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身斷髮
- 出處:《左傳·哀公七年》
- 拼音:wén shēn duàn fà
-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裝束
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斷髮紋身,成語,出自古文獻,讀音duàn fā wén shēn,即是剪短頭髮、身上紋圖案之意。"斷髮文身"是古代南方百越地區海邊、大河邊古越族居民共同的生活風尚,同時...
文身斷髮成語解釋 編輯 【釋義】: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斷髮文身,即是剪短頭髮與文(紋)身。”斷髮文身“是遠古至秦朝時期南方百越地區繁衍生息在沿海(或大河邊)百越居民共同的生活風尚,同時身上紋龍圖案也是古越人圖騰...
文身俗稱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是在人單調的皮膚上刻畫出理想中的畫面,成為人生的永恆,留住記憶作為人生中最美的圖畫,原本不是壞人專屬的標記,文身的圖案無論是...
文身翦發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wén shēn jiǎn fā,意思是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文身文身亦稱紋身、雕青,俗名刺花。是有意識地將花紋、鳥獸圖象、文字等在人體皮膚上畫好,然後用針尖刺破皮膚,擦入墨汁,硃砂、菸灰或其他染料,再甩醋塗抹,使色素...
被發文身,讀音pī fà wén shēn,是漢語辭彙,指的是古代東夷的風俗,該風俗形式類似南方百越的"斷髮文身"風俗。該辭彙出自《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文身。...
拼音:xiāo;〔猲~〕見“猲”。古同“驍”:“(雷滿)為人兇悍~勇,文身斷髮。”簡體部首:犭,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繁體部首:犬,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
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譯文】古公亶父有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
《漢書·地理志》記越人“文身斷髮,以辟餃龍之害”。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
觀斯集者,應念恍然於中國文教之振興、辭章之懿鑠,迥非吾國往日之文身斷髮、茹毛飲血者所能仿佛其萬一也。是為序。《古文選珍》的出版,確實帶來了眾多好評,...
《漢書·地理志》有越人“文身斷髮”的記載;《淮南子·哀諼俗訓》亦有:“越人發”的記載;《雲南通志稿·南蠻志》插圖中烏蠻婦女的髮式,前頂作齊額短髮,腦...
父欲傳位於季歷,後立季歷之子姬昌;仲雍與太伯主動避讓,從陝西渭水之濱遷居到江蘇無錫、常熟,斷髮文身,耕田自足。太伯即位吳國君主,無子,而仲雍繼位。仲雍墓位於...
由於百越民族長期處於政治上落後的狀態,"斷髮文身",並沒有中原先進的禮樂文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越國實際上都處於部落聯盟的狀態中。在勾踐滅吳之後,越國也沒有...
傳說其先祖乃大禹的後裔,被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文身斷髮,被草萊而邑”(《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歷二十餘世而至允常。公元前五一○年,吳王闔閭攻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