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峪河志》是文峪河水利管理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峪河志
- 作者:文峪河水利管理局
- 語言:漢語
- 出版時間:2000年
-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 出版地:呂梁
- 頁數:490 頁
- ISBN:7805983976
- 類別:志書
- 中圖分類: K928.42
- 文獻類型:特藏古籍
《文峪河志》是文峪河水利管理局編纂的地方志。
《文峪河志》是文峪河水利管理局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介紹:本志記述了文峪河流域的地理、水利、社會經濟等有關史實。1作品目錄封面文峪河志呂梁地區<文峪河志>編纂委員會<文峪河志>編輯室圖片題詞文峪河...
文峪河河長:吳偉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幹流概況 文峪河,發源於山西省交城縣關帝山,在孝義市境內入汾河。全長155公里。上游段文峪河發源於關帝山主峰孝文山南麓的龐泉溝。溝水由北向南流,北、東、西三面山峰環圍,兩側有支溝13條,沿溝流長約14千米匯流於交城縣橫尖鎮而成大股泉水,故名“龐泉”。從...
文峪河水庫是汾河第一大支流文峪河上的一處控制性蓄水工程。它是繼汾河水庫之後興建的又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包括大壩、溢洪道、隧洞與水電站。水庫位於汾河中游地區的文水縣北峪口村西北,地處文峪河上游山區與中下游平川銜接處,距文水縣城10千米 溢洪道 喬家大院 王家大院 張沛攝 平遙古城 平遙明清一條街 ...
高級工程師。男、1937年5月出生,武漢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曾任山西省呂梁行署水利局設計室主任,呂梁地區文峪河水利管理局副局長,山西省呂梁地區水利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副理事長。現任文峪河水利管理局《文峪河志》副主編。30多年紮根基層從事水利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科研和工程管理等...
二十四、文峪河(洛河支流)二十五、范里河(洛河支流)二十六、尋峪河(洛河支流)二十七、大石澗(洛河支流)二十八、永昌河(洛河支流)二十九、潤河(洛河支流)三十、洪陽河(洛河二級支流)三十一、淇河(長江水系)三十二、瓦窯溝河(淇河支流)三十三、老鸛河(長江水系)三十四、五里川河(老鸛河支流)第四節 ...
《山西通志》載:金大定以前(1161年以前),文湖“深一丈,長十五里,闊八里,水澤千頃”。六七百年間,文湖水面積縮小一半。其原因主要是文峪河在文水縣境內入汾,而不入文湖,水源減少;而汾陽邊山“十八澗”洪水泥沙淤填所致。隋唐時期,文湖興盛,“多蒲魚之利”(唐《元和郡縣誌》)。深廣的湖澤,滯蓄諸...
孝河,古名勝水、孝子河,又名孝水,黃河支流汾河支流文峪河的支流,是文峪河最大的支流。該河是由下堡河(亦稱北川)與兌鎮河合流而成,以下堡河為源,該河發源於山西省孝義市西北南陽鄉狗溝和中陽縣南大井。自西向東,流經孝義市南陽鄉、下堡鎮、孝義市區、大孝堡鎮、梧桐鎮,在孝義市大孝堡鎮蘆南村...
其餘澮水(今稱澮河)、文水(今稱文峪河)、原公水(今稱禹門河)、洞過水(今稱蒲河)、晉水(實即晉祠泉水),都是汾水的支流。創作背景 酈道元為何要為《水經》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寫道:首先,古代地理書籍,《山海經》過於荒雜,《禹貢》、《周禮·職方》只具輪廓,《漢書·地理志》記述又不詳備...
虢義河,古稱金沙水,又名行春川、鵲頡嶺南澗水。上游叫會溝,下游叫虢義河、六村河。黃河支流汾河支流文峪河的支流。發源於山西省孝義鵲頡嶺南麓。流經孝義、汾陽二市交界,在汾陽市董家莊村東匯入文峪河,全長70.1公里(一說76.4公里),流域面積281.7平方公里。虢義河古時有清水,清代以後南支因為地震...
文峪河,源於華州水仙台,流經金堆城,自石嘴入縣境後,穿瓦子坪至眉底注入洛河。境內長32公里,流域面積118.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4.9‰,河流落差567米,水勢湍急。多年平均徑流量3430萬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024千瓦。山高川平,落差較大。麻坪河,源於華陰市肉架子溝,自栗峪鄉斜嶺村北部燕石溝進入洛...
太原以南汾河兩岸,阡陌相連,加以有瀟河、文峪河較大支流,灌溉方便,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盆地邊緣可見到被水分割的平頂黃土台地,有的已被流水切割成黃土丘陵。汾河貫穿盆地中部,沿岸廣泛發育著二級階地,由於河流比較小,泥沙含量多,河床寬淺,易受洪水威脅,歷史上曾發生多次改道。省會太原市,位居盆地...
東河頭村位於汾陽市區東北方向15公里處,距鎮政府所在地冀村約6公里,南北文峪河七支渠,將酒都杏花村和東河頭村,村情概況 自然分為南北對峙的兩個區域,渠北為杏花村,渠南為東河頭村,兩地相距5公里,西與東馬寨接讓,相距不到一公里,文峪河由東北流向西南,徑東河全境,隔岸和東陳家莊相對,捷徑約近一公里,東南離...
昭余祁是山西中部的古代湖泊,位於晉中盆地偏南部,其水源主要是上游的汾河,及其支流的瀟河、文峪河、昌源河等。眾水匯集昭余祁大湖,再通過雀鼠谷下泄。通過對河水的蓄泄、泥沙淤積,逐漸使大湖的容積和形式產生了變化。公元前二世紀成書的《呂氏春秋》還把昭余祁稱為全國的九藪之一,而相隔300年,至公元一...
昌源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平遙縣仁義鄉老峪底,流經武鄉縣南關村進入祁縣,在苗家堡村東南與烏馬河匯合後,注入汾河,全長88.55公里,流域面積1011.16公里。上游祁縣境內建有子洪水庫。文峪河,古稱文谷水,又名文水,為汾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元和郡縣誌》謂:“文谷水,出交城縣西南文谷”。又因河...
文水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地處呂梁市東部,介於北緯37°15”~37°35’9”,東經111°29’47”~112°19′15”之間,總面積1068.57平方千米,屬溫帶季風氣候。截至2020年,文水縣下轄7鎮5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文水縣常住人口372580人。文水縣,因境內文峪河自管涔龍門而...
東宜亭村,隸屬山西省文水縣北張鄉,西依文峪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東宜亭村地處文峪河畔,村莊是共有人口2800口人,近700戶的平川村。村名來源 文峪河發源於交城縣關帝山,流經交城進入文水。文峪河自古以來給兩岸人民以灌溉之利,但因河水夾帶沙石而下,出山後由於河槽淺窄,土質鬆軟,每遇水漲,隨即...
“中都”、“鄔”(文水縣、平遙縣、祁縣一帶),北接狐氏地。即瓜衍河上游山區、中游丘陵及今汾陽、孝義及文峪河流域的大片平原(平衍地區)都屬於瓜衍之縣的土地。起初的縣城在瓜城(山西汾陽市小虢城村)及其附近,後遷至瓜城西偏北十里今山西汾陽市東南七公里處的三泉鎮聶生村、鞏村一帶,即茲氏城。
古名塔莎河,因源於塔莎谷而名。發源於山西省交城縣西北磁窯溝內賀家嶺,故名磁窯河。流經交城、文水、汾陽、平遙、介休、孝義等縣(市),到介休市洪善村匯入汾河。河長121公里(一說82公里),流域面積為568.6平方公里(一說97.73平方公里)。瓦窯河為其最大的支流。磁窯河在文峪河左側,汾河右側。河道為原...
便將村名改為文倚村.文峪村改為文倚村當在文峪河改道遠離該村之後,方言"峪","倚"音相近,故取而代之.其二,光緒九年版《文水縣誌》方輿圖村名記文倚村為文峪村,峪谷同用,故即為文谷村.但在該志卷三民居章卻寫為"東賢都,在縣東北十五里.為村四方圓村,武陵,文倚村,呂家山."可知輿圖為舊志輿圖,...
地理上,該山是汾河上游和其中游支流文峪河的分水嶺,山之兩麓泉溝分入二河。名稱由來 據《呂梁地區志》,狐爺山,原名馬鞍山,俗呼放馬坪。據《交城縣誌》舊志載,該山為交城“一邑主山也,左右兩峰屹立,中凹如馬鞍,故名。西峰頂晉大夫狐突並二子毛、偃墓在焉。”故稱狐爺山。《太原市志》又稱狐偃...
青山象徵呂梁山,河流象徵文峪河,點明了文水中學的地址——呂梁山下,文峪河旁,同時與校歌呼應。中心上方一點紅日,象徵青年學子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一般富有朝氣。整體景物構成一具有書法藝術魅力的漢語“文”字,既指“文水”,又指“文化”,更指“文中”,象徵著文水中學鐘靈毓秀,文化璀璨。下方標註阿拉伯數字“...
境內河流為季節河流,主要有中部的峪道河、向陽河、禹門河,南部的陽城河;東部的文峪河、磁窯河等。其中文峪河最大,它與磁窯河由文水入境於孝義境內匯合注入汾河,水資源總量1.6億噸。耕地面積5.5萬公頃,農作物以小麥、高粱、玉米、穀子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瓜菜等。木材林、經濟林和天然牧坡4.5...
磁窯河,發源於交城縣西北磁窯溝內賀家嶺,故名。經文水、汾陽至孝義北橋頭村匯入汾河。河道為原汾河故道,河原由交城境內入汾。河全長121公里,流域面積為56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00方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0萬立方米。文峪河,古稱文谷水,又名文水,為汾何的主要支流之一。《元和郡縣誌》謂“文谷水...
武則天紀念館(老百姓稱為則天廟)位於女皇故里——山西省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古蹟。則天廟以武則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價值名揚中外,是全國其中一座女皇主廟宇。1996年12月,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07國道從山下穿過,東距則天廟數十米...
許天民,原名許守謙,1917年3月出生在盧氏縣文峪鄉大石河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5歲喪父,年長兩歲的哥哥在貧病煎熬中夭折。當時妹妹3歲,弟弟僅1歲半,孤兒寡母無依無靠,饑寒交迫,生活陷入絕境。幸為伯父照顧才得以活命。情報專家 參加革命 母親為了許天民將來的生活出路,咬緊牙關,送他進了私塾。上了兩年,...
其中西段文峪花岩體上所發育的中、低山類型最為典型 小秦嶺山脈山脊兩側河流南北分流,下切作用極為強烈,形成了橫切山體,壁陡谷深的峽谷或嶂谷地貌。一般距峪口2千米處,各河谷明顯展寬,再向山地內部,河谷出現寬谷、峽谷相互交替出現的現象。水文 小秦嶺山脈保護區內5條黃河一級支流(沙河、陽平河、棗香河、十二...
神堂坪村位於會立鄉文峪河畔320省道72公里處,背靠常年翠綠的柏樹,山清水秀,空氣新鮮,風景秀麗。村情概況 全村耕地面積367畝,林地面積38350畝,總人口345人,村域經濟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全村共養牛283頭,家禽4500餘只。相傳古代晉國大臣博子霞常年居住在此,並在村口修建一座過街門樓,將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
河南省盧氏縣興國寺位於盧氏縣文峪鄉南窯村內,該寺院是盧氏縣內唯一一所正規佛教寺院;無論一年四季,何時何刻都有縣內縣外的香客和旅客到此來進香拜佛。站在寺院的院子裡,可觀盧氏縣城內全景。寺院發展 興國寺俗稱“南寺”。據世代相傳,始建於北魏,取名‘定林寺’。據《佛學大辭典》2473頁載:[熊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