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布氂牛

斯布氂牛

斯布氂牛,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斯布氂牛被毛多為黑褐色,部分牛軀體和頭部有白點,少數有棕色和灰色。公牛體格大,頭較大而寬、粗重,角型向外折向上伸展,角尖距大,頸較短而粗;前驅發育良好,前胸寬而深,鬐甲較高,背腰平直,身體結實,結構緊湊,四肢粗而較短;體側下部密生粗毛,體軀夾生絨毛和兩型毛,裙毛密,尾毛較長而蓬鬆。母牛體格較大,頭型較方,大部分有角,角型向外向上伸展,角基較細,角尖距寬,鬐甲微凸,軀體結構緊湊,後軀發育相對不足,四肢較短而粗。斯布氂牛鮮肉肉色鮮紅、脂肪乳白色,肌間脂肪和胺基酸含量豐富,牛肉中鐵、鎂、鋅微量元素含量遠高於其他牛肉品種。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斯布氂牛”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布氂牛
  • 產地名稱: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
  • 品質特點:體格大,肉色鮮紅、脂肪乳白色,肌間脂肪和胺基酸含量豐富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生產性能,產肉性能,產奶性能,毛絨特性,繁殖特性,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草地資源,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斯布氂牛被毛多為黑褐色,部分牛軀體和頭部有白點,少數有棕色和灰色。公牛體格大,頭較大而寬、粗重,角型向外折向上伸展,角尖距大,頸較短而粗;前驅發育良好,前胸寬而深,鬐甲較高,背腰平直,身體結實,結構緊湊,四肢粗而較短;睪丸較小,緊縮懸在後腹下,不下垂;體側下部密生粗毛,體軀夾生絨毛和兩型毛,裙毛密,尾毛較長而蓬鬆。母牛體格較大,頭型較方,大部分有角,角型向外向上伸展,角基較細,角尖距寬,鬐甲微凸,軀體結構緊湊,後軀發育相對不足,四肢較短而粗,乳房緊湊,乳頭短細,乳靜脈不明顯。
斯布氂牛斯布氂牛

內在品質指標

斯布氂牛鮮肉肉色鮮紅、脂肪乳白色,肌間脂肪含量豐富。牛肉中微量元素含量遠高於其他牛肉品種,胺基酸含量豐富。
斯布氂牛鮮肉理化數據
名稱
理化數據
名稱
理化數據
名稱
理化數據
蛋白質含量
≥20克/100克
鐵含量
≥4毫克/100克
鎂含量
≥20毫克/100克
脂肪含量
≦2.8克/100克
鋅含量
≥6毫克/100克
鈣含量
≥4毫克/100克
胺基酸總含量
≥16克/100克
≥1.70克/100克
≥0.70克/100克
≥0.80克/100克
≥0.80克/100克
≥2.80克/100克
≥0.80克/100克
≥0.90克/100克
≥0.80克/100克
≥0.40克/100克
≥0.50克/100克
≥1.60克/100克
≥0.80克/100克
≥1.60克/100克
≥0.60克/100克
≥1.20克/100克

生產性能

放牧條件下,斯布氂牛成年氂牛體尺、體重
性別
體重(千克)
體高(厘米)
體斜長(厘米)
胸圍(厘米)
管圍(厘米)
300.2±32.46
120.80±7.79
128.6±8.10
169.9±14.12
18.85±1.16
196.66±23.77
102.90±4.89
124.17±7.64
153.52±7.87
15.88±1.61

產肉性能

在放牧條件下,成年斯布氂牛產肉性能
性別
宰前重
(千克)
胴體重
(千克)
淨肉重
(千克)
屠宰率(%)
淨肉率(%)
胴體產肉率(%)
骨肉比
254.65
114.13
88.67
44.76
34.82
77.69
1:3.48
205.94
101.29
82.62
49.18
39.98
81.55
1:4.43

產奶性能

斯布氂牛全奶牛和半奶牛平均擠奶量
類型
總乳量
各月份擠乳量(千克)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全奶
216
25.92
34.56
47.52
54
36.72
17.28
半奶
143.4
17.21
22.94
31.55
35.85
24.38
11.47
平均
179.7
21.56
28.75
39.54
44.93
30.55
14.38

毛絨特性

斯布氂牛平均產毛量達0.7千克,毛絨的比例為1:1-2,平均產絨為0.5千克。斯布氂牛絨毛細度平均為25.74微米,粗毛細度平均為67.82微米,絨毛伸直長度平均為2.97厘米,粗毛伸直長度平均為10.78厘米,絨毛強、伸度分別為21.4克,42.98%.

繁殖特性

斯布氂牛晚熟,大部分母氂牛3.5歲性成熟,開始初配,4.5歲初產。公氂牛3.5歲初配,以4.5-6.5歲的配種效率最高。母氂牛一般7-9月份為發情期,發情持續期一般1-2天,發情周期14-18天。種公牛利用年限為14年,大部分公牛都是在6歲時才去勢,6歲以前都可以配種,母氂牛使用年限從3.5歲開始,到20歲左右還在使用。母氂牛2年1產,繁殖成活率平均為61%。犢牛平均初生重公犢牛為13千克,母犢牛為10千克;斯布氂牛母牛泌乳期180天,擠奶量為220千克以上,乳脂率達6%以上。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墨竹工卡縣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山川相間,河谷環繞,草原廣布。地勢呈東高西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屬藏南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拉薩河谷平原的一部分。

土壤情況

墨竹工卡縣土壤類型主要包括4個土類(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山地灌叢草甸土和新積土)、11個亞類、5個土屬、14個土種,成土母質多為第四紀洪積物,土層分布規律明顯,砂粘土相間,層理交錯,表層質地按距河流由近及遠,沖積物由粗到細分布。

水文情況

流經墨竹工卡縣境內有拉薩河,拉薩河作為雅魯藏布江中游一條較大支流,年平均流量287立方米/秒。流經墨竹工卡縣處於拉薩河中上游、米拉山西側。其徑流主要由降水、雪水補給,其次為地下水補給,河流泥沙含量小,水環境質量現狀良好,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標準。

草地資源

墨竹工卡縣可利用草場面積553.99萬畝,主要分布在海拔3900-4500米,屬高山草甸草場,植被種類繁多、覆蓋度大、生長較好;主要以耐寒而較喜濕莎草科為主,多形成草甸植被。其次灌叢種類較多,與草甸混生分布。境內主要農作物有青稞、豌豆、油菜、冬小麥、春小麥、土豆、蕎麥等,為斯布氂牛提供了飼草料資源。

氣候特徵

墨竹工卡縣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特點是高寒乾燥,空氣稀薄,冬春多大風,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5.1-9.1℃,極端最高氣溫在30℃左右,出現在6月,年平均最高14-16.1℃,夏季平均最高在20-24℃,冬季極端最低氣溫在-16--23℃(出現在1月),年無霜期約9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為2813.5小時。年降水量515.9毫米,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為斯布氂牛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適宜的水熱條件。

歷史淵源

斯布氂牛以品質優良而聞名於西藏,斯布氂牛體格碩大,是西藏四大優良氂牛品種之一,是舊西藏達官貴人享受的貢品。
“斯布”為地名,原是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牧場,多高山峽谷、山峻溝深,牧草繁密、草質優良,20世紀70-80年代頻有野氂牛群出沒,斯布氂牛正是在這種高寒草甸草場以及不斷滲入野氂牛基因的背景下,經當地民眾長期選育形成的地方品種。
斯布氂牛走出山溝變成商品,成為當地牧民民眾增收致富的產品。對於斯布溝的牧民來說,氂牛的全身都是他們增收致富的寶。斯布氂牛的毛、骨、肉在市場上同樣能夠銷售。養殖耗牛是農牧民增加收入的一條重要渠道,氂牛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副產品,開發氂牛的副產品已成為動物源產品的趨勢和新興產業,也逐漸成為各肉聯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熱點之一。
2019年,墨竹工卡縣投入500萬元實施斯布氂牛品種保護和氂牛短期育肥項目,同時與自治區農科院對接,達成了斯布氂牛種牛培育技術服務合作意向。2019年,墨竹工卡縣斯布氂牛核心區有近500頭種牛。

生產情況

2018年,斯布氂牛地域保護範圍為氂牛8010頭,肉牛年產量為253.75噸。

產品榮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斯布氂牛”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斯布氂牛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工卡鎮扎雪鄉扎西崗鄉甲瑪鄉日多鄉塘加鄉尼瑪江熱鄉門巴鄉及縣轄鎮,總計8個鄉鎮。地理坐標東經91°31′27″-93°00′30″,北緯29°20′00″-30°20′01″。斯布氂牛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面積為37.92萬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509。
特定生產方式
1、品種:斯布氂牛是全國六個生產區12個優良的生態類型之一,已經列入中國畜禽品種中,墨竹工卡縣是斯布氂牛的中心產區,養殖斯布氂牛要符合《斯布氂牛》(DB54/T0071-2013)標準。
斯布氂牛斯布氂牛
2、飼養方式:斯布氂牛生產全過程以純天然放牧為主,在冬春枯草期給予適當補飼(以當地種植青稞、豌豆、油菜及冬小麥為主要的補飼原料),故牛肉產品符合綠色有機標準。
3、飲用水:符合《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8)標準。
斯布氂牛斯布氂牛
4、疫病防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獸藥使用符合《無公害農產品 獸藥使用準則》(NY/T5030-2016)的規定。
5、屠宰工藝技術:符合《畜禽屠宰衛生檢疫規範》(NY467-2001),滿足《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GB/T17237-2008)規定。
6、加工:按需求對部位進行分割包裝。在24小時內使肉深層中心溫度達到0-4℃、深層中心溫度不高於-15℃進行冷凍牛肉生產。
7、無害化處理:符合《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規範》(農醫發〔2017〕25號)。
8、運輸:應使用清潔、乾燥、無異味,符合食品要求的冷藏車(箱)或保溫車(箱)。運輸時不得與有毒、有害、有污染物混裝、混運。
9、貯存
9.1貯存條件:凍牛肉應貯存在相對濕度95%-100%,溫度-18℃的冷庫內,冷庫溫度一晝夜升降幅度不得超過1℃。
9.2保質期:冷凍運輸和貯存,凍牛肉保質期為12個月。

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1生產經營的斯布氂牛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1.2已取得斯布氂牛生產經營資質。
1.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2.1可以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斯布氂牛地理標誌(宜春大米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等)。
2.2可以使用登記的斯布氂牛地理標誌,進行產品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斯布氂牛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3.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3.2保證斯布氂牛地理標誌農產品品質和信譽。
3.3正確規範地使用斯布氂牛地理標誌。
3.4斯布氂牛地理標誌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斯布氂牛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3.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偽造、冒用斯布氂牛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3.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斯布氂牛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