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協商是人民政協三大主要職能之一。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簡稱人民政協,英文: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縮寫:CPPCC)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政治協商制度(政協制度),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社會各界的代表,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組織形式,經常就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
政治協商會議,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各民主黨派(民盟、青年黨等)為抗戰後的和平建國大業在重慶召開的會議。為了與1949年後召開的中國人民...
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當代中國的政治協商》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為指導,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歷史研究、比較研究、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具體方法,從大歷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簡稱政協全國委員會或全國政協,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國性組織,由全國政協委員組成。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書長。...
政協章程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舉行。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等單位的代表(含候補代表)共662人...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全國政協常委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常設機構,由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和秘書長組成。...
政協主席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的簡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設立的一個職位。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是於2018年1月24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成員共2158人。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為準則,是各級政協設立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依據。現行政協章程是1982年12月全國政協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簡稱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3日-13日在北京召開。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中國人民政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簡稱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重要組成人員之一,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中選出。...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簡稱全國政協委員,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成員。中文名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簡稱 全國政協委員 ...
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是一項由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檔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政治基礎,並制定...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是於2013年2月1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成員共2237人,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經由政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於2013年3月11日選舉產生;共有299人組成,其中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從政治協商走向協商民主》是2012-7出版圖書,作者是李允熙。...... 《從政治協商走向協商民主——中國人民政協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研究》簡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當代...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簡稱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的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其任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