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激起

憤怒激起(anger arousal)亦稱“侵犯喚醒”。是指侵犯或攻擊行為的準備狀態。伯科威茨等人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對挫折~攻擊理論的基本觀點——挫折是引起侵犯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後果,二者之間是單一的因果關係,作了進一步修改,並在內容上有所豐富。他們強調環境誘因和內在情緒狀態的互動作用。首先,對挫折的反應造成了侵犯行為的準備狀態,先前獲得的侵犯性習慣也能夠建立起準備狀態。

換句話說,伯科威茨認為,侵犯行為的發生並不僅僅取決於挫折,一種干預變數——準備狀態——也必須加入到挫折與侵犯的關係中去。其次,刺激誘因或外在的激發物,應該是決定表現侵犯的因素,起著重要作用。伯科威茨等人的觀點可以用來解釋很多現實事件和實驗結果,但仍有改進的餘地。如吉恩和斯通納1973年的研究表明,在考慮侵犯的情緒狀態的同時,也應注意人的認知內容對侵犯行為的制約作用。因為人對厭惡事件(如挫折)的解釋,可在不同程度上促進或抑制人的外部侵犯行為。在他們的實驗中,所有先前受到攻擊的被試觀看同一拳擊電影片斷,1/3的被試被告知這場爭鬥是由於報復而發動的,1/3的被試被告知這場爭鬥是為了贏得金錢獎勵,還有1/3的被試沒有得到任何解釋,結果,只有被告知爭鬥是出於報復動機的被試表現出更多的侵犯行為。 憤啟悱發孔子關於教學心理的觀點。指在學生冥思苦想而仍不理解時,去開導他;在學生想說而無法清晰地表達時,去啟發他。《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宋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論語集注》卷四)認為在教育活動中把握時機具有重要意義。認為只有學生在心理上處於緊張的期望和準備狀態,這時的啟發才能恰到好處。如果學生處於未憤、未悱狀態,縱然給予開導啟發,他們也會抱無所謂的態度,或者不知其所以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