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自顯影

放射自顯影

放射自顯影即利用放射性可使照像乳膠和軟片感光的原理,對標本中放射性分子進行定位的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自顯影
  • 外文名:autoradiography
  •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長短不同
  • 自顯影實驗中:多選用半衰期較長者
定義,原理,操作方法,研究歷史,顯影與定影,淋巴細胞絕對計數與多發性骨髓,研究對象,方法,隨訪,統計分析,

定義

放射自顯影即利用放射性可使照像乳膠和軟片感光的原理,對標本中放射性分子進行定位的技術。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發射出電離輻射,射線可使照像乳膠感光。乳膠同標本接觸後,放射性物質存在的部位溴化銀膠體被還原,產生銀粒子沉澱,從而顯示出放射性物質存在的部位。

原理

在套用這一技術時先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合物引入生物體內,經過一定時間後,將其組織取下,製成切片或塗片,然後將其與照相乳膠相接觸。由於放射性元素所產生的α粒子和β粒子能和可見光一 對照相乳膠發生作用,用普通照相技術進行顯影和定影,即可得到放射性同位素的正確位置。 並根據放射性元素對乳膠作用的黑化程度,即乳膠上黑色銀粒的數量,測出放射性物質的含量。在放射自顯影中,常用的同位素有氫3、 碳14、磷32、硫35、碘131、碘125等。

操作方法

放射自顯影操作的第一步是製備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通常是選用發射低能β射線的同位素,如14C、3H等。然後,使標記化合物被生物組織或細胞吸收,參加生物代謝。把含有標記化合物的組織做成切片,置於載片上,再把切片表面上塗一薄層乳膠,在暗盒中放置一定時間,進行放射性“暴光”。最後按處理照像底片過程,經顯影、定影,顯示出被射線還原的銀粒子。由於切片中放射性化合物在位置上與銀粒子沉澱吻合,因而銀粒子可指示出放射性化合物存在的部位。有時還可對切片再進行染色處理,以使標記部位顯示明確。放射自顯影可製做用於光學顯微鏡觀察的標本,也可製做供電子顯微鏡觀察的標本,其分辨力約為0.1μm。放射自顯影標本處理過程,自塗乳膠步驟開始必須在嚴密的暗室中進行,以免受自然光的干擾,增加本底,降低自顯影效果。
放射自顯影主要用於對標記化合物的分布和動態變化進行追蹤。放射自顯影也是基因定位的一種重要手段,即所謂的原位雜交技術。RNA與為其編碼的DNA順序(基因)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鹼基配對的互補關係,因而可以互相結合,形成DNA-RNA分子雜交體。如果把帶有放射性標記的RNA與細胞切片相互作用,RNA即可結合到染色體中與其互補的DNA片斷上,把這種切片經放射自顯影處理,即顯示出了該RNA基因存在的具體染色體部位,為遺傳學和基因工程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研究歷史

放射自顯影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就套用廣度和解決問題的深度來說,近20年來發展尤為迅速。放射自顯影可以分為整體水平、組織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4個不同層次。放射自顯影突出的優點是:結果直觀,記錄逼真,避免在解釋時帶有個人的偏見;放射自顯影可把形態、機能和代謝統一起來,以研究生物體內的動態變化過程,這是它的獨到之處,因而被稱為現代機能形態學方法;靈敏度高,甚至可以低到每天一次的計數率也有可能記錄下來;操作簡便。正由於放射自顯影具有上述優點,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乳膠的改進和3H標記化合物的套用,放射自顯影的分辨力使用電子顯微鏡已達0.1μm以下,在光學顯微鏡下達1μm,加上放射自顯影的技術方法也有許多改進,因此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套用。

顯影與定影

對於由一般的照相過程得到的影象,需要進行顯影和定影才能得到固定的影象。
顯影本質上是一個氧化還原過程。顯影從顯影中心開始,首先顯影劑(還原劑)放出電子,自身氧化。然後,溴化銀晶體中的銀離子(氧化劑)接受電子,還原為銀原子。實際過程大體是,澳化銀晶體首先吸附溴離子,形成負電層。在負電層外吸附鉀正離子,又形成一正電層。這樣,在溴化銀晶體表面和溶液之間形成具有一定靜電位的雙電層。在顯影過程中,顯影劑必須穿過雙電層,吸附到溴化銀晶體表面,才能開始顯影過程。電極理論認為,澳化銀晶體表面的顯影中心,由於是銀的微斑,因此吸附溴離子少,其雙電層薄弱,這樣,帶負電的顯影劑容易吸附在顯影中心。銀微斑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電子通過銀微斑從顯影劑進入溴化銀晶體,與銀離子中和形成銀原子。上述過程可概括為三個基本步驟,即顯影劑吸附到已感光的溴化銀晶體表面;顯影劑釋放電子,電子轉移到顯影中心;電子與溴化銀晶體中的銀離子結合成銀原子,沉積在顯影中心。為了滿足顯影的條件,必須控制顯影液的pH值和溴離子濃度。
顯影之後在乳劑層還有相當數量的鹵化銀未被還原為原子銀,定影過程的基本作用是將保留在乳劑層中未感光的鹵化銀從乳劑層中溶解掉,並使顯影形成的影象固定下來在定影過程中定影劑硫代硫酸鈉與鹵化銀髮生化學反應,生成溶於水的銀的絡合物,但對已還原的金屬銀不發生溶解作用。

淋巴細胞絕對計數與多發性骨髓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B細胞的惡性腫瘤,中老年人常見,以骨髓中積聚大量的惡性漿細胞並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自為特徵。骨髓瘤的臨床表現較複雜,而且影響預後的因素也很多,生存期從數月到數十年不等。傳統的預後指標包括年齡、漿細胞指數、β2-微球蛋自(β2-MG)、分子細胞遺傳學等。近年來有文獻報導外周血淋巴細胞絕對計數(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也成為惡性血液病的預後因素之一。同時有研究證實初發時ALC較低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和濾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較短,預後較差,但是國內外關於ALC與MM預後的相關性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對102例初發的MM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ALC與患者各項臨床特徵和其他預後因素的相關性,推測ALC作為MM預後指標的可行性及臨床套用價值。

研究對象

收集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收治的MM初診患者102例,疾病診斷及分期參照張之南主編的《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三版)。男性63例,女性39例,中位年齡60(33一83)歲。Durie-Salmon(D-S)分期:I期和II期42例,111期60例。國際分期系統(ISS )分期法分期:I期和II期56例,111期46例。根據M蛋自類型分為:IgG型45例、IgA型28例、K輕鏈型8例、入輕鏈型15例、無分泌型3例、漿細胞自血病3例。根據腎功能分組:A組80例,B組22例。

方法

回顧性分析了102例骨髓瘤患者,查閱並記錄患者年齡、性別、ALC、乳酸脫氫酶(LDH)、白蛋白(ALB)、β2-MG、肌酐(Cr)及其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相應ALC的中位數分組,後統計ALC與其他各項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隨訪

隨訪截止日期為2012年2月29日。總生存時間的計算為疾病確診時間至死亡或末次隨訪的時間段。所有失訪患者均計算至末次隨訪日止,按截尾數據處理。隨訪方法採用電話隨訪。

統計分析

採用SPSS10.5統計軟體包進行統計分析。組間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對生存機率的估計採用Kaplan-Meier法,並用Log-rank法對結果進行顯著性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