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溝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鎮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挖溝村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鎮
挖溝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鎮下轄村。
挖溝村地處湖北省仙桃市城區與彭場鎮城鄉結合部,北臨瀏口工業園,南接彭場工業園。近年來,挖溝村利用自身地理優勢,走出一條“打工經濟為主、農田種植為輔”的路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17年11月,挖溝村獲...
挖溝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傳說早先船民為行泊避風在此地挖了一道溝汊,又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挖溝大隊。1985年體制改革時改為挖溝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新庭村和挖溝村合併組建大橋村,屬大渡口鎮。原地名至此廢止。
恭城挖溝村志願服務隊 恭城挖溝村志願服務隊是由桂林志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9年7月5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鄧祥晚,聯絡團體是桂林志願服務聯合會。
挖溝河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窯鎮松坡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瓦窯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4 公里,距離鎮16.5公里。國土面積6.62畝,海拔1980米。有耕地223.97畝,其中人均耕地2.07畝;有林地4000畝。村情概況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3.97畝(其中:田13.97畝,地210畝),人均耕地2.07畝;擁有林地4000...
漸漸地,北梁村挖溝隊名聲遠播。呂寶貴接到一個活兒,組隊到昌平城區挖溝。據了解,這次呂寶貴共組織了24人,要挖一條四米寬、3.5米深的百米長溝,“溝底下原來埋著電纜和地下管線,機器不得挖。我們6個人一組,一天也挖不到一米長,估摸著這個活兒要幹上個把月的。”為方便挖溝,呂寶貴等人集思廣益,...
該犯罪組織對妨礙其利益的村民肆意毆打、拘禁,毀壞村民田地、財物,公然進行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嚴重破壞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秩序,致使民眾失去安全感;在企業工程建設期間,以組織村民鬧事、阻撓施工、挖溝斷路等暴力、威脅手段,強行在企業入股退股、承攬企業建設工程、敲詐企業錢財;對依法履行...
因此搬遷村莊,改善民眾的居住條件,已是當務之急。村委一班人,在1983年利用3年時間,將舊村搬遷到地勢較高的北嶺,騰出舊村址近百餘畝好地,進一步發展蔬菜生產。搬遷完後,又經過規劃、平整、挖溝、修路,終於整成了今天阡陌縱橫、土地平整的蔬菜基地。如今這裡已是排排塑膠大棚,一年四季均產各種蔬菜。僅...
在此基礎上,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爭取到了黑土地改造項目2000畝,該項目打深水井40眼,這可樂壞了雙勝村老百姓。為了管護好機電井的電纜設施,村“兩委”班子又發動民眾挖溝,村里籌集資金3萬元購買電纜,完成地埋線2400延長米。農業生產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如何讓民眾致富是擺在兩委班子面前的一大課題...
大橋村於2007年由原挖溝村、新庭村合併而成。該村位於安慶市長江大橋南端,村內有“206”、“318”兩條國道和“沿江高速”、“安景高速”過境。慶豐村位於東至縣大渡口鎮東北,與貴池區牛頭山鎮相接,北臨長江,南與國家級升金湖自然保護區相鄰,自然生態,風光優美。蕪大高速、318國道穿村而過。新深社區位於...
譬如在調查乾田冬作物的勞力費用時,社會學家們列表細分,蠶豆種植過程中的撥豆、挑豆、打豆、挖溝、按豆等項工序,每道需要多少男工,多少女工,每天工價多少,工食多少;計算嫁娶費用時,回婚、吃大籮、壓定、過大禮、酒席各要多少錢,男方收支多少,女方又是多少;介紹土紙的製造時,社會學家們甚至將舀紙...
1964年挖溝時曾一度露出,現仍埋沒原處。寺西南100米處有一坑,長40米,寬25米,深2米。據傳是郝氏七世祖兄弟二人,弟與人訟,因無錢送禮,貪官不秉公斷案,家產賣盡,僅留一坑,全家賭氣外出河南泌陽,至今情況不詳。坑現仍存,本村稱官坑,外村稱郝坑。該村醫療衛生事業人才薈萃,名師雲集。清代秀才郝玉琴...
郭坨村的經濟基礎主要靠農業,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靠種菜、糧、到周圍企業打工,平均收入約3000元。村民一年四季種植玉米、小麥和少量蔬菜,如茄子、青椒等。養殖業主要有養牛戶4戶,養豬戶5戶,年收入大約1萬元。現在村內個體經營的挖溝機有28台,年收入大約1.5萬元。郭坨村準備發展自己的企業,把有挖溝機的...
60年代人工挖的12口土井,靠老式推水車澆水。土地承包以後,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迅速。對村土地進行了規劃,打井、修橋、挖溝,形成了9縱3橫的田間生產通道。,全村有機井150眼,有效灌溉面積5844畝。田間道路和溝渠綠化率達89%,建沙河橋一座。社 會 事 業教育衛生 自1960年起,先後新建了中國小校教學樓二座計64...
後因黃河連年決口泛濫,為防黃水沖淹災害,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便在村莊周圍挖溝排水築圩,後來,便自然稱呼此地為姚家圩。明朝年間,佛教盛行。姚家圩也建立了一座小型寺廟,內置佛祖塑像,每逢初一、十五,農家人都要來這裡燒香叩拜,以求佛祖保佑,免遭連年泛濫的黃水災害。隨著信教求佛的人們逐年增多,這裡又規定...
明洪武年間,四川籍移民周、劉兩姓遷此倚溝建村,後因溝窄水漲殃及宅田,村民挖溝成河,故名新河村。地方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有平度草編、平都豆腐、朱家地龍經拳術、獨埠廟會。美食類:蔥花醬(探親訪友走四方,離不開新河蔥花醬)、開凌梭(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等 傳說及民間故事:黃瓜李家傳說、...
黃石鎮因古代民眾興修水利、開鑿挖溝,挖得一塊黃色巨石得名。風景名勝 寧海橋 寧海橋為元代古建築, 雖經明、清及現代的多次維修,仍完整保留始建風貌,為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史和地方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寧海橋的橋墩用條石砌就,造法類泉州洛陽橋,採用牡蠣殼加固墩基的辦法;寧海橋由75塊長10米,寬、厚各1米多...
自東向西貫穿全鎮,西連京滬高鐵,東至104國道。環縣西路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雙向2車道,北接泗縣長溝鎮,南接草霸路,縱貫南北。2011年末,草溝鎮鎮內水泥路面鄉村公路200千米,覆蓋18個行政村。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草溝鎮北宋年間名為草橋關,後因戰挖溝,戰後房舍盡毀,村民沿溝南遷而得名草溝,鎮由此得名。
用一年多的時間,在迂迴曲折40餘里的工程中,挖溝,築陂(堤),修堰,建陡門。由池店鎮華洲舊村的後橋陡門,引鑿江淡水沿陂灌溉千頃水田,使晉東平原減除旱澇之患。六里陂在郡城南關處,途經永靖、和風、永福、沙塘、聚仁五個里,是當時晉江最大水利工程,國賦民命皆焉。明·正統六年(1441年),蕭元...
翰山村目前的自來水管道系統由於年代久遠,管道老化情況嚴重,近年來,村兩委每年均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修繕維護。為改善全村正常生產生活條件,保障村民飲用水安全,從7月底開始,翰山村自來水管道延伸工程正式開工,將完成翰山、疇留、灰窯、岩塘四個村民組的自來水管道改造。岩塘組的總管、支管挖溝、鋪管、填埋工作...
黃垓村,黃垓鄉政府駐地,濟(寧)董(口)公路從村東通過,地處平原。分黃垓東、黃垓西、黃垓南、黃垓北、前進5個行政村。全村耕地386公頃,1388戶。黃垓村始建於春秋時代,原名古冉村。明朝洪武初年,黃氏從諸城遷居此地,圍村挖溝築寨,俗稱垓子,故以姓氏命名黃垓。名人 黃垓村是孔子著名弟子冉耕、冉雍、...
1960年前,農業生產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旱澇沒有保障,水利設施十分缺乏。60年代人工挖的12口土井,靠老式推水車澆水。土地承包以後,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迅速。對村土地進行了規劃,打井、修橋、挖溝,形成了9縱3橫的田間生產通道。,全村有機井150眼,有效灌溉面積5844畝。田間道路和溝渠綠化率達89%,建沙河橋一座。...
劉清是戰國末期魏國大夫,秦滅魏後,從開封東遷至豐縣西北十二里而居,卒葬於此。為了逃避秦兵的追殺,劉清將古體字的劉字取金作姓,大難過後又恢復劉姓,因此稱“金劉莊”。清鹹豐年間,清政府為了鎮壓捻軍和太平軍,號召各地挖溝築寨,金劉莊的村民也於村外挖河,並設東西兩座寨門,從此金劉莊又名金劉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村里勞力集中起來,築台田、條田,挖溝、修路、修渠、建揚水站,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得紅紅火火,為以後的農業發展打下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產量年年上升,農民生活顯著提高,開始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2004年以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開挖排灌溝渠5條,打機井26眼,修橋、涵、閘83...
挖溝清渠奮戰抗旱一線 春夏連旱,虎圻村1081畝耕地受旱嚴重,4處機站因淤積或供電困難,無法正常提水。4月13日,開完鎮抗旱動員會後,萬少鵬就趕到蔡甸城關請挖機。第二天,萬少鵬二進城關再請挖機,3天奮戰,挖溝清渠300米,河水流向3個村乾渴的田野。3天裡,他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4月20日,為讓該村5...
禹來到今禹城西十里望村南,駐足察看水情。為使禹高瞻遠矚,徒眾隨築“高十仞、廣倍之”的土山一座。禹登上土丘往東一看,望見了舜帝挖井的善村(臥牛鎮),問當地百姓:“此地距善村多遠”?百姓回答:“整十里地”。禹說:“這裡就叫十里望吧”。禹帶領百姓挖溝開渠,疏堵洪水,經過數載搏鬥,洪水終於...
積極擁護黨的總路線,繼續鞏固加強農村人民公社,帶領民眾走集體化道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挖溝、整田、抗旱、排澇,使糧食豐收有了保證,還先後辦起了衛生室、油房等集體經濟。(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時期 1、1978年—2000年 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完善農田基本建設:建大井,修石渠,建二級揚水站,修生產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