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免疫缺陷病

抗體免疫缺陷病包括一組疾病,特徵為抗體生成及抗體功能缺陷。本組疾病一般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減少或缺乏。抗體免疫缺陷病分類包括:①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又稱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②常見的可變異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又稱特發性晚發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可變異型免疫球蛋白缺乏。③選擇性IgA缺乏,這是一組乳糜性腹瀉的病因。大多數選擇性IgA缺乏者包括兒童,存有自身抗體,常見合併自身免疫性疾病。④選擇性IgM缺乏,也是產生多種感染疾患的原因。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風濕免疫科
  • 常見發病部位:免疫系統
  • 常見症狀:反覆感染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抗體免疫缺陷病的直接表現是免疫球蛋白總量減少,或免疫球蛋白種類不全、或IgG的亞類不全。也可以在總量上不明顯減少,但某一種類免疫球蛋白突出減少。在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中,有的是B細胞功能不足,有的則是由於T細胞功能影響,或TH和TS細胞比例倒置。

臨床表現

1.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
病人均為男性。生長發育正常。多數病例出生後6~9個月內表現正常,1~2歲後開始反覆感染。常見病原菌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嗜血流感桿菌和腦膜炎球菌。可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中耳炎腦膜炎腫等。部分病人可發生非化膿性關節炎,主要累及大關節;並容易罹患ECHO病毒腦脊髓炎。ECHO病毒廣泛播散,可致慢性肌炎、亞臨床型肝炎、心肌炎以及肘膝關節屈曲攣縮。胃腸道表現不多見。
2.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男女均可發病,通常6歲以後開始有症狀,20~30歲明顯加重。主要表現是病人反覆感染。常有慢性腹瀉、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和蛋白質丟失性腸病。賈第鞭毛蟲感染是腹瀉的常見原因。部分病人胃酸減少,其中半數缺乏內因子,此外尚有脾大以及貧血和白細胞數減少、血小板減少。抗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如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甲狀腺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3.選擇性IgA缺乏
多數病人無症狀,偶爾在檢查時發現。有的則有明顯症狀,多在10歲內出現,均因IgA缺乏,呼吸道、胃腸道、泌尿道等部位局部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發生感染,也可發生過敏反應。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甲狀腺炎與惡性貧血等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率增高。
4.嬰兒暫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男女均可發病,一般病程持續6~18個月。嬰兒發育正常,有的嬰兒無明顯症狀,有的可發生反覆感染,其表現類似X連鎖無丙球蛋白血症,但程度較輕。

診斷

1.病史調查
了解患兒在出生前其母在妊娠期間有無風疹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等,是否服過可能致畸的藥物。
2.發病年齡
患兒最早出現感染症狀的時間,感染次數,如腹瀉、皮膚上的膿性斑點等,發育緩慢的時間,嬰兒出生後6個月的前後比較。
3.家族史
免疫缺陷病兒如沒有致畸因素,常伴有家族病史。有的是伴性染色體遺傳,若其母系中有此病患者,則對診斷有助。有的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4.實驗室檢查
(1)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
血清與組織各類免疫球蛋白明顯降低。IgG<2g/L。周圍血淋巴細胞正常,但幾乎全為T淋巴細胞,B細胞缺如或減少。用抗原刺激不能引起明顯的抗體反應,細胞免疫功能一般完善,淋巴結、肝臟、扁桃體和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生髮中心發育不良,漿細胞缺如或罕見。
(2)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主要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總量減少,IgG減少,IgA、IgM缺如或減少,CD4/CD8比率降低。對有絲分裂原反應正常,但對植物血凝素反應減弱。
血清與分泌型IgA水平顯著降低,少數病人IgE和IgG也減低。周圍血B細胞計數正常。血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如抗LgA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胃壁細胞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膠原和食物抗原的抗體、抗牛血清蛋白抗體增高。肺部感染者可有X線及肺功能異常。
(4)嬰兒暫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血清IgA、IgM可正常,IgG降低,IgD和IgE也減低。周圍血淋巴細胞計數正常。T輔助細胞可能減少,淋巴結及腸活檢正常。

鑑別診斷

1.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
須與下列疾病鑑別:
(1)嬰兒期暫時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 其Ig缺乏為暫時性,且有抗體形成。
(2)嚴重吸收不良 此類患者血清Ig可降低,但腸活檢有正常數量的漿細胞,細胞內有Ig。
2.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須與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鑑別。
3.嬰兒暫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須與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鑑別,如4歲後IgG仍處於很低水平,應懷疑該病。

治療

1.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
原則是用替代療法補充病人不能產生的抗體。
(1)免疫球蛋白 是治療的重要措施,肌內注射,每周1次。也可用人血丙種球蛋白(丙種球蛋白)製劑,肌內注射。每月1次或1~2周1次。
(2)凍乾血漿 大量丙種球蛋白治療無效者,可每月輸入凍乾血漿1次。
(3)抗菌藥物 有感染應持續給予有效抗菌藥物治療。
(4)治療併發症。
(5)對症支持療法。
2.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治療與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相似,主要以γ球蛋白替代療法和預防性抗體為主。伴吸收不良與繼發性酶缺乏者可採用飲食療法,對食物進行加工處理。
多數不需治療。尚無替代療法。如有呼吸道感染、胃腸道症狀、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應按不同疾病進行相應處理及治療。
4.嬰兒暫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如嬰兒生長正常,IgG>2.0g/L,並證明有抗體產生功能,且無感染或感染很輕者,一般不需特別治療。
IgG水平低、抗體產生遲緩者,可用γ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治療,直至患兒能夠合成Ig。對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

預後

1.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早期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者,多數預後良好。有持續腸病毒感染或惡性組織細胞病者預後差。
2.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經合理治療後預後較好。女性可有正常妊娠分娩,但嬰兒出生後6個月內可發生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累及細胞免疫、感染控制困難者則預後較差。
3.選擇性IgA缺乏症,無嚴重併發症者有存活60~70歲的報導,及時發現合併症並給予相應治療者可使壽命延長,少數IgA缺乏症能自行緩解。
4.嬰兒暫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經合理治療者預後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