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南芥基因編輯是浙江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南芥基因編輯
- 授課平台:實驗空間
- 建設院校:浙江大學
- 類別:虛擬仿真實驗
擬南芥基因編輯是浙江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擬南芥基因編輯是浙江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教師簡介主講教師:吳敏課程對象本科生1...
基因編輯對擬南芥花葯發育及結構的影響課程是由余潮為課程負責人,蔡奇英、劉金龍、賀熱情、洪一江為授課教師,南昌大學為主要建設單位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性質 適應專業 基因編輯對擬南芥花葯發育及結構的影響課程適用植物類專業進行學習。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
擬南芥基因序列的第一個片段測序完成三年之後,1983年,科學家們首次發表了該植物的詳細基因圖譜。80年代後期的實驗表明,擬南芥特別適合進行轉基因實驗,具體做法是利用一種經改造的細菌——根瘤農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先對這種天然土壤細菌進行基因改造,使之攜帶特定的DNA,然後讓植物感染上這種細菌,這樣一...
模式植物擬南芥CRISPR/Cas9基因編輯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是由吳敏為課程負責人,霍穎異、王君暉、史影、朱旭芬為授課教師,浙江大學為主要建設單位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性質 適應專業 模式植物擬南芥CRISPR/Cas9基因編輯虛擬仿真實驗課程適用植物類專業進行學習。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擬南芥是一種模式植物,多年來圍繞擬南芥的相關研究很多,尤其是對於擬南芥轉基因研究非常熱門,相關的論文也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擬南芥是一種模式植物,基因組小,克隆其基因比較簡單。 2 種植方便,條件易得。3 擬南芥是自花傳粉植物,這樣既很容易進行遺傳分析。4 方法簡單,不同於傳統的植物轉...
2017年,擬南芥基因組注釋得到了更新,研究結果“Araport11: a complete reannotation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reference genome”發表在國際期刊《 The Plant Journal》上。背景 擬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植物。其在植物學中所扮演的...
《擬南芥MTERF家族蛋白調控葉綠體基因轉錄終止的分子機制》是依託上海師範大學,由崔永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葉綠體基因表達對光合作用及植物發育至關重要。動物線粒體轉錄終止因子(MTERF)家族是一類多功能蛋白,參與線粒體基因轉錄終止等過程。擬南芥MTERF家族含有35個成員,其中12個定位於葉綠體,包括...
《擬南芥MS1283基因調控花葯發育模式的機制》是依託上海師範大學,由張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被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花葯發育模式的形成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學過程。本項目的前期研究中,分離到T-DNA標記的擬南芥突變體ms1283,花葯發育異常,缺少部分藥室,失去花葯原有的左右對稱模式。研究表明MS1283基因...
Argonuate (AGO)家族蛋白作為RNAi通路中的效應蛋白,可特異性地結合各種小RNA,在轉錄或轉錄後水平調節基因表達。最近也有研究表明,一些AGO蛋白除了在典型的RNAi通路中的作用外,還可以通過其它機制調節基因表達。擬南芥AGO1主要在細胞質中結合miRNA並以切割靶mRNA的方式調節基因表達。然而,我們發現也有相當一部分AGO1...
《擬南芥菜生長素應答的信號途徑和基因調控》是依託華南農業大學,由陶利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摘要 生長素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生長素誘導大量的基因表達以執行其調控的大多數功能。分子遺傳和生化研究揭示了生長素信號轉導依賴於生長素受體Tir1 或AFB相關的受體(泛素連線酶...
因而增強了轉基因擬南芥的鹽耐受性,並通過減少葉片水分的散失和ABA介導的氣孔開閉增強了轉基因的抗旱性;5、轉錄組學分析顯示:athspr突變體在鹽處理條件下,涉及ROS積累、ABA信號轉導、細胞死亡、脅迫回響和光合作用等相關基因的轉錄回響與野生型相比有較大差異,AtHSPR基因可能通過調控這些信號通路來參與擬南芥的鹽...
本項目結合基因圖位克隆和全基因組測序對muse (55-1)突變體進行基因克隆,同時利用轉基因互補驗證、遺傳分析、基因定量表達、蛋白定位、免疫共沉澱等技術和手段進行功能驗證,了解植物抗病信號轉導途徑中的負調控機制。結題摘要 本項目以擬南芥muse (55-1) 突變體為研究材料,結合基因圖位克隆和全基因組測序的手段,...
《擬南芥AtDjB1基因調節生長發育的分子機制》是依託河北師範大學,由李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J-蛋白是一類包含J-結構域的蛋白質超家族。已有報導J-蛋白家族的某些成員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擬南芥J-蛋白AtDjB1在植物生長發育中的功能尚未見任何報導。在前一結題的國家基金項目研究中,我們...
《擬南芥實驗技術》,本書主要介紹擬南芥研究最基礎的實驗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擬南芥概述;擬南芥的培育;擬南芥的組織培養;擬南芥轉基因途徑等。編輯推薦 作為植物“果蠅”,擬南芥已廣泛用於植物分子遺傳學研究。本書主要介紹擬南芥研究*基礎的實驗技術,以擬南芥基因工程相關實驗為主線展開,從擬南芥的培育、遺傳轉化、陽性...
《擬南芥的Deg蛋白酶結構與功能研究》是劉琳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Deg家族蛋白酶是一類不依賴ATP的絲氨酸內切酶,在生物體的應激反應和蛋白質量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葉綠體中的Deg蛋白酶通過降解光反應中心受損傷的D1蛋白,參與對光系統II的修復過程。在擬南芥基因組編碼的...
研究結果表明NAA10和NAA15基因在擬南芥不同組織和器官中廣泛表達,且其編碼的蛋白均定位在細胞質中。缺失NAA10或NAA15基因均會導致成熟角果中出現一定比例的白化胚珠,其早期胚胎髮育中細胞分裂模式發生被改變;胚乳細胞不能正常形成細胞膜和細胞壁,最後導致種子敗育。對多個胚胎或胚乳特異基因在突變體中的...
我們發現NCP1是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AtMOB1A (AT5G45550)。動物中MOB1是Hippo信號通路的重要成員,在調控細胞分裂,控制器官大小方面起重要作用。NCP1/AtMOB1A在生長素調控的擬南芥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NCP1在胚胎、幼苗、花序和花器官中都有很強的表達。ncp1單突變體在胚胎髮育早期細胞分裂異常,根短,花器官...
《擬南芥莖頂端分生組織突變體相關基因的功能分析》是依託蘭州大學,由王崇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我們利用T-DNA插入誘變技術獲得了600多個擬南芥啟動子誘捕系(promoter trap lines), 並從中分離到一個莖頂端分生組織(shoot apical meristem, SAM)突變體,克隆到了相關的基因並已定位到第4號染色體上。...
《擬南芥AtLTP通過ABA介導植物與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胡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脂質轉運蛋白(LTP)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小分子鹼性蛋白,最近有研究報導LTP可能參與植物防衛反應信號轉導,但作用機制不清楚。課題組前期工作發現一個擬南芥AtLTP基因可能通過ABA介導...
本項目擬對擬南芥 RIC1調控微管骨架的分子機制開展研究:通過構建RIC1截除突變體(truncate mutant) 分析RIC1與微管和ROP GTPases的結合域以及其他功能域;分析RIC1同其他已知微管結合蛋白的互作情況;分析基因敲除和轉基因擬南芥的表型,並結合生物化學分析和體內微管動力學參數的測定和分析,闡明RIC1在植物細胞的形態...
《擬南芥FtSH基因ELS介導H2O2和生長素調控葉片衰老的研究》是依託華南師範大學,由陽成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目前ROS作為一種信號分子參與植物生長發育和逆境回響已引起研究者們的廣泛重視,但是有關ROS和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還非常少。本實驗室利用T-DNA插入技術獲得一個擬南芥線粒體FtSH蛋白酶基因...
(2)從激活標籤突變體庫中篩選到影響PIN2-GFP質膜水平的候選突變體8個,利用TAIL-PCR克隆到4個候選突變基因,並鑑定了其中1個目標基因的生物學功能;(3)激活標籤插入到目標基因格線蛋白輕鏈CLC2編碼區,導致該目標基因的敲除,突變體表現為下胚軸變長、根變短的表型;(4)擬南芥基因組共有3個CLC同源基因,clc...
KD616基因的全長基因組序列和全長CDS序列都能使突變性狀得到恢復,證明kd616突變體的胚胎致死表型是由KD616基因上的Ds插入突變引起的,說明KD616基因在植物胚胎髮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KD616基因編碼一個未知功能的蛋白,在其C端具有armadillo repeat domain, 為典型的ARM蛋白,在擬南芥基因組中只...
本項目擬利用相關突變體及LKT1過量表達轉基因擬南芥為材料系統,套用酵母雙雜交、Northern和Western Blot、蛋白體外表達、蛋白質序列測定、表型觀測分析等技術方法,鑑定與LKT1特異互作的CBL分子以及受LKT1/CBL調控的下游功能蛋白,闡明LKT1/CBL系統調控鉀營養性狀表達的分子機理。
《擬南芥LFR基因克隆及其調控葉和花發育功能的分子機制》是依託河北師範大學,由崔素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葉和花是負責被子植物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重要器官。在擬南芥突變體篩選過程中,我們找到了一種葉和花發育均有明顯表型的隱性缺失突變體,通過圖位克隆及轉基因恢復實驗,克隆到控制該表型的...
在本項目的前期研究中,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EC1-1502絨氈層過早退化,小孢子雖然能形成外壁,但內容物降解,小孢子發育受阻,不能形成花粉粒。而且MS1502基因調控另一個影響小孢子發育的基因MS1。這些結果表明,絨氈層還為小孢子的發育提供重要的信號物質。本項目,我們將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克隆這一調控花粉發育的...
模式植物,意思是指生長周期短、基因組小的植物,生物實驗常選擇擬南芥作為模式植物。植物簡介 擬南芥是世界上研究最為透徹的物種,大量的擬南芥基因功能得到闡明,這為利用模式物種信息進行栽培作物的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生物實驗常選擇擬南芥作為模式植物,因為:首先,擬南芥只有5對染色體,數目很小;其次,擬南芥發育...
AGROBEST是有效的農桿菌介導的瞬時表達方法,用於擬南芥幼苗的多功能基因功能分析。通過農桿菌介導的DNA轉移的瞬時基因表達提供了一種簡單快速的方法來分析轉基因功能。雖然擬南芥是研究最多的具有強大遺傳和基因組資源的模式植物,但實現擬南芥基因功能分析的高效和一致的瞬時表達仍然具有挑戰性。劉坤祥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