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計算

文化計算(cultural computing)是利用社會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人文、歷史等學科相互交叉融合,實現文化內容挖掘傳播、推動數字人文研究,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技術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計算
  • 外文名:CULTURE COMPUTING
  • 領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數字人文、文化計算
  • 性質:學科
  • 特點:數位技術對三個學科大類的影響,促使新的科研領域在誕生
  • 提出者:Naoko Tosa
  • 提出時間:2004年
定義,概念緣起,目的與意義,核心研究內容,

定義

文化計算(culture computing)是利用社會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人文、歷史等學科相互交叉融合,實現文化內容挖掘傳播、推動數字人文研究,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技術手段。

概念緣起

文化計算(culture computing)最早由日本學者土佐尚子於2004在論文《Inter-Culture Computing: ZENetic Computer》。土佐尚子認為通過結合計算機技術與文化研究方法,可以清晰、準確地闡述文化的根源並能更好地承擔文化交流的任務。因此他們設計了ZENetic系統,一個通過計算機技術闡述禪宗和山水水墨的文化本質的呈現系統。

目的與意義

文化計算的目的是:把計算及相關技術套用到文化領域, 探索其中的發展規律、揭示其內在關聯並對其進行可視分析與呈現傳播。
文化計算的意義是:意義在於有助於挖掘文化內容的本質和傳承優秀文化。

核心研究內容

(1)基於文化基因的文化計算。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基因庫的構建是文化計算核心研究中的第一步, 是文化可以被量化、被分析的重要依據。
(2)基於文化量化的文化計算。文化量化, 即是對文化的量化處理, 這是文化計算中最關鍵的一步, 同時也與可視化分析緊密相連,具體又包括文化組學、元數據量化、特徵關係的量化計算(相似性度量)。
(3)基於可視分析的文化計算。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約有 80%以上來自於視覺系統, 當大數據以直觀的可視化的圖形形式展示在分析者面前時, 分析者往往能夠一眼洞悉數據背後隱藏的信息並轉化知識以及智慧。
文化計算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揭示文化變遷、發展等的演化特點和規律, 由此為現今文化的發展提供歷史借鑑. 因此, 需要在繁雜的文化數據中根據文化特徵探索其演化的時空關聯性. 但是面對時空跨度大、時空耦合強、形態多樣、數量龐大等特點的文化內容,如何在時空一致性要求下進行文化特徵的時空關聯性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文化計算旨在提出了文化基因挖掘與特徵表征的基本路徑,進而充分利用文化組學, 量化分析中華文明的DNA, 構建文化基因庫與文明基因圖譜, 並對量化分析的結果與以實證考察為基礎的民間文化、考古文化與歷史文獻相互結合、相互印證,實現中華文化的深度挖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