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為四川文理學院下屬二級學院,於2016年7月合併原文學與新聞學院和文化與傳媒學院組建而成,簡稱文傳學院,其前身為1976年學校開設的中文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
- 成立時間:2016年
- 主管部門:四川文理學院
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是學校順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整合,於2016年7月合併原文學與新聞學院和文化與傳媒學院組建而成的,簡稱文傳學院。原文學與新聞學院創建於1976年,與學校同齡,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二級學院之一。原文化與傳媒學院成立於2009年7月,是學校較年輕的二級學院之一。整合後的文學與傳播學院實現了古典與新潮、傳統與當代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傳統文學學科的現代傳播,強化了現代新興傳播學科的文化根基。
學院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樂於奉獻、教學效果好、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0餘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博士13人,校學術帶頭人6人、學術骨幹4人、教學名師5人。學院還在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聘請有若干專家學者、業界精英承擔學院學生的教學、實踐指導等工作。學院擁有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授職稱獨立評審權。教師榮獲省、校級教學成果獎10餘次,青年教師在學校優質課競賽中多次榮獲文科組第一名。近年來,我院教師承擔省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建設課程12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套用型試點專業1個、省級卓越教師培養計畫項目1項,承擔國家、省、市、校級重點科研項目40多項,在《明清小說研究》《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學術月刊》《宗教學研究》《民族藝術》《江漢論壇》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近50部,科研成果獲獎60餘人次。
學院現開設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文化產業管理、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6個本科專業和影視多媒體技術1個專科專業。辦學以來,已為社會各界培養了近6000名專業基礎紮實、社會適應力強的合格人才,湧現了一大批全國著名的教師、作家、新聞記者、主持人和企業家, 77級“星光文學社”的主要成員譚力、田雁寧、張建華等人後來成長為享譽全國的“巴山作家群”的中堅。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600餘人,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學院建有電視演播室、非線性編輯實訓室、影視節目包裝實訓室、電視攝像實訓室、攝影棚、表演基礎實訓室、化妝造型實訓室、形體訓練室、文案製作室等實驗(訓)室,能夠滿足各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需求。與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湖南衛視、東方衛視、山西衛視、達州電視台、達州日報等數十家廣播電視台、報社、網站及達州周邊市縣二十多所中國小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全院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專業實習和實踐鍛鍊的平台。
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各專業必修、選修等七大課程模組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第二課堂,鼓勵學生進入巴蜀風文學社、紅燭劇社、詩詞俱樂部、影視協會、弧線思維工作室、新聞窗、晨曦國學研究會、大學生通訊社、青年志願者學會、藝術團等學生社團,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定期舉辦課本劇大賽、文化傳媒月、演講賽、辯論賽、影視攝影作品大賽、朗誦賽、徵文比賽、三筆字等校內競賽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夏青杯朗誦比賽、金話筒主持人比賽、全國婚慶行業職業技能比賽、萬峰林國際微電影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節等競賽活動,全面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學院將繼承和發揚40多年所積澱的辦學基礎與“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學校精神,秉持“博文大理、厚德篤行”的校訓,貫徹落實學校“三心四能五複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堅持 “重專業基礎、強職業技能、跟行業前沿、寬就業口徑”的學院辦學思路,加強與相關兄弟院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地方企事業單位、校友的聯繫與溝通,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