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膠體

放射性膠體

引入病變體腔的放射性膠體經充分稀釋後,可以比較均勻地覆蓋在體腔漿膜和間皮表面或粘著於積液中的游離癌細胞上,核素髮射的β-射線可以破壞轉移灶,抑制其分泌漿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性膠體
  • 特性放射性
  • 種類真膠體 假膠體
  • 形成的影響:溶液的酸度
簡介,分類,

簡介

由放射性物質作為分散相或分散相組分之一所形成的膠體(見分散體)。放射性膠體除具有一般膠體的特性外,還具有放射性

分類

隨溶液介質條件的不同,可形成兩种放射性膠體:
真膠體 溶液中微量放射性核素形成一些直徑在1~100納米的難溶化合物,由於濃度太低,不能以沉澱形式析出,而凝聚成膠粒,分散在溶劑中形成真膠體。它具有膠體的一切特性,例如不能透過半透膜,擴散係數小,不能用離心法(3000~6000轉/分)沉降等。
② 假膠體 溶液中微量放射性核素濃度太低, 不足以形成難溶化合物,但可吸附在溶液中的雜質膠粒上而形成假膠體,它既具有一般膠體的特性又服從離子吸附規律。假膠體中的放射性核素能以離子狀態透過半透膜,當膠粒大於100納米時,又可用離心法沉降。
真膠體或假膠體的形成,取決於放射性核素和溶液的條件。隨著條件的變化,真、假膠體之間可以轉化。在某種條件下,兩種膠體可以同時存在。一般情況下,放射性膠體的形成與它的放射性無關。
在溶液中經過各種化學變化而形成難溶化合物的趨勢越大的放射性核素,越有利於形成放射性膠體。此外,溶液的酸度、其他電解質或雜質懸浮粒子的存在、溶劑的性質、溶液的保存時間和保存方式等,對放射性膠體的形成都有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