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

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

《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介紹了瞄準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存在的上下不貫通、前後不呼應、左右不逢源等“堵塞”問題,我們完全有理由在教育的遺留處、在教育的遺漏處、在教育的遺失處、在教育的遺憾處以“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為視點與論點進行一番深度觀察和深入討論,以一種更為積極的、主動的姿態迎接新課程教育更深層面的挑戰,我們也完全有信心看到新課程教育的光明前程和美好前景。“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除了書所關注和論述的內容之外,讀者還應該千萬次地問自己“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以期更多的思考和收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
  • 外文名:What can we do in Education
  • 書名: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
  •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作者:嚴育洪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引子教育,我們還能做什麼?
深度觀察1:教育,多大“距離”恰到好處
1.教育與管理的最佳狀態——“不緊不松”
2.教師與學生的最佳狀態——“若即若離”
3.教師與知識的最佳狀態——“有情有理”
4.學生與知識的最佳狀態——“似懂非懂”
深度觀察2:教育,哪些“不能”不能不說
1.“不能”——孩子說謊的起因
2.“不能”——孩子逃避的託詞
3.“不能”——孩子認同的準則
4.“不能”——孩子禁行的指示
深度觀察3:教育,多少情形讓我們難以“估量”?
1.錯估學生的看法
2.不估自身的形象
3.低估口語的代價
4.高估糾錯的力量
深度觀察4:教育,為何讓教師感到“不敢”?
1.“不敢”簡單
2.“不敢”懲罰
3.“不敢”煩惱
4.“不敢”主動
5.“不敢”排名
深度觀察5:教育,什麼“限制”了我們的思維?
1.老師,你認為勞動還光榮嗎?
2.老師,你支持學生有偶像嗎?
3.老師,你歧視學生性別了嗎?
4.老師,你引誘學生犯錯了嗎?
深度觀察6:教育,有多少“心事”被纏繞?
1.多一點新感覺
2.多一點新情調
3.多一點新進步
4.多一點新刺激
5.多一點新思想
深度觀察7:教育,學生能否真有“領導權”?
1.學生有話語權
2.學生有選擇權
3.學生有挑戰權
4.學生有建議權
5.學生有知情權
6.學生有沉默權
深度觀察8:教育,何等“第一”需牽掛?
1.重視第一時間
2.重視第一位置
3.重視第一印象
4.重視第一引力
5.重視第一評價
6.重視第一能者
深度觀察9:教育,有多少“先機”可尋?
1.先聊後教
2.先學後教
3.先補後教
4.先問後教
5.先試後教
6.先考後教
深度觀察10:教育,該如何花樣傳接學生之“球”?
1.“跪”接學生拋來的“怪異之球”
2.“轉”接學生拋來的“獨特之球”
3.“慢”接學生拋來的“疑難之球”
4.“妙”接學生拋來的“迷惘之球”
5.“迎”接學生拋來的“遲到之球”
6.“重”接學生拋來的“失意之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