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媒立克次體病,簡稱立克次體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體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種急性感染的統稱,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傳播媒介主要為節肢動物如蜱、虱、蚤、蟎等,也可因家畜如貓、犬等抓、咬而發生。以往人們普遍認為立克次體(Ricketsias)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蟲媒立克次體
- 外文名:rickettsiosis
- 簡稱:立克次體病
- 類型:微生物
症狀,併發症,治療方法,傳播,病因,分類,檢查診斷,
症狀
多數立克次體病臨床上可表現為發熱,頭痛和皮疹三聯征,多發於春季和夏季,常有蜱咬,野營或職業性暴露病史。
併發症
有的還伴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症狀和其他實質器官損害,還有的造成神經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肺,脾等損害症狀,不同的立克次體能引起不同的疾病。
治療方法
氯黴素、四環素、多西環素(強力黴素)等對各種立克次體病均有相當療效。多西環素在國內某些報告中的療效尤為突出,可使發熱和其它症狀及早消退,病程明顯縮短,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缺少其它藥物對本病療效的大系列報導。由於這些抗生素僅能抑制立克次體的繁殖,而不能將其全部殺滅,因而某些立克次體病用藥後的復發可見增多,但不同株間可有明顯差別。對於確診的危重病人,在療程中可採用短期(3天左右)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激素)聯合抗生素治療。對於重症立克次體病病人,支持療法也很重要。 立克次體為細胞內寄生微生物,抗菌藥物套用必須堅持完成全療程(7天)。
傳播
(一)傳染源主要為小哺乳動物(嚙齒類)和家畜,而人則是流行性斑疹傷寒和戰壕熱的唯一或主要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傳播媒介極大多數為節肢動物如蜱,虱,蚤,蟎等,各種立克次體以共生形式存在於節肢動物體內,立氏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小蛛立克次體等並可經卵傳代,蜱,蟎,虱,蚤等的糞便中均含有病原體,而隨糞排出體外;此外蜱和蟎體內的立克次體尚可進入唾液腺和生殖道中,各種立克次體主要經節肢動物叮咬從皮膚進入人體,而貝納柯克斯體主要從呼吸道進入體內而使人受染。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不同立克次體病的好發人群有較大差別。
人感染後可獲相當穩固免疫力,在立克次體各組內(舊分類)尚存在交叉免疫現象,某些患者臨床痊癒後,病原體可依然潛伏體內待機而動,當體內免疫力相對減弱時即可導致復發,但一般於停藥後1~2周內發生,可能與套用氯黴素,四環素類等時間過早,療程過短等因素有關,患流行性斑疹傷寒後數月至數年可在無再感染的情況下復發(稱復髮型斑疹傷寒),乃一特殊例子。
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Q熱等呈世界性分布,而很多以蜱為媒介的斑點熱組則呈地方性流行,國內較常見的立克次體病有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恙蟲病,Q熱,北亞蜱傳立克次體病等。
病因
隨著立克次體分子生物學(16srRNA序列,DNA-DNA雜交,全DNA或基因片段,質粒等)研究的進展,舊的立克次體分類已不能完全反映立克次目中所有種屬的全貌,應運而生的是根據遺傳物質對立克次體進行新的分類,16srRNA序列的分析顯示,立克次體可分為兩個亞群,α亞群包括立克次體(Rickettsia),埃立克體(Ehrlichia),埃菲比體(Afibia),考德里體(Cowdria)和巴通體(Bartonella);γ亞群包括柯克斯體(Coxiella)和沃巴哈體(Wolbachia),現並已發現很多新的種屬如日本立克次體(Rickettsiajaponica),查菲埃立克體(EhrlichiaChaffeensis),腺熱埃立克次體(EhrlichaSennetsu),漢賽巴通體(Bartonellahenselae)等,羅卡利馬體(Rochalimaea)的名稱已為巴通體所取代,故戰壕熱的病原體也應改稱為五日熱巴通體(Bartonellaquintana)。
分類
4種與人類關係密切的立克次體。
1.普氏立克次體,是流行性斑疹傷寒和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它為短桿狀,0.8微米~2微米×0.3微米~0.6微米,也可長達4微米,單個存在或呈短鏈狀,當人受到感染後,經10天~14天的潛伏期,驟然發病,有劇烈頭痛,周身痛和高熱,4天~7天后出現皮疹,嚴重的為出血性皮疹,有的還伴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症狀和其他實質器官損害,流行性斑疹傷寒,在人口密集和昆蟲繁盛的環境內比較嚴重,當流行時,病人平均死亡率20%,嚴重時可達70%,病原體借人虱在人群中傳染,所以滅虱是預防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重要措施。
2.莫氏立克次體,是地方性斑疹傷寒(也稱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它的傳播方式與普氏立克次體不同,它的自然宿主是家鼠,主要由鼠虱在鼠群中傳播,如果鼠死亡了,鼠虱才離開鼠,轉而叮吸人血,而使人受傳染。
3.立克次氏立克次體,是落基山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最初發現於美國的落基山地區的蒙培拉州的山谷,疾病流行時,病人的死亡率高達90%,立克次氏立克次體在自然界中寄生於蜱和蜱所寄居的動物體內,人受蜱叮咬就會染病。
4.恙蟲病立克次體,是恙蟲病(叢林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本病首先在日本發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省也有病例報告,在日本,病人的死亡率約有60%,這種病原體由恙蟎叮咬侵入人體,隨血液擴散至血管內皮細胞中生長,發病,貯藏病原體的動物為野生齧齒動物並借蟎傳播,得了恙蟲病,先是被叮咬處出現潰瘍,周圍有紅暈,潰瘍上蓋有黑色焦痂,此外,還有皮疹,並造成神經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肺,脾等損害症狀。
可見,不同的立克次體能引起不同的疾病,但由於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所以,治療方法也有一些共性,如一般的輸液,良好的護理,隔離等,用藥上也有些相似,通常情況下,治療立克次體病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有較高療效,用氯黴素治療恙蟲病時,必須連續用藥4周,否則容易復發,四環素藥品也同樣有效,同時還可以用來治療斑疹傷寒等。
檢查診斷
用於立克次體病診斷的方法雖有多種,但最常用者仍為外斐試驗,宜取雙份或三份血清標本(初入院,第2周和恢復期)滴定效價在1∶160以上者為陽性,有4倍以上增長者則更具診斷意義,次常用者為補結試驗和微量凝集試驗,其它如IFA,ELISA,固相放射免疫測定(SPRIA),乳膠凝集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免疫電鏡等也有助於診斷,但臨床上套用較少或僅供研究,流行病學調查等之用。
病原體的分離可採用雞胚培養,組織培養,或豚鼠,小鼠,大鼠等動物接種,戰壕熱的病原體可在以血瓊脂為基礎的培養基上生長,除戰壕熱病原體和其它巴通體之外,其它人類立克次體病病原體的初代分離均採用豚鼠或(和)小鼠接種,由於病人血中立克次體很少,接種和組織培養等方法往往失敗,且易導致實驗室傳播,不宜推廣。
早期有效的治療可使抗體產生延遲1周左右,因而必須在發病後4~6周重複血清學檢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