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總體框架,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教學條件,教師隊伍,設備資源,教學經費,質量保障,培養模式,數據統計,發展前景,考研方向,就業方向,開設院校,
發展歷程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是20世紀90年代末,國家根據社會經濟及文物事業的發展需求,特別設立的新專業。
1989年,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畫論證通過,標誌著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個文物保護專業誕生。
1993年,北京大學在考古學專業下設定了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方向(1998年開始招收本科專業學生)。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或批准設定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該時段,復旦大學也曾開設過文物保護技術本科專業(後均因各種原因停止招生)。
201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代碼由060106W變更為060105T。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開設有文物保護類專業或研究方向的高校總計70餘所。其中,19所高校開設本科專業,大專高職類院共19所。除了新疆、海南、寧夏等少數地區外,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有文物保護類相關專業或研究方向的高校分布。
培養目標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應堅持以
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紮實的理論基礎、廣博的歷史知識、深厚的人文素養、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思辨能力,掌握歷史信息蒐集、考證與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歷史過程和現實處境中考察特定的歷史現象,記錄、蒐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形成合理的見解,以開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類社會生活及其價值觀念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及相關科研部門從事歷史學教育與研究,適應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
培養規格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本科專業學制一般為4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但最短不得少於3年,允許學生因創新創業而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總學分為150學分左右,每16學時折算為1學分。各專業的總學分按照學校規定實施,但專業類課程的學分所占比例不得低於60%。對按規定修滿學分並符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可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素質要求
擁有優良道德品質;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時代意識和國際視野;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嚴謹的科學精神;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知識要求
掌握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對相關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亦有所了解;熟悉並掌握歷史學的核心知識、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國國內外史學界的重要動態;能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觀察和認識歷史問題,具備一定的哲學思辨能力和文學素養。
能力要求
掌握資料分類、檢索、甄別等基本技能,具備提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擁有較強的古代漢語解讀能力,能夠查閱和利用相關外文資料,可用外語進行學術溝通與交流;熟練掌握電腦及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手段,具備以書面、口語和多媒體方式向社會傳播、普及歷史文化與知識的能力。
課程體系
總體框架
課程框架總體上包括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和畢業論文(設計)。理論課程主要由通識類、公共基礎類和專業類三類課程組成。實踐教學包括專業技能訓練、專業實訓和專業實習。
各高校可選擇一些反映學科前沿、學校特點和地域特色的課程作為選修科目。有條件的學校可制訂並實施國內(外)學生交換計畫,進行各種形式、層次的聯合培養,開展雙語教學或純外語授課,還可以引進外籍教師。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最後形成的課程結構,應覆蓋專業知識體系的主要領域。
理論課程
通識類課程主要包含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藝術教育類和創新創業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藝術品位和創新創業意識。其中,修讀自然科學類和創新創業類的課程原則上不少於2門。師範類院校學生須修讀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教師教育系列課程。
公共基礎類課程主要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計算機基礎與套用、大學外語、大學體育等。
①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指關於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課程,含通史課程、基礎理論課程、基本技能訓練課程。如師範類院校應開設歷史學科教學論、歷史教學技能訓練等課程。
②專業選修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主要指深化專業知識,反映學科前沿和學校特色的課程,含斷代史、國別史、區域史、民族史、專門史等。
實踐教學
專業技能訓練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主要課程有歷史文獻檢索、史學論文寫作、田野調查與考古發掘報告撰寫、博物館陳列設計訓練、公眾歷史策劃等。師範類院校應開設教學案例設計與研析等課程。
專業實訓主要指專業考察(如文化遺址考察、博物館研習)、社會調查(如口述歷史)、大學生自主科研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師範類院校還可進行教學見習等活動。
專業實習主要包括教育實習、田野考古實習、博物館工作實習、社會實習(如新媒體歷史傳播實習)等。各類實習應有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具體要求。實習總時間一般不少於2個月。
(1)選題要求
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完成專業學習的必要環節,可採取學術論文、案例分析、專題設計、調研報告等多種形式。選題力求立足於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前沿,對相關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有較為系統和全面的了解。能夠明確選題的意義,力求在理論與方法上有所創新。學生擬定選題後,須經指導教師審定和同意,方可作為畢業論文(設計)選題。
(2)寫作要求
畢業論文(設計)應以史料為基礎,立論明晰,表達準確,文意通順,邏輯嚴密,論證合理,力求達到一定學術水準;在理論和方法上,力求有所創新;鼓勵使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開展研究。寫作須符合學術規範,章節劃分、圖表注釋、參考書目的格式等應符合各高校教務管理部門要求。
(3)指導要求
為保證和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各專業應為本科生指定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加強畢業論文(設計)在選題、開題、撰寫等各個環節的指導和檢查,強化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教育,並指導學生進行論文(設計)答辯。必要時,可聘請專業實務部門相關人員共同指導。
教學條件
教師隊伍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的師資隊伍,應根據專業的學科定位、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和授課時數等需要確定。各專業的專任教師一般不少於13人,另可根據專業需要在相關部門聘請一定數量的主講教師。各專業生師比不高於18:1。
專任教師的專業結構合理,有學術造詣較高的學科或專業帶頭人和數量適宜的骨千教師。專任教師隊伍的學科背景應涵蓋專業類課程體系所含的知識領域,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不低於30%;55歲以下的中青年專任教師比例不低於總數的2/3。
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提倡師德自律。系統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開闊的學術視野,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能捕捉前沿性的學術問題並具有研究這些問題的能力。能結合學術前沿,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參加教研室或教學團隊對課堂教學的集體研討,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精心設計課程教學計畫,認真備課,組織課堂教學,進行課外輔導和教學質量自我評價。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學相長,處理好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專業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和研究,進行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
學校與院系應重視和發揮教研室組織教學的作用,加強教學研討,鼓勵和支持教師進一步深造,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並在時間、經費等方面予以支持。教師不能僅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知識,應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參加相關培訓及研修,追蹤學科前沿,更新知識結構,開闊學術視野,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設備資源
具備基本的教學辦公場所和設備,能滿足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學校圖書館和院系資料室有較為豐富的歷史學類圖書、期刊、專題文獻、音像資料、電子書和資料庫等,覆蓋相關知識領域。應及時增加中國國內外最新專業圖書資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需要。
根據自身條件和專業教學需求,建立1~2個專業實驗室(如歷史數據統計與分析實驗室、歷史文化創意實驗室、科技考古實驗室),並配置必要的儀器設備。
購買和自建若干專業知識資料庫,能夠為師生提供便捷的文獻檢索、科技查新、代檢代查、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服務。積極與中國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學術聯繫,及時了解和掌握專業前沿信息。有條件的院校,可建設專門的教學信息資源平台,或若干門線上開放課程等數位化教育資源。
建設至少2個相對穩定和開放的校內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滿足實踐教學需要。如師範類院校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教學實習基地。
各專業應提供必要的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經費,保障實踐教學和教育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教學經費
新開辦的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應有充足的經費保障,以購置圖書資料及進行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
各高校應保證為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提供不少於學校其他人文學科專業的教學經費,且逐年有所增長。
質量保障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專業教學質量保障、監控與評估辦法及實施細則。對專業定位、辦學思路、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定、管理評審、教學評估、公眾監督,以及教學質量監控機構、責任人及職責等予以明確規定,在教務運行、教學過程、教學經費、設施建設、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計畫修訂、實踐教學改革等方面,建立起全方位、分層次的質量管理體系。應定期進行全面的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
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督導組的作用,建立領導聽課、專家督導、同行評議和學生評教相結合的機制,融日常管理、定點管理和定期管理於一體,以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
培養模式
(1)實踐技能培養的市場導向
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走向市場,服務社會。所以,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應與市場接軌,注重教授內容的時效性和時代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實踐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2)實踐技能培養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實踐技能的培養作為套用型專業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一定要走協同創新這條路。文物保護技術專業雖然屬於普通高等教育體系,但是,其專業特性更接近於高等職業教育,技術和藝術是其實踐技能培養中的兩大特點。
(3)實踐技能培養的科學性
田野考古實踐中探測儀的使用,以及石質文物保護實踐中,利用CAD軟體對於病害的分析和圖樣製作,讓學生對科學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進一步的認識。這些科學儀器在文物保護中的套用更極大地提高了文物保護的精準性。
(4)“雙師”型教師在實踐技能培養中的作用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的套用型特點,決定了“雙師”型教師在該專業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專職教師長於理論,但缺少實踐經驗,而這正是相關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長處。為了調和這一矛盾,可嘗試推行“雙向流動”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與博物院、大學、保護中心、研究院及考古所等單位聘建立合作關係,聘請業內專家作為兼職教師,負責專業技能指導及培訓工作,與此同時,不定期地派遣校內專職老師深入一線,鍛鍊並提高實踐能力。
(1)構築文理工藝理論知識培養體系
以培養文理工藝交叉人才為主線,建立文物保護類人才培養體系。以課程體系的構建為先導,突出學生的考古類知識、化學類知識、藝術類知識、文保類知識等的培養,構築文理工藝的綜合知識體系。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是文理工藝交叉學科,學科人才培養中涉及到考古、化學、藝術、文物保護類知識,需要開設相關課程並探索各類知識占比。通過調研和專家指導,分析探討各類知識在文物保護行業中所占的份額,尋求並最終確定各課程模組的平衡點,形成完善的文理工藝綜合知識體系。
(2)體現文物修復實踐能力的培養特色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培養方案中重點抓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這一特色,本著“理論知識過硬,實踐能力紮實”的培養目標,在學科中設定了陶瓷文物保護與修復模組,彩塑、壁畫文物保護與修復模組,金屬質文物保護與修復模組,古代書畫保護與修復模組課程,與當地博物館進行合作教學,傳授學生各類文物保護的知識和技法。 實踐類課程學時數占到了總學時數的40%,體現了對於學生實操能力的著重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相應模組的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教學和科研安排充分體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化學基本原理植根於各類材質文物的保護技術中,在文物保護領域有著重要的指導地位。文物保護專業的課程設定中,有文物保護類課程模組、化學類課程模組、藝術類課程模組、考古類課程模組。化學類、藝術類、考古類課程與文物保護密切相關,但是與化學專業、藝術專業、考古專業的相關課程側重點有所不同,需要根據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的特點進行課程設定及授課內容的選擇。
(4)激發學生進行研究的興趣
文物保護類模組課程很難購置到合適教材,課堂教學中,老師依據自己的理論知識和科研工作經驗進行講授,並逐步編寫教材,鼓勵學生通過課堂授課和文獻閱讀進行學習,充分體現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校的基礎實驗室對本科生開放,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科研工作,培養自身創新能力。
數據統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普通高校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50-200人。
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考研方向有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科學技術史、中國史等。
就業方向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可以到文化、文物、博物、環保、建設、公安、海關旅遊及科研、高校等部門,從事教育、科研、設計、開發、管理等工作。也可繼續留校深造。
開設院校
地區 | 院校名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陽光高考;摘錄時間:2022年6月12日;此為不完全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