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套用心理學書系》全書共分七編。第一編在回顧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演變歷史及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探討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內容體系,並對教育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程式問題進行了闡述。第二編全面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外教育心理學家們對於學習問題的主要理論觀點及其對實際教學工作的啟示。第三編著重探討了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係、學習積極性的來源和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學習遷移的類型及促進遷移的條件等問題。第四編探討了如何通過教材的直觀與觀察、教材的概括與理解來實現知識的領會,通過教材的識記與信息編碼、教材的保持與信息儲存來實現知識的鞏固,通過教材的具體化來實現知識的套用。第五編在闡述技能實質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與學習條件。第六編探討了個體如何通過社會交往經驗的學習來完成品德的建構等問題。第七編探討了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學模式、教學媒體的設計以及教學成效的測量與評價等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心理學/套用心理學書系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頁數:607頁
- 開本:32開
- 品牌: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馮忠良 伍新春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7141473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教育心理學的科學學問題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起源
一、教育心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教育心理學的產生及早期著作
三、實驗教育學運動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一、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二、前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三、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的現狀
一、教育心理學的主要成就
二、教育心理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第一書 教育心理學的對象
一、關於教育心理學對象的幾種代表性觀點
二、教育的本質
三、教育心理學對象的確定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任務與內容
一、教育心理學的根本任務
二、教育心理學的主要內容
三、教育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第三節教育心理學與鄰近學科的關係
一、教育心理學同鄰近心理學科的關係
二、教育心理學同其他教育學科的關係
第三章 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方法論及研究原則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教育心理學
二、科學系統論與教育心理學
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調查法
二、實驗法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問題的研究程式
一、確定研究課題
二、查閱文獻
三、提出假設
四、設計與實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與分析研究結果
六、撰寫總結報告
第二編 學習理論
第四章 早期的學習觀點
第一節 學習的理念回憶說
第二節 學習的官能訓練說
第三節 學習的自然展開說
第四節 學習的統覺團形成說
一、心理的統覺理論
二、統覺團的形成過程
第五章 學習的聯結理論
第一節 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
一、桑代克的經典實驗
二、聯結—試誤說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說
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
二、經典性條件作用的主要規律
第三節 華生的刺激—反應說
一、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
二、刺激—反應說的基本觀點
第四節 格思里的接近性條件作用說
一、接近性條件作用說的基本觀點
二、格思里對練習和學習的漸進性的解釋
三、格思里對消退與遺忘的解釋
四、格思里對獎勵與懲罰的解釋
五、格思里對不良習慣消除的看法
第五節 赫爾的內驅力降低說
一、赫爾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二、內驅力降低
三、習慣
四、內驅力刺激降低
五、誘因動機
第六節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說
一、斯金納的經典實驗及行為分類
二、正強化
三、逃避條件作用與迴避條件作用
四、懲罰與消退
五、程式教學與行為矯正
第六章 學習的認知理論
第一節 格式塔學派的完形—頓悟說
一、格式塔學派的經典實驗
二、完形—頓悟說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一、認知學習現
一、結構教學觀
二、發現學習法
第三節 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
一、意義學習的實質和條件
二、接受學習的界定及局限性
第六章 學習的聯結一認知理論
第一節 托爾曼的認知—目的說
一、托爾曼的經典實驗
二、認知—目的說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
二、學習階段及教學設計
第三節 班都拉的觀察學習理論
一、班都拉的經典實驗
二、觀察學習的基本過程與條件
第八章 新近的學習理論
第一節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一、自然人性論
二、自我實現人格論及其患者中心療法
三、知情統一的教學目標現
四、有意義的自由學習現
五、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第二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建構王義的思想淵源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不同取向
三、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第三編 學習心理
第九章 學習的實質、機制與類型
第一節 學習的意義與作用
一、學習的買質
二、學習的作用
第二節 學習的一般機制
一、中國古代的學習過程觀點
二、學習過程的環狀結構觀點
三、學習過程的信息加工觀點
第三節 學習的生理機制
一、學習的解剖學基礎
二、學習的電生理學機制
三、學習的生化機制
第四節 學習的分類
一、學習主體分類
二、學習水平分類
三、學習性質分類
四、學習結果分類
五、學習內容分類
第五節 學生的學習
一、學生學習的根本特點
二、學生學習的派生性特點
第十章 學習與個體發展
第一節 個體發展觀
一、個體發展的含義
二、個體心理發展的有關理論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實質
第二節 學習與個體生理髮展
一、學習對個體生理髮展的依存性
二、學習對個體生理髮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學習與個體心理發展
一、學習對個體心理發展的依存性
二、學習對個體心理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四節 教育與個體發展
一、教育與個體發展的辨證關係
二、早期教育問題
第十一章 學習動機
第一節 學習動機及其作用
一、學習動機的實質
二、學習動機的基本結構
三、學習動機的種類
四、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五、學習動機的作用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理論
一、強化動機理論
二、成就動機理論
三、成敗歸因理論
四、成就目標理論
五、自我效能感理論
六、需要層次理論
第三節 學習需要的形成和培養
一、人類原始學習需要的形成與發展
二、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需要
三、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需要
第四節 學習動機的激發
一、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二、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饋信息,給予恰當的評定
四、妥善進行獎懲,維護內部學習動機
五、合理設定課堂環境,妥善處理競爭和合作
六、適當進行歸因訓練,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第十二章 學習的遷移
第一節 學習遷移概述
一、學習遷移的含義
二、學習遷移的種類
二、學習遷移的作用
第二節 學習遷移的實質與機制
一、早期有關遷移機制的觀點
二、現代有關遷移機制的觀點
三、學習遷移的整合機制
第三節 影響學習遷移的條件
一、相似性
二、原有認知結構
三、學習的定勢
第四節 學習遷移規律在教學上的套用
一、精選教材
二、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三、合理處理教學程式
四、教授學習方法
第四編 知識的學習
第十三章 知識及其掌握概述
第一節 知識及其表征
一、什麼是知識
二、知識的類型
三、知識的表征
四、知識的作用
第二節 知識掌握的實質與類型
一、知識掌握的實質
二、知識掌握的階段
三、知識掌握的類型
四、知識掌握的作用
第三節 影響知識掌握的主要因素
一、學習的王動積極性
二、有關知識的準備
三、心智技能的掌握
四、教材結構
第十四章 知識的領會
第一節 知識領會概述
一、知識領會的特點
二、知識領會的作用
第二節 教材的直觀與觀察
一、教材直觀的類型與特點
二、提高教材直觀與觀察成效的方法
第三節 教材的概括及理解
一、教材概括的類型與特點
二、教材概括及理解的一般過程
三、提高教材概括與理解成效的方法
第十五章 知識的鞏固
第一節 知識鞏固概述
一、知識鞏固的實質
二、知識鞏固的類型
三、知識鞏固的作用
第二節 知識的識記與信息編碼
一、知識識記與編碼的實質
二、知識識記與編碼的主要方式
三、影響知識識記與編碼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知識的保持與信息存貯
一、知識保持與存貯的實質
二、知識遺忘的過程與特點
三、知識遺忘的理論解釋
四、合理複習,防止遺忘
第十六章 知識的套用
第一書 知識套用概述
一、知識套用的特點
二、知識套用的作用
第二節 知識套用的一般過程
一、審題
二、聯想
三、解析
四、類化
第三節 影響知識套用的一般因素
一、知識的領會與鞏固程度
二、問題的特徵
三、套用知識的心智技能
第五編 技能的學習
第十六章 技能及其形成概述
第一節 技能的實質與類型
一、技能及其特點
一、技能的類型
三、技能的作用
第二節 有關操作技能形成的理論
一、操作技能形成實質的理論
二、操作技能形成階段的理論
第三節 有關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
一、心智技能與學習策略
二、心智技能形成實質的理論
三、心智技能形成階段的理論
第四節 影響技能形成的主要條件
一、活動模式
二、知識基礎
三、教學方法
第十八章 操作技能及其形成
第一節 操作技能及其作用
一、操作技能及其特點
二、操作技能的類型
三、操作技能的作用
第二節 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一、操作的定向
二、操作的模仿
三、操作的整合
四、操作的熟練
第三節 操作技能的培訓
一、準確地示範與講解
二、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四、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第十九章 心智技能及其形成
第一節 心智技能及其作用
一、心智技能的研究歷史
二、心智技能及其類型
三、心智技能的作用
第二節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原型定向
二、原型操作
三、原型內化
第三節 心智技能的培訓
一、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擬
二、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第六編 社會規範的學習
第二十章 社會規範及其學習概述
第一節 社會規範及其作用
一、社會規範的界定
二、社會規範的特點
三、社會規範的類型
四、社會規範的作用
第二節 社會規範的學習及其意義
一、社會規範學習的實質
二、社會規範學習的意義
第三節 影響社會規範學習的一般因素
一、交往需要
二、規範本身的類型特點
三、規範行為的社會反饋
四、認識與體驗的一致性
第四節 有關社會規範學習的若干理論
一、社會規範的認知理論
二、社會規範的情感學習理論
三、社會規範的行為學習理論
第二十一章 社會規範的接受過程與條件
第一節 社會規範的依從
一、社會規範的依從及其類型
二、社會規範依從的特點
三、社會規範依從的作用
四、社會規範依從學習的條件
第二節 社會規範的認同
一、社會規範認同研究的歷史
二、社會規範認同概念的界定
三、社會規範認同的類型
四、社會規範認同的特點
五、社會規範認同的作用
六、社會規範認同學習的條件
第三節 社會規範的信奉
一、社會規範的信奉及其特點
二、社會規範信奉的作用
三、社會規範信奉學習的條件
第二十二章 社會規範的背離及其糾正
第一節 社會規範的背離及其危害
一、社會規範背離的含義
二、社會規範背離的類型
三、社會規範背離的危害
第二節 社會規範背離的原因及其糾正
一、社會規範背離的原因
二、社會規範背離的糾正原則
第三節 心理健康教育與法制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來源與內涵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與思想基礎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規範背離的矯治
四、法制教育與兒童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
第七編 教學設計與成效考核
第二十三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 教學設計概述
一、教學設計及其類型
二、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教學系統設計的執行原則
一、教學目標及其設計原則
二、教材及其設計原則
三、教學活動及其設計原則
四、教學成效的考核與評估及其設計原則
第三節 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陳述
二、教學任務的分析
第四節 教學模式的設計
一、教學模式的涵義與種類
二、刺激控制教學模式
三、科學探究教學模式
四、課堂講授教學模式
第五節 教學媒體的設計
一、教學媒體及其作用
二、教學媒體的類型及其選擇
第二十四章 教學成效的測量與評價
第一節 教學測量與評價及其作用
一、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含義
二、教學測量與評價的作用
第二節 有效教學測驗的基本要求
一、測驗的效度
一、測驗的信度
三、項目的難度與區分度
第三節 教學測驗的類型及其套用
一、教學測驗的類型
二、學績測驗的命題
三、測驗的評分及結果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