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

金正昆,浙江東陽市人,生於1959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系系主任、禮儀與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政府多部門禮儀顧問。

個人專著:《服務禮儀》、《社交禮儀》、《公關禮儀》、《國際禮儀》、《政務禮儀》、《商務禮儀》等

適用對象:各大、中、國小學校教師;培訓機構培訓師;教育行政機構的工作人員;師範類院校學生

研究領域:外交學、禮儀學、傳播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師禮儀
  • 外文名:Teachers’etiquette
出版信息,編輯推薦,課程簡介,基本概況,行為舉止,教師的言談,與學生談話,

出版信息

名稱:教師禮儀
封面圖片封面圖片
主講:金正昆
構成:6VCD
出版: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
定價:280元
上市日期:2006-01
基本內容
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
1.擺正位置,以學生為本。
教師在工作崗位上,不得誤人子弟。教師不能非議黨和政府、不能蔑視我國憲法和其他法律、不能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不能和科學唱對台戲、不能和我國的法律唱對台戲、不能做出有損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事情。這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規範做法。
教師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寬以待人,以學生為中心,有自知之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為人師表者,不能信口開河。
現代教師禮儀和古代教師禮儀最大的不同是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讓你乾什麼,我管你,我教你。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
2. 端正態度。寬以待人,要善於包容。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模式、容忍不同的學科有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容忍不同的學校有不同學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偏好和興趣。教師要有適應性和包容性。

編輯推薦

教師禮儀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如何表現教師應有的氣質與風度。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衣著髮式無形中都成為學生和社會學習的楷模。在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教師形象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以高素質的內在素養(修養、素質)和外在素養(儀表、儀容)影響、教育學生?《教師禮儀》節目為您指點迷津。

課程簡介

教師禮儀金正昆主講
《教師禮儀》各集主要內容:
1、教師禮儀概述
2、教師的素養
3、教師的形象
4、教師的語言
5、教師的裝飾
6、教師的儀表
7、課堂禮儀
8、校園禮儀
9、辦公室關係
10、師生禮儀
11、社會交往(一)
12、社會交往(二)

基本概況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行為舉止

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台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有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  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台、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教師的言談

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準確:學校中設定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乾淨利索的感覺。  (4)洪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準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準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定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人情人理。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在與學生進行談話時,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