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女作家葉廣芩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民國以來滿族貴胃後裔生活的長篇小說 是一幅描摹人物命運、充滿文化意蘊的斑斕畫卷,是一曲直面滄桑、感喟人生的無盡輓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採桑子》
- 作者::葉廣芩
- 類別::小說
- 價格::21元
- 語種::中文
- ISBN::9787530206089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頁數::436
- 開本::32開
- 出版時間::1999年10月
- 簡介::這是一部講述民國以來滿族貴胃
內容提要
清已降,大宅門兒里的滿人四散,金家十四個兄妹及親友各奔西東:長子反叛皇族當了軍統,長女為票戲而痴迷;次子因蕭牆之禍自盡,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門……一個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際,形象地展現了近百年間中國歷史的風雲,社會生活的變遷與傳統文化的嬗變,令人思 緒綿綿。
“採桑子”本為詞牌,此書名借用之。滿族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所著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曾被梁啓超先生贊為“時代哀音”,稱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書亦然。寫沒落而不頹放嘆滄桑終能釋懷,娓娓道來, 不瘟不躁,實有大家遺風。其“京味”, 較之一般“京味小說”更為濃郁、醇厚,是從生活深層涌流出來的上層老北京的情趣與意蘊,具有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其作品在全國多次獲獎,曾被評為西安市優秀女作家,並獲陝西省文聯“德藝雙馨”稱號和國務院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現系西安市作協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政協委員。
目錄
――讀葉廣芩京味小說
誰翻樂府淒涼曲
風也蕭蕭
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霄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
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曲罷一聲長嘆
後記
書評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作者:納蘭容若
讀這本《採桑子》,自始至終慣穿全文的主線可以說是這首詞。那么,就讓我從這首詞的作者說起吧。
納蘭容若,名性德。清初著名詞人,滿洲正黃旗。他的家族可上溯至海西女真葉赫部。即滿清的葉赫那拉家族。無疑,這個家族是當之無愧的“滿族貴胄”。而書作者葉廣岑,正是這個曾經龐大而輝煌的家族的一員。
這也正是書作者要將這首詞牌選作書名,而又將詩句列為章節目錄的原因。她自己註解說:“今日將其《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一詞的詞牌、詞句作為本書書名及章節名,一方面是借其淒婉深沉的寓意,彌補本書之浮淺,一方面也有紀念先人的意思在其中。”
其實只這一句話,就說出了她心中永遠也無法打開的心結。雖然滿清的輝煌已成歷史雲煙,但一代代傳下來的,除了他們仍然正統的滿族皇室習俗規矩,就是對前朝繁華永遠不朽的追憶甚至緬懷。在他們的心中,滿清旗人的輝煌天荒地老,被時間凝固成永恆。
讀書的過程,總讓我想起曹雪芹的《紅樓夢》 。不同的,曹雪芹的《石頭記》是“滿紙心酸淚,一把荒唐言。”而《採桑子》的筆調卻似乎哀而不傷,揮灑大氣。曹雪芹將一部《紅樓夢》演繹了成一個盤根錯節、複雜多變的濃縮社會,而《採桑子》只是在娓娓述說著一個家族隨時代改變而變時的悲歡。二者相較,應是前者嗔痴,後者淡定吧。
我始終相信,文字是一種生命,文字可以讓死去的光陰復活。那些廢墟上長出的哪怕是野草,它依然是綠色的,依然有盎然的生機,依然可以是賞心悅目的風景。於是,在作者的筆下,那些屬於她與她的家族的舊時歲月,慢慢蘇生了。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金家十四個子女,在新舊交替、思想變革時期,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著生存與生活。
老大入了國民黨,而且“舍家為國,大義滅親”。殺了成為地下黨的自己的親妹妹,又將七弟的愛人掠為已妻。海峽兩岸分別幾十載,再見面時沒有與親人抱頭痛哭,卻仍視骨肉如敵人。臨走,卻終是老淚縱橫地捧出了弟弟當年愛人的骨灰:“柳四咪托我將這個瓶子和她帶給你,她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花廳的書案前,看你畫畫,聽你吹蕭。”
“還君明珠雙淚垂。”只是伊人已不在水一方。
老二曾經愛一個女子,卻不承想文革中禍起蕭牆,曾經深愛的女人一夜間變成了女特務,他因為一件誰也弄不明怎么丟的槍丟掉了性命。老三老四和曾經的僕人順福因此結怨,一結幾十年。當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時,三人一起跪在了院中那棵曾經老二用來上吊的樹前,但樹已經沒了,那個位置扣著一口大缸。一種沉重永遠扣在了三人心裡。
老七生性敦厚,頗有儒家風範,因工筆畫而見長,也曾在北京城小有名氣。就連徐悲鴻當年在北平初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時,也曾請他幫忙,但可惜的是他走不出自己,走不出家的禁錮,頑固地守著那個破落的大宅院,守著那些青磚綠瓦,他的藝術修為也因此停滯不前。與其相比,他的三哥到是開明的很,在古董行浸淫頗深的他,利用自己的家勢身份與見多識廣為各種古董玉器做鑑定,由一開始的收筆鑑定費都惴惴不安,終於演變成了與自己的兒子合夥騙行內的“半吊子”玩家,二人演雙簧,一個說是假貨,另一個就以假貨的價錢收真貨。騙外人也就罷了,連自己五弟曾經留下的一個碗也從五弟後代手中想法據為了已有。
於書中,我看到《大宅門》中白玉婷愛上萬攸菊的影子,也看到了《紅樓夢中》討飯的賈寶玉的樣子,我看到了更完美的徐志摩與林徽因版的愛情故事,也看到了賈探春遠嫁他鄉後過的安逸生活與不忘家人的痛苦心情。
……。
合是書頁,蕩氣仍在迴腸間,那些興衰交替的歲月,那些榮辱起伏的人生,最後只成了一曲沉吟至深的樂府淒涼曲。只能如章節的最後,作者加的一句般:“曲罷一聲長嘆”吧。
這末世的繁華如靜守的歲月,就讓他在書卷與墨香中留存吧。至少,那些風起雲湧的舊時年華是真實的。那些貴族化的文字,也因此而更加高貴而不可侵犯。。
也摘了納蘭的詞來,為這篇短小的書評做結尾吧:
彩雲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幾番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
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虞美人 納蘭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