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正式臨產後,經過充分試產(積極處理後產程仍無進展),當分娩以任何形式結束時,不論胎頭在骨盆的哪個平面上,只要其枕部仍位於母體骨盆後方者,即稱為持續性枕後位。
疾病名稱,疾病分類,定義,發生率,症狀體徵,治療方案,保健貼士,
疾病名稱
持續性枕後位
疾病分類
婦產科
定義
特別指出,持續性枕後位向後旋轉45°,以直後位自然娩出,或經徒手旋轉至枕橫位,枕前位或直前後位自然娩出者亦應診斷為持續性枕後位。
發生率
根據此定義,發病率約為4%—5%。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975年—1977年及1979年—1980年兩年持續性枕後位的發病率分別為4.6%及5.4%。與既往文獻報告的發病率差距太大,低者0.8%,高者27.1%。這一差別主要原因在於診斷枕後位時間早晚的不同及持續性枕後位的定義不同。如在產程早期診斷,勢必發病率高,因為臨產早期取枕後位的胎頭,大部分可以自然旋轉至枕前位分娩,如按胎頭銜接下降至中骨盆及盆底仍持續於枕後位,又經陰道分娩者作為診斷標準,發病率必然降低。國外報導分娩早期為25%,分娩活躍期為10%—15%,有70%—90%胎頭達盆底後才轉為枕前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987年,侯景蓉用超聲顯像觀察221例孕產婦的胎方位,發現臨產後枕後位的發生率為33.03%,其中53.13%可自然轉至枕前位分娩,29.69%持續為枕後位,持續枕後位的發生率為9.6%,與國外目前報導的10%相近似。
症狀體徵
1、產程特點為:①活躍期早期延長。②胎頭下降阻滯或延緩。③第二產程延長。
2、產婦提前出現往下屏氣,並有排尿困難。
3、腹部檢查見肢體多過腹中線,胎背偏一側後方或側方,於胎心位置偏母腹的外側,恥骨聯合上觸及胎兒頦部。
4、肛查與腹部檢查聯合使用,宮口開至3~4cm時,如果胎頭水腫不明顯,且前羊水不多或已破膜者,可發現胎頭矢狀縫位於骨盆右斜徑上,恥骨聯合左上方捫及胎頦,則可疑枕右後位;相反則可疑枕左後位。
5、陰道檢查見宮口開大3cm以上,可手指入宮口內,捫及胎兒矢狀縫和囟門及耳郭的位置
治療方案
1、試產枕後位無明顯頭盆不稱,且母嬰情況良好者均應試產。產程中調整保持有效宮縮,可用催產素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