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資本的共贏邏輯》是2008年11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系統分析了改革開放30年以來資本和勞動雙重解放,資本、勞動與財富創造、財富分享問題等問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滬上理論界有關專家深入研究30年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若干領域的發展變化,撰寫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叢書。 《勞動與資本的共贏邏輯》一書為其中一冊。該研究分析資本與勞動和諧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階段性矛盾,資本與勞動和諧發展的制度基礎等問題。
編輯推薦
《勞動與資本的共贏邏輯》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叢書”之一。本套叢書的研究撰寫,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力求體現黨的十七大精神、反映黨的十七大和我們黨多年來關於改革開放的思想、觀點和論斷,力求反映改革開放30年我國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新面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力求理論性與實證性結合,既有理論概括又有案例分析,努力做到事實準確、觀點鮮明、邏輯嚴謹、文筆生動、富有新意。
目錄
總序
導論 科學分配觀下的收入分配、勞資共贏與和諧社會
(一) 和諧社會呼籲以公正公平發展為導向的科學分配觀
(二) 創建科學分配觀,推動收入分配製度創新
(三) 科學分配觀與構建和諧的勞資關係
(四) 勞資共贏與和諧社會
(五) 勞資共贏需要具備制度基礎和社會條件
(六) 本書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一 勞資共贏:現代分析框架
(一) 馬克思資本理論分析框架及其含義
(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勞資共贏的制度保障
(三) 能力與自由發展:勞資共贏的內在激勵
(四) 勞動和資本的共贏:和諧社會的微觀基礎
(五) 政府干預:勞資共贏的平衡器
(六) 效率工資:勞資共贏的理論基礎
(七) 勞動力供求變化:勞資共贏的內生動力
(八) 工會制度:勞資共贏的保障
專欄:利益須共享,勞資要雙贏
二 “勞動-資本”關係:從歷史到現實
(一) 勞資關係的發端形態:源於馬克思的評判
(二) 傳統社會主義勞動關係:史達林模式及其實踐反思
(三) 計畫體制內勞動關係的調整與探索: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管理模式
(四) 改革的實踐需要理論的創新:經濟轉軌與勞資關係
專欄:馬克思的經典論述與劉少奇的“剝削有功論”
三 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與勞資關係博弈
(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啟動分配製度改革與勞資關係解凍
(二) “先富帶動後富”:勞動致富占據主導,資本謀求合法空間
(三)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勞資地位趨向平等
(四) 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勞資雙方走向動態均衡
(五) 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對於勞資關係的影響
專欄: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力是商品嗎?
四 30年制度變遷:勞動與資本的雙重解放與回歸理性
(一) 計畫經濟體制對勞動和資本的雙重束縛
(二) 國有企業改革與傳統勞動體制的鬆動
(三) 非公企業發展與市場型勞資關係的培育
(四) 制度變遷過程中的勞資雙重解放與回歸理性
五 勞動與資本的互利共贏:30年的實踐歷程與成就
(一) 勞動者收入持續穩定上升
(二) 資本收益高速增長
(三) 政府收入顯著提高
(四) 勞動與社會保障制度的積極探索
專欄: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變化與生活質量
六 新形勢下勞動與資本的博弈:問題與挑戰
(一) 中國勞資共贏發展的現實機遇與內生動力
(二) 中國勞動力供求變化的長期趨勢及其對勞資關係的影響
(三) 勞動-資本關係的錯位與扭曲:轉型時期的新挑戰
(四) 勞動-資本收入差距的擴大:會出現兩極化嗎?
(五) 中國當前以及未來勞動資本關係及其癥結
專欄:黑磚窯事件:現代版的包身工
七 收益共享:走向勞資共贏
(一) 收益共享與勞資共贏的經驗探索
(二) 勞資收益共享制: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要實現統一
(三) 勞資收益共享:初次分配與二次分配要實現統一
專欄:按貢獻分配與勞資雙贏
八 西方國家勞資關係:探索、修正與啟示
(一) 勞資關係改革: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制度創新的突破口
(二) 社會民主主義的勞資關係
(三) 新自由主義勞資關係
(四) 西方國家當前勞資關係的矛盾與挑戰
專欄:歐洲勞資關係矛盾為何可以走向緩和?
九 構建勞動-資本共贏與和諧發展的制度框架
(一) 政府職能轉變:公共服務與勞資雙贏
(二) 完善工會制度建設與集體談判
(三) 完善國民收入分配製度:政府、企業與勞動者共贏
(四) 完善參與一民主型的現代企業制度:微觀基礎
專欄:國外集體談判的經驗——法國
十 營造勞動-資本共贏發展的政策與法制環境
(一) 完善勞動用工制度
(二) 就業促進的政策與法律
(三) 社會保障政策與法律
(四) 其他勞動與社會保障制度
專欄:《勞動契約法》:雙贏還是雙輸?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