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灑茶區以易武為依託,集曼灑、曼黑、曼乃和曼臘的茶山為一體,且北連江城,又與寮國一衣帶水,退是茶葉中心區,出是溝連海內外的古老茶道。因此,曼灑普洱茶在歷史上就聲名遠播,僅次於易武和倚邦。 清光緒年間,個體茶商紛紛介入普茶出口業務,制茶工藝與同慶號茶莊不相上下的敬昌號(後改名為信昌號)茶莊,就曾以茶銷海外而受人矚目。敬昌號之茶和同慶號之茶,在當今市場上,被當成了普洱茶的品質標竿,能與之比肩者幾首沒有。但令人遺憾的是,兩茶在流通渠道都罕見身影。 敬昌號茶莊,廠設江城這一曼灑茶山運銷必要之地,取曼灑最優質的茶菁,以制七子餅為主,然後雇牛幫或馬幫運往寮國,再裝船運越南、泰國和香港等地銷售。敬昌圓茶之所以價值連城,可遇而不可求,究其原因,除品質優異處,其制工和包裝也令人迷醉。敬昌圓茶,壓制技術一流,餅體豐滿而富有韻致,餅沿不求厚薄一致,但帶有強烈的節奏感,手觸之養手,目測之美目。其外形,茶菁凸凹,葉葉清晰排列,優美之致,天下普茶,無一能與其較量形式之美。
敬昌圓茶,現存者大都為40年代的產品,每餅直徑為20.5公分,重330公克,且系野樟香型,水性極度細柔,入口即化,為普洱茶品中水最為細滑者。每餅有內飛一張,是橢圓形圖案,每筒有一張內票,其內票印製之精美,令當今熱愛外包裝的茶商也應為之汗顏。慣常,此內票都以“採茶圖”作圖案,3個少女,兩棵喬木茶樹,寥寥幾筆,勾勒出的即是清代版納茶山的古老氣象。
現有茶商以雲南新樹茶菁仿造敬昌圓茶,用的是熱茶工藝,品質極劣,願消費者千萬別上當。
曼灑之優質茶菁,還為江城號等老茶莊所用,以之製成的江城圓茶,現在市面上比敬昌圓茶還少,已成孤品。以及“認真包裝,繁榮經濟”等字句,因此也有人疑其為50年代產品,亦有人說,此批“孤品”,系抗日英雄廖雨春將軍兵敗上海後做茶商,以敬昌號之技術冠江城號之名而生產的,並將其視為敬昌圓茶的姊妹茶。誰是誰非,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