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文理(文科和理科的合稱))

文理分科(教育制度)

文理(文科和理科的合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理分科是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等地區和世界上部分國家所實行的一種教育制度,即將教學課程分為文科和理科讓學生做出選擇後進行分別教育。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進入高二階段進行的。雖然實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語文、數學和外語,所分的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文理分科造成“兩種文化”,即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的割裂。

2021年9月15日訊息,江西、安徽、貴州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理分科
  • 實行地區: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
  • 性質:教育制度
  • 必修課語文數學外語
  • 實行時間:高一進入高二階段
  • 初始時間:1977年
  • 涉及學科: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基本概述,歷史沿革,學生選擇,分科爭議,反對者觀點,支持者觀點,相關評論,各方觀點,香港文理分科,台灣文理分科,割裂文化,

基本概述

必修科:語文、數學、外語
文科綜合:思想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
但現行的制度要求文理科在高二會考前仍進行九門科目。但這在很多學校只是象徵性地保留,也更多隻為了應付會考或上級的檢查。實際的教學上老師也不太重視,而大部分的學生也輕視這些科目。而在會考或其它的檢查之後學校就直接將這些科目從課程表上刪除。文科、理科數學上也有所區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文理分科制度將逐漸被取消。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專家教師與學生意見相左

歷史沿革

文理分科在大陸始於1977年的恢復高考。但事實上這種制度源於對蘇聯模式的照搬。二戰使蘇聯損失了大批知識分子,因此戰後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來快速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大陸1949年後,同樣急需專業人才,因此開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慶等最早的8所外語學校,並在50年代開始了對高校的合併。當時實現工業化是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為了適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將同類專業院校合併為專業學院,建起適應計畫經濟體制的高校體制。這樣的合併加強了工科院校的專業性,但也造成專業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財經等學科也被削減。
但在文革結束前,大陸的高中一般都沒有實行文理分科。1977年,恢復高考制後,為分類選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開始。
2021年9月15日訊息,江西、安徽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學生選擇

對於學生選文還是選理,學生乃至家長、老師都要做一番艱難的抉擇。當然,有人對分科持反對態度。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
但面對高考的統一指揮,學生仍須作出決定——不是選文就是選理。總體而言,選理的人數要多於選文的,在一般的學校,這個比例是3:1。
影響學生作出選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某個學生擅長的是文還是理、未來就業形勢(這主要受家長及老師的影響)、個人的興趣、愛好及理想等。但有時候其它因素也會影響到一個學生的選擇,如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更多地建議選文,老師的實力差異也會影響學生的選擇(如果某科教師的實力強勁,則易吸引學生選擇此科)。

分科爭議

文理分科與應試教育一樣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反對者觀點

多數的教育家、學者及部分教師、家長對文理分科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文理分科讓學理科的學生不再學習政治、歷史、地理,更少閱讀文學經典等,使理科生知識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時甚至連基本的文學常識都不懂;而同時這也導致文科生對物理、化學、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導致科學思維與科學精神缺乏。另外,因為文理科的數學試題不一樣(文數比理數難度小,涉及的知識點少,要求低)導致文理科學生的數學素能也不均衡。綜上所述,文理分科將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將對中華民族的復興造成負面影響,將其視為大毒瘤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