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流行於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的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岳撰《數術記遺》。明代經濟高度繁榮,由於商業發展的需要,珠算得到普遍推廣,逐漸取代了以前通用的籌算。

程大位是明代徽州府人,他整理編定珠算口訣,規範珠算運算方法,集歷代珠算之大成編撰印行《直指算法統宗》,實現中國算術從籌算時代向珠算時代過渡。

2008年6月7日,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11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119
  • 申報地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早在漢代的《數術記遺》一書中,就曾記載了14種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種便是“珠算”。據南北朝數學家甄鴛的描述,這種“珠算”,每一位有五顆可以移動的珠子,上面一顆相當於五個單位,下面四顆,每一顆相當於一個單位。這是關於珠算的最早記載。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算法統宗》
宋元時期,珠算盤開始流行起來。元末一本叫《南村輟耕錄》的書,其中記載了江南的一條俗諺,說新來的奴僕像“擂盤珠”,不撥自動;過了一段日子像“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到最後像“頂珠”,撥它也撥不動了。
珠算的普及最終徹底淘汰籌算是在明代完成的。傳統的籌算方法雖然形成了一套運算口訣,但用算籌演算時,往往存在“得心不能應手”的矛盾。在珠算盤上用手撥動算珠的速度要比籌算的排列移動快得多,具有“隨手撥珠便成答案”的優點的珠算,一時間風靡海內。
此時,《算法統宗》一書在徽商故里徽州應運而生。其後,簡明通俗讀本《算法纂要》也很快問世。此書集珠算之大成,出版後,很快就風靡開來並傳入日本,促使珠算在各個方面取代了籌算,並最終宣告了籌算時代的終結和珠算時代的到來。
《算法統宗》的作者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號賓渠,徽州休寧率口(今屬黃山市屯溪區)人。自幼聰明好學,尤其喜愛數學。20歲左右隨父經商,有感於籌算方法的不便,決心編撰一部簡明實用的數學書以助世人之用。遂於外出經商之際,遨遊吳楚,遍訪名師,常不惜重金購求算書。遇有“睿通數學者,輒造請問難,孜孜不倦”。40歲以後,倦於外游,便“歸而覃思於率水之上餘二十年”,認真鑽研古籍,繹其文義,審其成法,遍取各家之長,加上自己的心得體會,終於在萬曆二十年(1592)寫成《算法統宗》(原名《直指算法統宗》)17卷。其後6年,又對該書刪其繁蕪,揭其要領,寫成《算法纂要》4卷,先後刊行於世。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後,珠算開始走向衰落,其計算功能已由電子計算機承擔。

民俗內容

程大位十分重視珠算口訣,認為口訣是珠算的基礎,強調“一要熟讀九歌,二要誦歸除歌法”,“學算之人須努力,先將九數時時習”。為了區別乘除法口訣,他提出“九九合數”應“呼小數在上,大數在下”,“九歸歌”應“呼大數在上,小數在下”。例如“六八四十八”是乘法口訣,“八六七十四”是除法口訣。書中記載著完整的撞歸口訣,如“一歸: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一下還一”;“二歸,見二無除作九二,起一下還二”等。《算法統宗》是最早記載珠算開平方、開立方方法的古算書之一(程大位是否為珠算開平方、開立方方法的發明人尚無定論)。書中以歌謠的形式首次完整地敘述了珠算定位法:“數家定位法為奇,因乘俱向下位推。加減只需認本位,歸與歸除上位施。法多原實逆上數,法前得零順下宜。法少原實降下數,法前得零逆上知。”而當時所有流行的珠算書中都未提到珠算定位法。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程大位
《算法統宗》卷一至卷二介紹數學常識與珠算知識,並舉例說明具體用法。分別敘述整數、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基本知識,在當時有著領先的地位。第一次記述珠算開方法,在列舉比較各種計算方法時,指出乘法以留頭乘為最好,開方法以歸除法為最好。卷三至卷十二是全書主體。依次分列方田、粟布、衰分、少廣、分田截積、商功、均輸、盈虧、方程、勾股等10類傳統算法,並列舉各種套用題及解法。卷十三至卷十六為“難題”解法彙編。卷十七“雜法”,為不能歸入前面各類的算法,並列有14個縱橫圖。書後附錄“算經源流”一篇,收錄了北宋元豐七年(1084)以來的數學書目51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珠算是從遠古走來,向未來發展的一門科學,在人類歷史的進步及發展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珠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珠心算,它使算盤的社會功能,由原來主要是計算功能,逐步向教育功能和啟智功能轉化,使珠算這一傳統計算技術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傳承現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算盤和珠算遭到冷落,已有被淘汰的趨勢,急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傳承人物

汪素秋,女,漢族,1979年10月出生,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人。自幼學習珠算,1998年大學畢業後到以程大位命名的屯溪大位國小擔任數學、珠心算教學工作,期間她發表多篇關於傳承珠算技藝的學術文章。2012年,她被評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程大位珠算法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黃絡,1986年生,宣城市績溪縣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范寶芳,女,1981年生,黃山市屯溪區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保護措施

珠算(程大位珠算法)
珠算博物館
黃山市在屯溪“大位國小”和祁門“閶江國小”大力推行珠算式心算教學,開設珠心算興趣班和特長班。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山市屯溪大位國小獲得“珠算(程大位珠算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山市屯溪大位國小獲得“珠算(程大位珠算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文化影響
《算法統宗》及其簡明本《算法纂要》,是中國珠算史上第一部兼綜百家的作品,也是中國數學史上涉及珠算內容完整、豐富的集大成作品,堪稱中國古代完善的珠算經典之作。書中詳述了傳統的珠算規則,統一了算盤格式,最終確立了算盤用法,創作並完善了珠算口訣,大大提高了珠算的社會地位,較大推進了珠算在全社會的普及,開創了珠算計數的新紀元。明末傳入日本,開日本“和算”之先河。清代前期又傳入朝鮮、東南亞和歐洲,成為古代東方數學的名著。
重要活動
2020年9月21日,黃山市屯溪區教研室聯手程大位珠算法非遺工作室舉辦“弘揚國粹、走進數學”分享活動,屯溪區各國小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和一、二年級數學教師近百人參加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