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傷寒(地方性)

斑疹傷寒(地方性),又稱蚤型斑疹傷寒或鼠型斑疹傷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疹傷寒(地方性)
  • 別名:蚤型斑疹傷寒、鼠型斑疹傷寒
  • 傳播途徑鼠蚤
  • 屬性:急性傳染病
  • 病原:莫氏立克次氏體
病因,表現,分布,參考書目,

病因

莫氏立克次氏體引起、經鼠蚤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表現

其臨床表現與斑疹傷寒(流行性)相似,但病情較輕,病程較短,併發症少,病死率低。氯黴素及四環素為其特效藥物。病後可獲持久免疫力,再次發病者罕見。與流行性斑疹傷寒有交叉免疫。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較多。

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散發,在大洋洲、西太平洋的一些國家仍較多見。中國的東北各省、上海、北京、湖南、四川、河南、貴州及雲南等省市均有發生,在東北、河南、河北等省某些地區,有爆發流行的報告。
病原為莫氏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mooseri),又稱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typhi),其形態、大小、染色、培養特性及抵抗力,均與普氏立克次氏體相似,但不同的是莫氏立克次氏體對豚鼠有致病力。雄性豚鼠感染後,除發熱外,陰囊紅腫、睪丸腫脹、鞘膜漿膜細胞中可見大量立克次氏體,這稱為陰囊腫脹反應,又稱尼爾-莫澤爾二氏反應。豚鼠接種普氏立克次氏體後僅有輕度陰囊腫脹,可用這點鑑別兩種立克次氏體。
莫氏立克次氏體可感染大白鼠引起發熱及死亡,立克次氏體能在鼠腦記憶體活數月,並可傳代,可藉此保存毒株,而普氏立克次氏體只能在大白鼠發生隱性感染。莫氏立克次氏體接種小白鼠腹腔可引起致死性腹膜炎及立克次氏體敗血症,而普氏立克次氏體則不致病。家鼠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鼠蚤為主要傳播媒介。
傳播地方性斑疹傷寒的蚤主要是印鼠客蚤,具帶病蚤、緩慢細蚤也能傳播。鼠蚤吸入帶有病原體的鼠血後,立克次氏體在蚤腸壁細胞中繁殖,隨蚤糞排出,在鼠蚤吸人血時,經叮咬處侵入人體。帶有立克次氏體的蚤糞污染皮膚,立克次氏體從抓痕處侵入人體,用手擠破鼠蚤時,病原體也可經皮膚傷痕侵入。
此外,病原體又可經眼結膜侵入;含立克次氏體的乾燥蚤糞可隨塵土飛揚,經呼吸道吸入;食入含有病原體的鼠尿污染的食物亦可受染。一些實驗證明,人虱亦能傳播本病,某些家庭中的暴發流行可能與人虱傳播有關。本病潛伏期為6~14日,多數為12日。驟起高熱,體溫可達39~40℃左右,多呈弛張熱。
伴有劇烈頭痛、全身肌肉疼痛、顏面及球結膜充血。病期第4~7日出現紅色充血性丘疹及斑丘疹,一般分布於胸、腹部和兩上肢皮膚,很少有出血性皮疹;少數病人可不出現皮疹,中毒症狀較輕。很少發生譫妄、狂躁及昏迷。有輕度脾腫大。
病程較短,為9~14日。診斷根據當地流行情況、居住環境中有家鼠、被鼠蚤叮咬史及典型臨床表現。為確診可做魏爾-費利克斯二氏(曾譯外斐氏)反應,效價1:160以上為陽性,病程中抗體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者,診斷意義更大。但流行性斑疹傷寒時本反應亦呈陽性,故亦可做立克次氏體凝集反應和補體結合反應,陽性效價為1:40以上。可與流行性斑疹傷寒鑑別,用莫氏立克次氏體作抗原與病人血清反應,其效價較以普氏立克次氏體作抗原高4倍以上。此外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種於雄性豚鼠腹腔內,3~10日後可引起發熱、陰囊紅腫及睪丸腫脹等陰囊腫脹反應,藉此可與流行性斑疹傷寒區別。
用四環素或氯黴素治療有特效,常於治療24~48小時後退熱,皮疹和中毒症狀減退。尚須注意臥床休息,加強支持和對症治療。預防應以滅鼠和滅蚤為主,也應注意滅虱。為提高人群免疫力可接種流行性斑疹傷寒疫苗,因其有交叉免疫作用,故亦可預防地方性斑疹傷寒。

參考書目

魏曦主編:《醫用立克次體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