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漢字)

拓(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碼:DGVV,U:62D3,GBK:CDD8,五筆98: rdg,倉頡: qmr,

部外筆畫: 5,筆順編號:12113251

四角號碼: 51062,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2D3,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扌石

漢字部件分解: 扌石

筆順讀寫: 橫豎橫橫撇豎折橫

本義:tuò 開闢、擴充;如:開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拓
  • 拼音:tuò,tà,zhí
  • 筆畫數:8
  • 部首:扌
詳細釋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宋本廣韻,方言集匯,粵語,客家話,潮州話,漢英互譯,

詳細釋義

tà<動>
(1) 拓印 [make rubbings from inscriptions, pictures, etc. on stone tablets or bronze vessels]。在刻鑄有文字或圖像的器物上蒙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塗上墨,顯出文字圖像來
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隋書·經籍志》
如:拓工(拓印的工藝);拓手(摹印石碑上文字、圖畫的技藝);拓本(拓片裝訂成的本子);拓印(摹印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圖畫);拓墨(拓取用的墨)
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隋書·經籍志
又如:周杰倫《蘭亭序》歌詞: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月下門推 心細如你腳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卻難拓你的美
這裡的拓就是指拓印的工藝。
(2) 以紙片依樣製作 [copy]
新拓來的鞋樣子的鞋,剛剛上腳。——丁玲《母親》
(3) 貼 [stick on]
就是前日被瘟官打的棒瘡,在暗地獄裡討個爛膏藥拓了。——清· 張南莊《何典》
(4) 塗抹 [daub;smear;paint]
極鬼便糾合幾個同道中,來到村里,揀個僻靜所在,拓花了面孔,扎扮停當,…打進門去。——清· 張南莊《何典》
常用詞組——
拓本 tàběn
[book of rubbings] 用濕紙緊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紋上,用墨或其他顏色打出其文字、圖形來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烏金拓;淡而勻淨的叫蟬衣拓(一作蟬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拓片裝訂成的本子)。由於金石(木)刻隨著時間而逐漸損蝕,所以拓本重視舊拓。
拓片 tàpiàn
[rubbing] 將碑文石刻、青銅器等文物的形狀及其上面的文字、圖案拓下來的紙片
拓寫 tàxiě
[take] 用墨汁等摹寫。如:拓寫古銅器的圖案
tuò
1、〈動〉
(1) 舉,托起 [lift]
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列子·說符》。注:“拓,舉也。”
(2) 開闢;擴展 [develop;open up]
擴地寖廣,兵甲日盛。——《後漢書·張步傳》
闢土四面,拓地千里。——《吳子·圖國》
拓世貽統。——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如:拓地(開拓疆土);拓界(開拓疆界);拓宇(開闢疆域);拓造(開闢創造);拓銷(開闢銷路);拓邊(開拓邊疆);拓辟(開闢)
(3) 把物推開 [push open]
拓,手推物。——《集韻
(4) 張開 [stretch]
至是, [張] 浦見士皆拓兩石弓有餘力,大駭。—— 吳廣成《西夏書事
2、〈形〉2
(1)開闊的 [spacious]。如:拓大(龐大)
(2)見“落拓”( luòtuò)
a、豪放;不受拘束。
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北史·楊素傳》
b、貧困失意。
生往,令適卒,落拓不得歸。——《聊齋志異·嬌娜》
常用詞組——
拓地 tuòdì
[expand land]∶擴張、開拓疆土
[recaim]∶開闢土地。如:填海拓地
拓荒 tuòhuāng
[open up virgin soil;reclaim wasteland] 開墾荒地。如:拓荒者
拓寬 tuòkuān
[broaden] 開拓使寬廣。如:農村專業戶有新發展,門路拓寬,分工趨細
拓展 tuòzhǎn
[expand] 開拓、擴展。如:拓展國際市場
拓拔 tuò bá
姓氏:拓跋氏
zhí<動>
古同“”,拾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拓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古文〕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只。《說文》拾也。𨻰宋語。或作摭。
又《後漢·張衡思𤣥賦》拓若華而躊躇。《注》拓猶折也。楚辭曰:折若木以拂日。
又《集韻》施只切,音釋。亦拾也。
又《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𠀤音托。手承物也。一曰手推物也。《李山甫詩》一拓纖痕更不收。《注》大曆四年,崇𡽪公主道汾州,以手掌拓石壁,遂有手痕。今靈石有公主手痕𥓓。
又《增韻》斥開也。《揚雄·甘泉賦》拓跡開統。《注》拓,廣也。
又拓落,猶蹭蹬也。《揚雄·解嘲》何為官之拓落也。《注》拓落,不耦也。
又複姓。後魏始為拓跋氏。北方謂土為拓,謂後曰跋。孝文改為元氏。 《集韻》或作𢷌,又作托。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拓
拾也。陳、宋語。從手石聲。摭,拓或從庶。之石切

說文解字注

拾也。有司徹篇。乃摭於魚臘俎。俎釋三個。其餘皆取之。摘下雲。拓果樹實也。儀禮摭古文作摕。此實非一字。因雙聲而異。陳宋語。方言。摭,取也。陳宋之閒曰摭。從手。石聲。之石切。古音在五部。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羅馬字
他各
鐸開
入聲
開口一等
tʰɑk
thak
小篆“拓”小篆“拓”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羅馬字
之石
昔開
入聲
開口三等
tɕĭɛk
cjek/tjek

方言集匯

粵語

taap3 tok3 zek3

客家話

[客英字典] chak7 [台灣四縣腔] tok7 zak7 [客語拼音字彙] tab5 tog5 [海陸豐腔] tok7 chak7 [梅州腔] tok7 [東莞腔] tap7 [寶安腔] zak7 | tok7

潮州話

toh4(thoh) tag4(thak)

漢英互譯

拓印:monotype;rubbing;
開拓:open upreclaim;[礦]developingopening;carve ou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