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歸宿
敬鄉樓主人黃群(1883—1945),民國時期政治活動家、
藏書家。原名沖,字旭初,後改字溯初,號朔門,又號小夢。祖籍浙江省平陽縣萬船鄉
鄭樓村,父輩遷居永嘉縣城朔門(今屬溫州市
鹿城區五馬街道)。黃群早年師從瑞安
陳黻宸與平陽
宋恕。光緒三十年(1904)自費留學日本,三十四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科。歸國之後,應聘湖北法政學堂教習兼翻譯。辛亥武昌首義,歷任浙江都督府代表、國會眾議員、第三區(江浙皖)礦務監督署署長、財政部顧問等。民國初年發起民國公會,隨後成為進步黨和憲法研究會的中堅人物,投身護國運動。抗戰初期策劃“高陶事件”,給汪偽集團以沉重打擊。先後主持上海時事新報館、通易信託公司、溫州旅滬同鄉會等,兼任溫州甌海醫院董事長、永嘉區征輯鄉先哲遺著委員會委員,並將鄭樓國小捐出創辦省立溫州師範學校,系溫州近代化事業的先驅者。最為後人稱道者,莫過於多方網羅鄉邦文獻,並獨資印行《敬鄉樓叢書》四輯,流播海外,嘉惠學林。
遺著《敬鄉樓詩》三卷,經上海私立合眾圖書館總幹事顧廷龍整理,由合眾圖書館印行。盧禮陽輯《黃群集》列入溫州文獻叢書第二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7年重版)
命名積聚
1919年黃群修葺溫州朔門舊居,將藏書處命名為“敬鄉樓”。相隔八年,1927年11月1日(夏曆十月十一日),溫州朔門橫街失火,黃家老宅、店面焚毀殆盡。幸虧此前已將藏書悉數移存於上海寓所。據《敬鄉樓藏書目初稿》編者何勵生(輔乾)回憶,“
黃溯初藏書處,在上海新閘路寓所,樓有兩間,大小五方米,藏鄉先生抄稿約二十箱。1926年間,黃請楊(志林)先生為其藏書樓取名,楊先生定名為敬鄉樓”。其實,敬鄉樓“書遷滬而樓毀”,題名延續而已;而其滬上藏書處並非集中在新閘路寓所,而是位於
青海路面積較大的新居,藏書分樓上樓下各一室,以後校印《敬鄉樓叢書》,
劉景晨、
劉紹寬“即在此屋任編校工作”(汪遠涵先生復盧禮陽函,2003年5月3日)。
梁啓超《題敬鄉樓圖》(1928年5月)點出敬鄉樓的建設者乃其尊人:“敬鄉樓者,黃冠圭先生所構,用蓄楹書以遺子孫,而吾友溯初幼時與群從誦讀游息之所也。”[1]
籍忠寅《題敬鄉樓圖序》(1928年10月)指出敬鄉樓為黃群兄弟早年讀書處:“敬鄉樓者,吾友
黃君溯初少時與諸兄弟讀書處也。溯初兄弟皆早歿,
季弟以舟沉海死,尤所痛心。溯初方移書客滬上,而樓毀於火。睹故簡而思雁行,因圖斯樓,以志不忘焉。”[2]
劉景晨《敬鄉樓圖記》(1929年春)回憶早年比鄰而居的情形,介紹敬鄉樓藏書的特色:“予與
黃君溯初,兩家比鄰。溯初好藏書,尤喜蒐集鄉先哲遺籍,每有所得,輒庋之樓中,樓之名故曰敬鄉也。永嘉自唐以來,先哲遺書著錄於《溫州經籍志》者一千三百餘家。溯初蒐集之勤,積三十年,得書四百餘種,其中宋元明清僅存之槧本、諸藏家傳寫未梓之書,有《經籍志》所未著錄、有著錄稱已佚者,殆百數(十)種,蓋亦難矣!”[3]
劉紹寬《敬鄉樓圖記》(1929年9月18日)重在闡發“敬鄉”樓的涵義:“蓋所以敬者,非惟曰同居父母之邦,推尊以及之而已,良以其人之學行可法可傳,為天下萬世之人,而非囿於一鄉之人,夫是以敬之也。”[4]
黃群藏書活動起始於學生時代。清光緒廿四年(1898)十六歲,黃群在永嘉暘岙(今屬甌海區新橋鎮)三溪書院上學。其間獲得明康從理《二雁山人詩集》鈔本一部。黃群《二雁山人詩集》跋(1928年4月)回憶:“三十年前予讀書暘岙三溪書院,獲一破舊鈔本於字紙簏中,《二雁山人詩集》也,……藏之垂十餘年。”嗣後赴瑞安上學期間,購得道光朝福建水師提督許松年(號樂山)《水操圖》。
劉紹寬《跋許樂山提督<水操圖>》稱:“瑞安樂山提軍
許公校閱水操圖及其眷屬兩圖,黃子溯初讀書於瑞安時購得之。”[5]有的珍本國內曾失傳,則是清末留日期間搜求所得。如元永嘉王與《無冤錄》,明樂清趙士禎《神器譜》等(黃群《自述八首》其三夾注)。
1925年秋,黃群邀杭州之江大學畢業生、通易公司職員何勵生為敬鄉樓藏書編目,初步摸清鄉邦文獻數量,刊本鈔本兩者合計393種。何勵生晚年回憶:“1925年秋間,
黃溯初請予整檢敬鄉樓所藏鄉先哲著作刊本及稿本,刊本共三百七十二種,傳鈔稿本廿一種,曾錄成《藏目》。此大批鄉先生著作,均是楊志林先生花去不少精力代為雇抄及蒐集,藉見楊先生對溫州鄉先哲文獻之關心和貢獻。其功績相當巨大,可惜楊先生本人之遺著未全部交存敬鄉樓。”
圖書校印
1928年至1935年,黃群出資排印《敬鄉樓叢書》一至四輯,計38種289卷,分送海內外圖書館暨各界名流,為搶救、弘揚永嘉學術傳統做出重要貢獻。
1928年3月,邀請老同學
劉景晨赴滬校印《敬鄉樓叢書》第一輯,“其編輯之例,意在表微。凡所刊書,必視世無刊本或刊後再佚不複流傳者,或刊本雖存而中多闕佚者,始為校勘付印”。
劉景晨先後承擔第一、第二、第四輯,加上
劉紹寬負責校點的第三輯,四輯總計38種289卷,分裝78冊。各輯書目如下:
《敬鄉樓叢書》第一輯(十種十八冊,1928年12月完成)
習學記言序目五十卷 八冊 宋 葉 適
芳蘭軒詩集三卷 二薇亭詩集二卷 一冊 宋 徐 照 徐 璣
涉齋集十八卷 二冊 宋 許及之
浣川集十卷 一冊 宋 戴 栩
不繫舟漁集十五卷 二冊 元 陳 高
二雁山人詩集二卷 一冊 明 康從理
諫垣奏議 一冊 明 李維樾
藕華園詩二卷 一冊 清 釋德立
六齋卑議 一冊 清 宋 恕
《敬鄉樓叢書》第二輯(八種二十二冊,1929年12月完成)
春秋講義四卷 三冊 宋戴 溪
育德堂外製五卷 一冊 宋蔡幼學
宋宰輔編年錄二十卷 十四冊 宋徐自明
無冤錄二卷 一冊 元王 與
李詩辨疑二卷 一冊 明朱 諫
墨商三卷又補遺 一冊 清王景羲
《敬鄉樓叢書》第三輯(十種二十冊,1931年10月完成)
浮沚集九卷 二冊 宋周行己
石鼓論語答問三卷 二冊 宋戴 溪
四書管窺十卷 五冊 元史伯璿
管窺外篇二卷 二冊 元史伯璿
永嘉集十二卷 一冊 明張 著
介庵集十一卷 五冊 明黃 淮
省愆集二卷泉村詩選一卷 一冊 明黃 淮 清徐 凝
《敬鄉樓叢書》第四輯(十種十八冊,1935年12月完成)
兩漢博議二十卷 三冊 宋陳季雅
畏庵集六卷 一冊 明周 旋
章恭毅公集十二卷 二冊 明章 綸
困志集一卷章恭毅公年譜一卷 一冊 明章 綸 章玄應
甌濱摘稿一卷 一冊 明王 瓚
半山藏稿二十卷 四冊 明王叔果
諫垣奏議補遺一卷 寶研齋吟草一卷 一冊 明李維樾 清
方成珪黃群小傳
黃群,(1883一1945)原名沖,宇旭初,後改為溯初。祖藉平陽鄭樓,父輩以經商遷居溫州朔門。他是冠傲第三子,伯父冠圭無子,以他承嗣。他說自己“幼時情緒異,怠學好深思,意構遊仙境,胸存命世期”。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黃群到杭州師從
陳介石、
宋恕。時
陳介石在養正書塾(後改名
杭州府中學堂)任總教習,
宋恕執教於求是書院,因此結識了兩校的高材生蔣尊簋、蔣百里、
周承莢、許壽裳、
馬敘倫、
湯爾和、杜士珍等人。
光緒三十年(1904)黃群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法,學成回國後,先後在湖北督署調查局、政法學堂工作。1911年10月武昌起義,黃群趕回浙江協助新軍八十二標
標統周承螢光復杭州,周任浙江軍政府總司令,11月,黃群與湯爾和等五人被推為
都督府代表,參加在上海召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中華民國元年(1912)黃群被推舉為臨時參議院議員,參與制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年,又當選為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黃群為國事奔走,卻不忘鄉邦的文化、教育、衛生的建設。自民國七年開始,敦聘
劉景晨、
劉紹寬選輯、校勘,編成《敬鄉樓叢書》共4輯38種257卷。於1928年至1935年印行。抗日戰爭爆發,上海所藏的鄉邦先哲的書畫,“八.一三”的烽火將其毀於一旦,包括他講學、政論的文稿。
民國十年,伯父冠圭公九十大壽,“命溯初移稱觴之資於鄭樓,購地築屋,設國小焉,命曰鄭樓鄉村國小,來學者均免費,一二年後,學生大增,校舍亦年有添建,更造育蠶室,築塒育雞,辟場圃栽植果木,以推廣農村副業”。在創辦鄭樓國小的同時,黃群與友人潘鑒宗、吳璧華、楊五生等在溫州積穀山麓創建甌海醫院,占地13畝,設有內、外、五官、婦產等科。學校和醫院的“建築費及歷年經常費幾達十萬金”。
抗戰時期,黃群避居九龍時,將五十歲以後所作的詩仔細刪存,計成三卷,即今存的《敬鄉樓詩》,分《初學集》、《小濱集》、《香島集》共454首,托徐寄顧帶到上海保藏。徐寄顧在《敬鄉樓詩·跋》中說:“溯初在渝,居友人謝俠遜宅,外憂國防,內憂戰局,頻年失眠之症,傷及心主。……遂於是月二十六日長逝。蓋棺三月頑寇即呈降表。天乎!竟不令愛國志士易簀之前,聞而含笑,何其酷也。”民國三十六年(1947)9月,謝俠遜自重慶扶送黃群靈柩至上海。安葬於上海虹橋公墓。同年,他的《詩集》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十種十八冊,1928年12月完成)
習學記言序目五十卷 八冊 宋 葉 適
芳蘭軒詩集三卷 二薇亭詩集二卷 一冊 宋 徐 照 徐 璣
涉齋集十八卷 二冊 宋 許及之
浣川集十卷 一冊 宋 戴 栩
不繫舟漁集十五卷 二冊 元 陳 高
二雁山人詩集二卷 一冊 明 康從理
諫垣奏議 一冊 明 李維樾
藕華園詩二卷 一冊 清 釋德立
六齋卑議 一冊 清 宋 恕
第二輯
(八種二十二冊,1929年12月完成)
春秋講義四卷 三冊 宋戴 溪
育德堂外製五卷 一冊 宋蔡幼學
宋宰輔編年錄二十卷 十四冊 宋徐自明
無冤錄二卷 一冊 元王 與
李詩辨疑二卷 一冊 明朱 諫
陳文節公年譜·紅寇記 一冊 清孫鏘鳴林大椿
墨商三卷又補遺 一冊 清王景羲
第三輯
(十種二十冊,1931年10月完成)
浮沚集九卷 二冊 宋周行己
石鼓論語答問三卷 二冊 宋戴 溪
四書管窺十卷 五冊 元史伯璿
管窺外篇二卷 二冊 元史伯璿
永嘉集十二卷 一冊 明張 著
介庵集十一卷 五冊 明黃 淮
省愆集二卷泉村詩選一卷 一冊 明黃 淮 清徐 凝
乾氏易註疏證二卷 一冊 清方成珪
江南征書文牘一卷 一冊 清黃體芳
第四輯
(十種十八冊,1935年12月完成)
兩漢博議二十卷 三冊 宋陳季雅
畏庵集六卷 一冊 明周 旋
章恭毅公集十二卷 二冊 明章 綸
困志集一卷章恭毅公年譜一卷 一冊 明章 綸 章玄應
甌濱摘稿一卷 一冊 明王 瓚
張文忠公集十八卷 五冊 明張孚敬
半山藏稿二十卷 四冊 明王叔果
諫垣奏議補遺一卷 寶研齋吟草一卷 一冊 明李維樾 清方成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