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南芥基因組序列於2000年由國際擬南芥基因組合作聯盟聯合完成,研究結果“Analysis of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flowering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上,是第一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的植物。2017年,擬南芥基因組注釋得到了更新,研究結果“Araport11: a complete reannotation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reference genome”發表在國際期刊《 The Plant Journal》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南芥
- 外文名:Arabidopsis thaliana
- 基因組:125 Mb
- 染色體:5條
- 基因:25498
- 科: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 屬:鼠耳芥屬 Arabidopsis
背景
特點
- 植株較小(一個8cm見方的培養缽可種植4-10株);
- 生長周期短(從發芽到開花約4-6周);
- 結實多(每株植物可產生數千粒種子);
- 擬南芥的形態特徵分明;
- 易於轉化。經過不斷的實踐,浸花法(floral tip)已成為擬南芥轉化最常用的方法。具體為:生長5-6周已抽苔的擬南芥打頂來促進側枝生長,待花序大量產生時將其在含有轉化輔助劑silwet和蔗糖的農桿菌溶液中浸泡幾分鐘,3-4周后對轉化植株收種子。在含有合適抗生素的平板上對種子進行篩選,能夠健康生長的幼苗為轉基因植株。這種轉化方法不需要組織培養和再生植株的過程,操作簡便、轉化效率較高,為研究人員建立突變體庫、改變目的基因的表達特徵以及開展互補驗證等實驗提供了便利;
- 可以方便獲得大量發生在不同基因位點的突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