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心理學名詞)

巴倫和理查森認為,攻擊是以傷害某個想逃避此種傷害的個體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為。攻擊行為的首要特點在於,攻擊者有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意圖並付諸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攻擊
  • 外文名:Aggression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攻擊理論,攻擊的行為類型,影響因素,攻擊行為的預防和控制,

攻擊理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的觀點認為,攻擊是人的兩大本能—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之一的死的本能,是一種對內的自我破壞傾向。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是對立的,人只要活著,死的本能的表現就會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礙,從而對內的破壞力量轉向了外部,以攻擊的形式表現出來。攻擊是以社會不允許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而且不論以什麼形式都得表現出來,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疾病。
洛倫茨的習性學觀點認為,攻擊和爭鬥是一種本能,攻擊的驅力來自於有機體內部能量的不斷積累,達到一定水平後就要通過適當的爭鬥予與釋放,從而引發攻擊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攻擊是通過觀察和強化習得的,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過程予以消除,學習是攻擊的主要決定因素。
社會認知模式理論認為,攻擊是因為攻擊者對於社會信息的錯誤理解而引起的,對於攻擊行為來說,個體對所面臨的社會情境的認知過程是攻擊行為產生的基礎。

攻擊的行為類型

(1)據意圖或目的分類
敵意性攻擊:一般由痛苦或不安引起的,是情緒性的行為,其目的是傷害別人,給他人造成痛苦作為最終目標。
工具性攻擊:並不直接由憤怒或某種情緒引起,而是把傷害他人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通過攻擊獲得所希望的獎勵或有價值的東西。
(2)依據行為的性質和方式分類
根據攻擊行為性質,即是否違反社會規範和準則,可以把攻擊行為分為反社會、親社會和被認可的攻擊行為。親社會攻擊行為是按照社會道德標準所接受的範圍,以一種社會認可的方式所採取的的攻擊性行為。如,社會治安、逮捕犯罪等。

影響因素

(1)直接外因,有挫折、挑釁、誘因。其中誘因又包括厭惡性刺激誘因、獎勵性誘因、示範性誘因、訓導性誘因和幻覺性誘因。
(2)背景影響因素,如溫度、暴力、家庭環境、暴力性的大眾傳媒和電子遊戲等。
(3)個體因素,包括自我控制能力、人格特點、歸因方式、敵意性偏向等。

攻擊行為的預防和控制

(1)懲罰。在不良行為發生後施以令人厭惡的刺激,是控制攻擊等不良行為的最常見的手段。
(2)宣洩
(3)認知干預。讓個體學會正確認識時間,並提高反應能力。
(4)習得性抑制。指人們在現實生活和實踐生活中所學到的對攻擊行為的控制機制。
(5)置換和尋找替罪羊
(6)社會交往技能訓練
(7)利用積極情感
(8)創造良好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