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痧法、放痧法或刮脊療法等,其目的都是治療疾病,統稱為刮治療法。
基本概述,基本簡介,參考資料,
基本概述
民間所說的痧是指夏、秋季的暑痧,即羊毛痧、標蛇痧、螞蝗痧、絞腸痧、吊腳痧等,主要症狀有頭痛、全身疲倦、四肢酸軟無力、納差、時冷時熱,相當於西醫的重感、中暑之類的疾病。因此時在皮膚上可刮出紫紅色血斑(小出血點),故稱為發痧。除感冒和中暑外,刮痧。療法的適應症還有頭昏腦漲、神經衰弱、各種痛證、暈車暈船及水土不服等症。
基本簡介
刮痧療法的作用原理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理論為指導的。通過刮痧,可產生兩種作用:一是刺激經絡某一穴位,產生的神經反射致經絡疏通從而達到調和氣血的目的;二是使某些特定部位的肌肉鬆弛、毛孔擴張而起到散邪解肌不同的病徵,選定相應的刮痧部位,如頭面、五官疾病,刮頸椎兩側;心、肺疾病,刮胸椎1—5節兩側。術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刮痧板或銅錢、瓷湯匙(邊沿完好無損)等蘸油(植物油)、溫水或隨症配製好的藥液,在病人某部位的皮膚(按上述原則選定),自上而下或從內向外反覆刮。油或水幹了,再蘸再刮,直到皮膚出現密集的紫紅色條狀丘疹(出現淤血斑痕更佳)為止。不宜來回刮,手法力度要適中。
至於刮多少條為宜,應視病情而定。按民間習慣:頸椎刮5—6行;胸、腰、骶椎刮2—4行;結喉兩側刮4—6行;胸部刮2—3行(橫刮);膝彎內側刮2—4行;肘彎內側刮3行。每條長度約6—10厘米,每行間隔1.5—3厘米。以指代器的擰(捏、揪)痧法,即用食指、中指半屈張成鉗形,蘸油或水在印堂穴、太陽穴、頸項等部位反覆擰,直到皮膚出現紅、紫色痧痕為止,效果與用器具刮相同。
參考資料
唐漢中醫藥網 http://www.chinesemedicines.net/ 中國腫瘤網 http://www.cnzhongliu.com 恩威健康網 http://www.enwe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