面向多瑙河的一側從河上和河的對岸看也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埃斯泰爾戈姆大教堂附近還可以看到匈牙利部落首領阿爾巴德時代城堡的遺址。從十世紀末開始建造、一百年以後又重新加固過的大公-國王官邸在一一八零年被拆掉,在這裡修建了巨大的城堡主塔和主教官邸的廂房。從雕刻作品可以看出當時匈牙利同德國和義大利的密切關係,但從一一九零年起也可以看到明顯的法國的影響。
馬加什教堂
細觀察馬加什教堂(Mátyás Templom ),可以發現這個外觀屬新歌德式的教堂,其實蘊含了匈牙利民俗、新藝術風格和土耳其設計等多種色彩,特別是一旁的白色尖塔和彩色屋頂,為整個教堂增加了些許趣味和生動,教堂內部的彩繪玻璃和壁畫,更是不能錯過的重點。馬加什教堂原本是布達聖母教會,後因匈牙利國王馬加什在此舉行婚禮而改名,也是匈牙利國王加冕之處。
13世紀迄今多次修整,經歷改朝換代的時代變遷,使馬加什教堂從最早的天主教堂,在土耳其占領時改為清真寺院,之後又加入了巴洛克和新哥德風味,因而成就現在深具特色的教堂,教堂內不定時會舉行音樂會或教會活動。教堂外三位一體廣場上的紀念柱,是18世紀這裡的舊城居民,為了紀念18世紀黑死病的消除而設立的,也是遊客聚集歇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