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印發《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將會在最近幾日發給你們。請你們一定要重視,並且要配合該法案的實施,推動我國中國小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我們中小學生的素質。其餘個子項目安排時間另行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關於印發《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 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文號:教師[2010]1號
  • 時間: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教師[2010]1號,附屬檔案:,項目目標,主要項目,基本要求,組織管理,

教師[2010]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現將《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密切配合,確保培訓項目順利實施,推動全國範圍大規模的中國小教師培訓,提高中國小特別是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各子項目的具體實施安排另行逐項通知。
附屬檔案: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附屬檔案:

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示範性項目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2010-2012)”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特別是農村中國小教師培訓,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組織實施2010年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以下簡稱“國培計畫”)。“國培計畫”——示範性項目由中央本級財政專項經費支持,教育部組織實施。

項目目標

“國培計畫”旨在充分發揮示範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推動全國大規模教師培訓的開展,促進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
2010年“國培計畫”——示範性項目主要包括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班主任教師培訓、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培訓團隊研修等五類項目。通過“國培計畫”——示範性項目的實施,組織萬名中國小優秀骨幹教師和班主任骨幹教師參加集中研修培訓,組織36萬中國小教師參加遠程培訓,為全國中國小教師培訓培養骨幹,作出示範,並開發和提供一批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為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主要項目

(一)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項目
組織對全國6000名中國小優秀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5天的研修培訓,採取集中研修、課題研究和跟蹤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各地培訓一批“種子”教師,使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和教師培訓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培訓對象為50周歲以下中國小學科骨幹教師,原則上應具備中國小高級教師職稱,由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遴選。
——培訓學科為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外語、科學、綜合實踐活動等6個學科;國中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綜合實踐活動等10個學科;高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實踐活動等10個學科。
——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改革要求,針對中國小教師特點和教育教學實際需要,精心設計課程方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學科教學改革發展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著力解決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幫助骨幹教師研究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進一步提升中國小骨幹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以及對於青年教師的指導能力。
(二)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項目
1.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程培訓  組織對全國100個縣的2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科教師進行40學時的培訓,解決一線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培訓對象為縣以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國小教師,由相關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項目縣,項目縣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遴選學員。
——採取電視課程收看、IP衛星資源播放、網路線上學習和縣域內集中研討相結合的混合培訓模式實施培訓。
——培訓學科主要為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體育等8個學科和國中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8個學科。
——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針對農村教師在實施課程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實際需要,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組織實施培訓。
2.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
緊密配合普通高中新課程的試驗和推廣工作,組織對2010年新進入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的省(區、市)的高中起始年級學科教師進行50學時的課改專題培訓,提高高中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培訓對象為2010年進入高中課改實驗的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等省(區、市)起始年級的高中教師,約6萬人。
——採用網路遠程教育手段,網路自主學習與網上網下集中研討相結合方式實施培訓。
——培訓學科為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等15個學科。
——培訓內容主要圍繞高中課程改革學科課程標準,針對普通高中學科教師實施新課程面臨的教學主要問題按需施教。
(三)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
1.中國小骨幹班主任教師培訓
組織對全國1000名中國小骨幹班主任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中國小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推動全國中國小班主任培訓的開展。
——培訓對象為國小骨幹班主任教師500名(其中包括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100人),中學骨幹班主任教師500名(其中包括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100人)。
——培訓內容主要針對國小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熱點問題,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教師關注班主任工作的細節,理解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規律。
2.知行中國——中國小班主任教師遠程培訓
利用“知行中國教師專業成長扶助基金”,組織對全國10萬名國小班主任教師進行50學時的遠程培訓,提高班主任教師整體素質,促進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高。
——培訓對象為全國各省(區、市)300個縣的10萬名國小一線班主任教師。
——培訓方式採取集中研修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組織對1000名遠程培訓輔導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對10萬國小班主任教師進行遠程培訓。
——培訓內容針對國小班主任教師在日常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學年”、“班主任與每次活動”、“班主任與每個班級”、“班主任與每個學生”、“班主任的基本技能”等六個模組。
(四)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項目
1.農村中國小體育藝術骨幹教師培訓
組織對全國1400名農村中國小體育、藝術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5天的專項集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改善緊缺學科師資力量薄弱狀況,促進全國中國小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為農村中國小專職體育骨幹教師700人,中國小藝術教育骨幹教師700人(其中包括誦讀教育骨幹教師100人)。
——培訓內容主要是中國小體育、藝術教育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技能,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2.幼稚園骨幹教師培訓
組織對600名幼稚園骨幹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專項集中培訓,提高教師教育能力,推動全國幼稚園教師培訓的開展。
——培訓對象為全國各省(區、市)幼稚園骨幹教師。
——培訓內容圍繞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針對幼兒教育中的主要問題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教師教育實踐能力。
3.援助青海玉樹地震災區中國小教師培訓
組織對青海玉樹地震災區中國小教師開展為期10天的心理康復教育專項培訓,促進地震災區中國小教師自身心理狀態的恢復,提高開展災後學生心理康復教育的能力。
——培訓對象為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中國小骨幹教師和培訓者,共200人。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震後常見身心反應及其應對;溝通與助人技巧;團體輔導的技巧;哀傷輔導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災後情緒管理;學校危機管理;生命意義與生活的重建;教師自我保健的常識和方法;災後學校衛生防疫等專題。
(五)培訓團隊研修項目
組織對全國1000名骨幹培訓者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研修,研討培訓方案,提升培訓教學水平和教師培訓組織管理能力,促進教師培訓質量的提高。
——培訓對象主要為參加“國培計畫”項目的專家人員和管理者。其中,省級教師培訓管理部門、培訓機構和高校教師培訓部門負責人200人,優秀中國小骨幹教師400人,高等學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專家400人。
——培訓學科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4個學科以及培訓管理者研修班。
——培訓內容以“有效教師培訓”為主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現代培訓理論,了解國內外教師培訓發展特點和趨勢和學科發展的趨勢和動態,探索培訓規律,總結培訓經驗,提煉典型案例,切實提高培訓者組織實施培訓項目,有效進行教師培訓的實際能力。

基本要求

(一)採取招標或邀標方式遴選培訓單位。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高水平的高等學校和教師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嚴格項目申報和審批程式,建立培訓機構競爭激勵機制,確保項目實施高起點高質量。
(二)組建高水平培訓專家團隊。建立“國培計畫”培訓專家庫,通過公開選拔和民主推薦相結合方式遴選熟悉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的高水平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承擔培訓任務,專家庫實行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培訓項目要求和實際需要,培訓任務承擔機構首先從“國培計畫”培訓專家庫遴選培訓專家,組建專家團隊,其中中國小一線優秀教師不少於50%。
(三)開發整合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採取有效方式建設開發項目課程資源,建設“國培計畫”培訓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培訓項目承辦單位應充分利用“國培計畫”項目的優質課程資源,有效整合一切優質資源,積極開發新資源,同時,各個項目利用“國培計畫”經費開發的優質課程資源要納入“國培計畫”培訓資源庫。各項目利用“國培計畫”經費開發的培訓資源及相關成果,除特殊約定外,歸教育部所有。
(四)認真遴選參訓學員。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國培計畫”項目參訓學員的遴選推薦。各省(區、市)要嚴格按照各培訓項目的具體要求,做好學員遴選工作,必要時可採取學員自薦、地方推薦和公開選拔相結合的方式,遴選出既符合條件,又能在培訓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的教師參訓,確保“國培計畫”培養“種子”教師培訓目標的實現。
(五)做好培訓教學與組織管理工作。“國培計畫”的教學組織實行項目首席專家制,各培訓單位要根據項目要求,認真遴選聘請高水平權威專家擔任培訓項目首席專家。首席專家負責主導培訓課程方案的研製,確定課程計畫,監管教學過程和組織輔導答疑等,對培訓項目進行區全過程的專業指導和引領,以確保培訓的專業性和實效性。各項目單位要確定主管領導負責“國培計畫”項目組織實施工作,調動優質資源,選配熟悉培訓工作同志具體負責項目管理工作。要認真組織好培訓前期調研、課程方案研製、培訓專家遴選、培訓教學組織、學員考核評價、學員管理與後勤保障等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為培訓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高質量提供保障。

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教育部負責計畫的統籌管理、協調指導、立項評審、評估檢查和績效考核。“國培計畫”項目執行辦公室負責相關項目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國培計畫”專家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辦法、評審實施方案、指導項目實施和評估檢查工作,為教師培訓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專業支持。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培計畫”的總體要求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本地區培訓項目學員的遴選、組織管理、評估考核和信息反饋等工作。
(二)加強各方協作。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統籌、協調本地區相關部門和機構,建立和完善項目培訓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有關部門和機構之間的溝通和協作,發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培訓組織作用,調動區域內外有關高等學校、教師培訓機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國培計畫”培訓工作。
(三)強化項目評估檢查。建立專家評估、網路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評估機制,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控和質量評估,並將項目執行情況和評估結果作為調整培訓任務和項目經費的重要依據。對執行有力、效果良好的地區和單位,進行表揚;對執行不力、效果欠佳的,調整培訓計畫或取消項目承擔資格。制訂項目管理辦法,規範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工作健康發展。
(四)規範項目資金使用。本計畫項目經費由中央財政專項撥款支持,列入年度預算。“國培計畫”各項目均為免費培訓,不得向學員收取培訓費。要根據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制定培訓項目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嚴格項目資金預決算制度,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管,接受項目資金審計,做到專款專用,防止發生虛報、截留、挪用培訓資金等行為。對違紀違規的相關單位和人員將根據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