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制度變遷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制度變遷
- 作者:吳建平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7739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制度變遷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制度變遷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本書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前提,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有關中國工會研究文獻的梳理,中國和西方勞動關係的對比,詳細論述了中國工會性...
1.吳建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會的制度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2.吳建平:《中國式員工參與:制度與實踐的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3.吳建平:《企業工會與企業組織團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4.吳建平:《轉型時期中國工會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 5.李漢林、吳建平:《組織...
《中國勞動關係學40年(1978—2018)》以時間發展為邏輯線索,梳理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不同發展時期的研究成果。全書的內容聚焦到三大主題的研究成果,即勞動關係主體、勞動關係制度與微觀企業勞動關係研究。在具體內容安排上,勞動關係主體研究綜述了關於工會、僱主及政府三大主體的研究成果;勞動關係制度研究綜述了集體...
變遷中的中國勞動力市場:公平與權益保護重於效率關於員工持股制度與員工權益保障的初步研究 我國勞動者工作時間特徵與政策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變遷對工人階級的影響 新形勢下的工會自身建設 工會改革的基礎:回歸市場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學習體會 在上海自貿區建設中直面...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社會》是2018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社會》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中的社會卷,敘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社會的變化情況,中國社會改革的各項政策以及成果經驗等,包括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對了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提供了參考。作者簡介 宋學勤...
一、中國工會的發展變遷 二、工會組織建設 三、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 四、依法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 五、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六、中國工會在勞動關係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部分 勞動者基本權益的實現狀況 第五章 就 業 一、就業制度的變遷 二、勞動者就業權益的實現情況 三、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目標面臨的挑戰 第六...
《中國的治理變遷(1978-2018)》是一部由俞可平所著書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中國改革開放獲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以治理改革為主體內容的政治改革。本書分別以黨的建設、根本制度、協商民主、基層民主、行政改革、政府責任、政治監督、公共政策、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十個...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收入分配結構深刻變化 一 全國基尼係數變化:相對平均—相對合理—差距過大 二 不同群體收入變化:最高與最低差距日益擴大 三 收入分配主觀評價:收入差距過大成為民眾的共識 第二節 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社會動因和機制 一 制度變遷:市場化改革中分配製度的階段性轉變 二 要素參與:權力、...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人制度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 事業單位中的不同身份及其差異 第三節 事業單位的人員流動 第四節 小結:雙重體制與“新身份制”第四章 收入分配制度變遷與體制內分化 第一節 結構工資制的推行與工齡效應(1985~1992)第二節 等級工資制的實行與津貼制度(1993~26)第三節 崗位績效...
就具體企業而言,共產黨人在接收、管理東北企業的過程中,為迅速恢復生產,支援關內的解放戰爭,在接收企業,恢復生產的同時,積極建立“包下來”的福利制度。如1948年瀋陽某企業在接收後不久便在恢復生產的同時,注意擴大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工會在每一季度中,領導全體職工首先提出保證行政要求的完成,再提出要給職工...
為什麼說改革是最大的紅利 改革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僅有物質資本、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和資源稟賦這些條件是不夠的,還需要持續的制度變遷提供動力。3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解決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問題,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改革。如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
本書內容豐富,敘述簡練,對有興趣了解和研究當代中國勞動關係和工會組織變遷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內容簡介 本書對1949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個重要階段上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和勞動制度方面的改革進行了簡略的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當代中國的勞動關係以及工會組織之功能變化的歷史過程、主要內容和含義...
3.經濟體制改革的市場趨向與共同富裕的非線性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共同富裕 1.塑造平等市場主體,增強財富創造能力 2.培育完善的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3.建立健全巨觀調控體系,促進經濟均衡發展 第四章 所有制制度創新與共同富裕目標實現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制度變遷 1.1978—1987...
一、解釋中國經濟的成功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由來 泛利性政府 ——東亞模式的一個貢獻 地方性創新和泛利性執政黨的成功結合 ——對改革開放以來制度變遷和經濟成長的一個解釋 體制的社會主義和道義的社會主義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 二、中國模式批判 北京共識的終結 制度供給失衡和中國財政分權的後果 意識形態的終結?調整...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經濟史。主要學術成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主編)、《解決“三農”問題之路一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政策史》(主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大事輯要》(主編)、《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獨著)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作品目錄 導論 一 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的歷史分期 二...
二、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 三、 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 四、 積極發揮人大在完善“中國之制”、推進“中國之治”中的作用 總結與展望 一、 影響人大制度變遷的主要因素 二、 推動人大制度發展的經驗 三、 人大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四、 完善人大制度的方向 參考文獻 後 記...
我國改革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及新時代價值 240 中國財稅改革40年:基本軌跡、基本經驗和基本規律 251 集體合作的結晶———記《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教科書》的編寫 275 中國生態環境管理40年:成就與經驗 284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鄉村發展與城鎮化的政策演變及其態勢 297 下冊 高考改革40年:意義建構與制度變遷 309 中國財政...
這本書的所有訪談對象,幾乎都是中國社會最底層的、最樸實的、最缺乏關注的、甚至是農民工群體中最為普通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篇人生故事,人生故事和大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所獲得的偉大成功,如果沒有這一個龐大的群體,沒有農民工兄弟姐妹們的犧牲付出,這種成就和成功,...
改革開放指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試辦經濟特區,福建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民...
(五)波瀾壯闊的中國工運事業,為促進我國勞動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築起了強大安全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工會組織高舉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旗幟,積極參與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推進勞動契約、集體契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為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發揮了獨特作用。面對...
金融風暴過後看中國內地與香港經濟 金融風暴中的台灣 ――現象、對策與展望 ……第三篇 大邱莊的社會階層變遷 調整城鄉結構 應對多重挑戰 改革以來中國農村的制度變遷與組織創新 大陸私營企業勞資關係研究 ……第四篇 海南怎樣構築“大社會”城市社區功能和結構改革探討 ――改革開放中的上海社區建設 淺論香港與內地...
由於我國獨特的工業發展道路和政治體制特點,我國的員工參與更多的是表現為一套企業民主管理的話語和制度體系,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這套體系一方面不斷進行自我調適,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斷吸收國外的員工參與理念和制度,並最終形成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員工參與制度體系。調查數據分析顯示,近些年...
十、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市場的影響?十一、結論 政黨庇護下的職位升遷:通向中國管理精英的庇護性流動之路(1949—1996)一、引言 二、政黨庇護下的庇護性流動 三、政黨庇護的過程分析 四、數據和研究設計 五、結論 共產黨黨員身份與中國的變遷 一、引言 二、政治審核持續性的動態模型 三、中國政治審核的程式 四...
如何從經濟學視角看待“公權”和進行反腐?為什麼許多改革遲遲改不動?改革究竟觸動了誰的利益?制度變遷的邏輯是怎樣的?要經歷怎樣的過程?面對制度真空怎么辦?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樊綱結合自身經歷和學術生涯,從制度經濟學視角全面解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大轉型的力作。全書從經濟社會中常見的現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討...
17.《比較社會主義企業制度》...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1年7月 18.《家庭金融知識大全》...海洋出版社 1991年3月 合作者:蕭國亮 19.《經濟體制改革三論--產權論、均衡論、市場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年2月 合作者:平新喬 20.《比較經濟學--發展、體制、政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年12月 合作...
第五章立足中國社會治理模式轉型的歷史脈絡,從黨建治理機制在社會治理轉型中的獨特戰略位置出發,以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呈現黨建社會治理創新的獨特路徑。黨建社會治理創新是過去40年中國社會治理模式變遷的核心主線,為我國社會治理轉型的有序推進提供了組織性和制度性的支持。《改革開放研究叢書:中國社會治理轉型(1978-...
自治 開放 開發 混合型經濟的前景與活力 我國政治體制尚待完善 給農民國民待遇 勞動力流動兩大走向 農村發展的新機遇 我們欠農民太多 鄉鎮企業要積極應對入世競爭 家庭農場與規模經濟 善待天地山河 幾個值得探索的農村問題 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幾點看法 要鼓勵制度創新 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讀《中國農村制度變遷》
1.“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形勢與工人運動的任務 2.揭批查“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鬥爭 3.中華全國總工會恢復活動 4.工人階級為恢復國民經濟貢獻力量 第十二章 改革開放的開啟(1978年12月—1983年9月)1.進入新時期的國內外形勢 2.中國工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工運領域撥亂反正的...
(八) 工會制度:勞資共贏的保障 專欄:利益須共享,勞資要雙贏 二 “勞動-資本”關係:從歷史到現實 (一) 勞資關係的發端形態:源於馬克思的評判 (二) 傳統社會主義勞動關係:史達林模式及其實踐反思 (三) 計畫體制內勞動關係的調整與探索: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管理模式 (四) 改革的實踐需要理論的創新:經濟轉軌與勞資...
已發表的學術成果兩次獲工業經濟研究所所優秀成果獎,一次獲蔣一葦企業管理基金獎,一次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三等獎。出版圖書 論文專著 論文(包括研究報告和文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變化和發展》《新視野》2007年第5期。1.2萬字 《我國的工業管理體制與企業改革——對“十五”的回顧與對“十一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