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擊理論

挫折——攻擊理論是犯罪心理學的原因論之一。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立,並由新行為主義者赫爾和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多拉德等進一步加以研究和發展。弗洛伊德早期根據生物學觀點,把本能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兩種。認為人類的基本欲望是尋求快樂與逃避痛苦。這種基本欲望一旦受阻,心理上就會產生挫折。到晚年他又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認為死本能是求殺的欲望,是仇恨的動機,表現為侵犯的傾向,當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時,便傾向內部,即出現自殺的傾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挫折——攻擊理論
  • 發展者:赫爾、多拉德等
  • 性質:犯罪心理學的原因論之一
  • 創立者:弗洛伊德
後來耶魯學派對弗洛伊德的這一理論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作了某些補充和修改,認為挫折是否引發攻擊行為取決於4種因素:(1)受挫折(抑制)驅力的強弱;(2)受挫折(抑制)驅力的範圍:(3)以前所遭受的挫折(抑制)的頻率;(4)隨著攻擊反應而能受到懲罰的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