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社普,原名溥,廣東新會人,1917年出生,一生從事基礎醫學科學研究及教學。細胞生物學家,實驗胚胎學家和生殖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細胞分化調控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創立無核的網織紅細胞雜交模型並以此進行轉基因核重建細胞的研究,並提出紅細胞分化因子是哺乳類紅細胞自然排核的產物的假說,此外有關男性節育藥研究論文被視為權威論文,對生殖生物學和細胞藥理學做出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社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新會
- 出生日期:1917年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南京中央大學
人物經歷,科技成就,主要論著,榮譽,
人物經歷
1917年9月26日 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
1951年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獲哲學博士學位
1951~1955年 大連醫學院副教授
1955~1956年 北京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1956~1958年 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
1959~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
科技成就
對細胞分化規律及其可調控性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為我國男性生殖生物學及節育藥棉酚等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創建了網織紅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的胞質體雜交模型,發現波型蛋白基因被抑制與去核有關,揭開了哺乳動物紅細胞自然去核之謎和去核的雙期相現象,在國內外發現哺乳類紅細胞胞質中存在能逆轉惡性分裂、調節基因表達和誘導終末分化的“紅細胞去核分化因子(EDDF)”,提純的活性物質對轉化及腫瘤細胞有高活性的抑制生長和促進分化作用。克隆了不同階段終末分化期相關因子的基因全長序列及其編碼結構。提出核濃縮理論和藉以終止腫瘤細胞惡性分裂的治癌新概念。
細胞增殖與分化
基本闡明“細胞分化的可調控性”的規律,質疑“細胞分化一旦決定和已分
化後即不可逆”的傳統概念。提出細胞分化可調控性的實驗依據,為通過誘導細胞分化治療“分化疾病(如腫瘤)”和調控已分化細胞去分化以克隆動物提供理論依據。 (1)建立胚胎脊髓移植術,發現雞胚頸段脊髓存在“節前交感神經柱(Terni核團)”。該核團細胞的超量增殖和預定自動退化死亡的命運可於該段脊髓移植至適宜微環境(胸段)條件後使之存活和分化為新的節前交感柱。證明外周微環境中的支持與營養等因素可以調控細胞的分化(表明分化基因的表達可以調控)。
(2)雞胚胚層細胞可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改變其分化類型或在病毒的感染後癌變;已惡變的腫瘤細胞在胚體內有被誘導分化為胚胎組織的潛能。
(3)分化中的性腺可在其髓質或皮質兩個誘導拮抗抗體體系的調控下改變其性分化比率。
(4)造血系腫瘤細胞(骨髓瘤)可在誘導分化劑(如維甲酸及DMSO)或調節因子(如EDDF等細胞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分化,為腫瘤細胞的誘導分化提供理論依據。
細胞研究
在中國發表了同位素放射自顯影的論文,證明雞胚卵黃球沒有蛋白質合成代謝和自我更新能力,本身不能形成為細胞(雞胚內胚層細胞和血島),提出了對當時蘇聯靳柏辛斯卡婭的《活質學說》的否定觀點,並闡述了內胚層細胞和血島在雞胚發育過程中的增殖規律。
細胞調控研究
建立了節育藥的動物實驗研究模式、起效評估指標和一整套多學科的功能與形態定位、定量、定性的檢測技術方法,為中國男性生殖及國產節育藥棉酚、雷公藤單體等抗精子發生及抗生育機理作出了開拓性的系統研究。基本闡明了棉酚抗精子發生的作用環節,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動態、毒性、毒理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遺傳效應,包括對人體內精子受精、原核形成和單倍體染色體結構的影響作出評價。在國內、外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了《男性節育藥棉酚的實驗研究》專著(198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該書獲國家優秀科技書二等獎)。曾獲1986年和1987 年中央衛生部及計生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獲WHO及美國人口委員會的基金資助,並應邀在美國9個城市進行專題報告、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為推動棉酚走向國際,牽動WHO及美國人口委員會和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國際男性科研的領頭課題作出貢獻。
(1)發現了藥物作用的靶細胞、靶細胞器環節和藥物損傷生精細胞線粒體的呼吸、氧化磷酸化、能源體系和人精子特異的LDH-C4酶系的分子作用機理,提出了藥物的靶細胞作用位點假說,以及靶細胞定位與藥物起效不育時間相關的計算規律。發表論文50多篇,受到國際同行重視,應邀在國際權威書列《Advances in Reproductive Hea1th Care》第6冊《Male Ferti1ity and its Regulation》(1985,y T.Lob1 and E.S.E.Hafez,MTP Press Limited)中發表綜述論文“Gossypol contraception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2)在國內用14C同位素標記棉酚開展用小動物(大鼠)進行整體放射自顯影技術,結合細胞及電鏡微觀水平、定量定位技術,闡明藥物在體內吸收、分布、排泄途徑(包括糞、尿、呼氣),排出半量時間計算和代謝的藥物動力學規律,鉀(42K)代謝,相關Na-K-ATP酶系、性激素水平和三致毒副作用環節等,為節育藥臨床前的藥理、毒性毒理檢測及其安全性提供了必要的數據。發表論文20多篇,並與美國三所大學建立14C-棉酚的科研協作。
細胞機理及其研究
基本闡明哺乳類紅細胞終末分化期自然去核的機理之謎。揭示了自然去核類(哺乳類)和非去核類(鳥類)紅細胞在種系發生上“核骨架-核纖層-中間纖維(波形蛋白纖維)”體系的結構功能差異和自然去核的二期相規律,提出自然去核是種系進化演變結果的假說。創建了網織紅細胞胞質體雜交模型的實驗體系,發現哺乳類紅細胞中存在一系列顯然是進化產物的紅細胞分化去核因子(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Denucleation Factors,EDDFs),具有調節終末分化期相關基因程式性表達、核濃(固)縮、自然去核和誘導造血系(骨髓)腫瘤細胞再分化的作用。已克隆出一系列該EDDF基因家族的cDNA序列,並在GenBank登記編號。其中與核染色質濃縮相關基因有可能利用作為誘導造血系腫瘤細胞核濃(固)縮,以防治腫瘤細胞惡性生長的潛在價值。此項研究已發表論文70多篇,部分階段成果曾獲中央衛生部1988年及1991年科技進步二等獎,課題仍在分子水平深入進行之中。多次在歐美細胞生物學年會,國際形態學學術會議大會上報告及與香港大學進行科研協作,有兩項基因由香港方面申請了國際專利。
(1)創建了可調控骨髓瘤細胞惡性生長的哺乳類網織紅細胞胞質體的雜交模型,及可供篩選抗癌藥物之用的相關細胞突變株HL-60-AR,裸鼠傳代的HI-60-AR/Nu株和雜交細胞系BW-R、NS-R、SP-R、HL-R、Hmy-R、SP-RNR和K-RRneo等。
(2)發現紅細胞波形蛋白纖維(Vimentin)基因在誘導分化的細胞中與癌基因c-myc等一樣被抑制。從進化上揭示了該基因在自然界的去核類(哺乳類)與非去核類(鳥類)紅細胞類型細胞中的消長時空關係上的差異以及哺乳類自然去核的雙期相規律。闡明波形蛋白纖維基因的表達在哺乳類細胞中的被抑制是自然去核的關鍵,提出了自然去核是種系進化結果的假說。揭開了哺乳類紅細胞自然去核的物質基礎之謎及其在進化上的意義。去核後紅細胞及其細胞質中珠蛋白基因mRNA合成血紅蛋白,在血液循環中成為專職供氧的終末分化細胞。
(3)發現哺乳類紅細胞中存在能調控終末分化基因表達,誘導核染色質濃(固)縮去核和逆轉造血系腫瘤細胞惡性的紅細胞分化去核因子(EDDF)家族。該因子能組織特異地激活紅系和非紅系骨髓瘤細胞珠蛋白基因表達,並抑制癌基因活動而促進細胞分化。提純的EDDF活性物質能特異地與β-珠蛋白基因的增強子HS-2序列結合,起轉錄因子作用。對體外培養的骨髓腫瘤細胞系有高活性的抑制生長和促進分化的作用。
(4)在上述基礎上克隆了不同終末分化階段的相關EDDF基因家族6個成員,在GenBank中查詢證明為未見報導的新基因序列。根據其中可引起細胞核濃(固)縮,終止細胞分裂增殖的基因,提出了核染色質濃縮理論和藉以誘導分化,抑制腫瘤細胞惡性生長的治腫瘤新概念。共發表論文10篇。
主要論著
1.Shieh Paul (Xue Sher-pu). The neoformation of cell of pregang lio
nic type in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of the chick embryo following its transplantation to the thoracic level. J. Exp. Zool, 1951, 117 (2):359~396 2.薛社普,蒲以森.雞胚發育期中細胞與卵黃對放射性硫35S-蛋氨酸攝取的對比研究.解剖學報,1958,3:69~81
3.薛社普,龐懿.移植小鼠纖維內瘤在雞胚內的生長及其對雞胚神經組織分化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1961,7:241
4.薛社普,寧愛蘭.雞胚胚盤外胚層對誘導的反應能力的實驗分析.解剖學報,1965,8:1~9
5.薛社普,陳欽銘.抗髓質及抗皮質血清對雞胚性腺分化的作用.實驗生物學報,1964,9:53~68
6.薛社普,梁德才.Rous肉瘤病毒引起雞胚內臟病變的組織化學觀察.解剖學報,1965,8:314~320
7.薛社普,梁德才.棉酚對大鼠42K代謝影響的研究.解剖學報,1979,10:80~87
8.薛社普,劉裕等.14C-醋酸棉酚在大鼠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研究Ⅰ.在大鼠體內分布、定位的整體及組織放射自顯影的動態觀察.實驗生物學報,1979,12:179~194
9.薛社普,周增樺等.14C-醋酸棉酚在大鼠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研究Ⅱ.在大鼠體內分布、排泄和代謝的動態的定量分析.1979,12:275~287
10.Zhang, J. B., Yang, Y. Z., Yuan, J. & Xue, S. P. Evaluation of human sperm in vitro ferti lization capac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sperm nuclei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gossypol acetic acid. In Advance in Fertility Regulation in the male. Edited by Qian. S. Z. & Waites, G. M. H., People’s Med. Publ. House. Beijing, 1985, 119~123
11.Xue, S. P., Luo, H. Z.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enal tubulo-toxic effect of gossypol by urinary protein analysis with SDS-polyacrylamic gel electropho resis. Contraception, 1998, 37: 163~171
12.Xue, S. P.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tifertility effects of two Chi nese herbal medicines. gossypol and GTW (glycosi des of tripterigium wilford Ⅱ. hook) and their isomers or monomers on rat tests and epididymides. Proc. Internatl. Symp. on Frontiers in Reprod. Res., 1988, 357~375
13.董茂慶,陳聯松,薛社普.雞和小鼠具核紅細胞的中間纖維-核纖層-核骨架體系的研究.解剖學報,1990,21:399~403
14.費仁仁,孫詮,馬躍,王鑫,薛社普.哺乳類(兔)紅細胞分化因子的純化及特性分析.生物化學雜誌,1992,8:121~128
W. L. & Xue. S. P. Fusion of neogene-transferred rabbit reticulocytes and K562 cells: a new approach fo rapid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ybrids, Chinese Sci. Bulletin, 1993, 38: 1826~1832.
16.薛社譜等.紅細胞終末分化調節因子的監測及其在自然去核和珠蛋白基因表達中的調控作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94年科學年會學術論文集,1994,68~75
Wenli and Xue Shepu.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rythroblast denucleation and the nuclear matrix-intermediate filaments.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1995, 10:1~5
18.Xue She-pu et al. The role of cytoskeletal elements in the two-phase denucleation process of mammalian erythroblasts in vitro observed by 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1997, 43:851~860
19.Zhang Zheng yan, Liu Shiguang, Zhang Jingbo and Xue Shepu.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mouse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denucleation related gene (MEDDF). Chinece Science Bulletin, 1999, 44:1375~1379
20.薛社普等.紅細胞分化去核因子:哺乳類紅細胞終末分化/腫瘤抑制的調節因子家族及其相關基因的克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0,22:371~375
榮譽
薛社普教授共發表科研論文200多篇,專著7部,並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的《胚胎學》分冊。先後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是醫科院校首批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15名。畢業研究生中獲美國Fogorty國際研究獎學金者2名,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獎1名,獲科技進步二等獎者4名,獲第四屆全國青年科技獎者1名,獲青年科技基金資助者2名,"863"基金資助者1名,有數位畢業生已在國內成為教學科研的負責人、教授、主任;有些在國外擔任單位主任和副教授等,元旦作出較大貢獻。薛社普教授獲教委優秀教學服務榮譽獎狀及證書,國家教委重點學科點學術帶頭人。歷任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國際解剖學聯合會理事,國際形態科學會委員會委員及WHO人類生殖學男性組評議委員等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2年列入英國劍橋國際知識界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